据悉,近日,有网友在天眼查APP中搜索时共享单车相关时,发现日日顺物流与ofo小黄车的相关公司的合同执行裁定书被正式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本次公开最惹人关注的热点,是裁定书里表述出的ofo公司“已无财产可执行”,忆及共享单车方才兴起之际,ofo作为行业创始人,新星冉冉升起,身边聚集着夸赞的声音。

曾经这样如日中天的公司以如此狼狈不堪的姿态收尾,未免太过惨淡、太过唏嘘。

回顾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初入人们视野,就像科技世界的曙光绽放在人们眼前。2017年,是全国高考元年,它傲然出现在语文的高考作文卷上,成为人们茶前饭后常常提及的热门话题。

大多数的声音是表达赞同的。对于大众而言,相比于自己购入一辆单车,随处能寻得的单车是性价比更高的代步工具;对于社会而言,单车是绿色出行工具,不烧油不用电,全靠人力踩踏,多少有助于缓解大量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对于国家而言,一个先进新兴、百利而少害的行业发展是值得鼓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乎,优惠政策的推行和群众声音的支持,推动了共享单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资本的兴趣,顺利的融资过程推动了ofo的发展。Ofo小黄车,脚踏着时代吹动的风,迈一步走千里,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

2015年10月,ofo小黄车的团队迈出了其在商业板块上攻城略地和疯狂融资扩张的第一步,顺利完成了A轮融资。在紧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创造出来的商业世界生长得迅速惊人,以至于达到“一日一城”的地步。

对于这家两年融资几近于十位数的公司,在此时,不论是业内人,抑或是普罗大众,都想不到其衰落的速度,一如其崛起的速度疯狂。

2018年6月,局势悄然发生了逆转。

起初是部分地区的车费收费标准提高,价格的提升是ofo公司维护成本利益的一种正常手段,调得偏贵些,流动的市场就悄声无息地缓缓离开。

在这个大热的新兴行业,多得是后来者虎视眈眈。在约莫一个月后,ofo又开启了新一轮的让利补贴抢夺市场份额。

然而,此时的共享单车市场已经是风起云涌,暗蕴惊雷,不如初创那样好做了。后浪正暗戳戳地计划着如何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前浪再凭借以前那套行为准则行走江湖,未必能行得通了。

小黄车的衰落是突然的,或许是创业团队行事风格的另一种侧面体现。迅速扩张而无视高额的运营成本,而挪用资金的丑闻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用户的集中退款如同死神的镰刀,挥手斩断了小黄车最后的生命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7月,大量的用户集中退款,ofo平均还款速度为一日三千五百人,已经算是苦苦支撑了,也依然需要维持这个还款速度12年之久,ofo公司败迹已露。

眼见它高楼倒,2019年9月,仅仅时隔两月,ofo创始人出走,申请押金退款的消费者人数高达1600万。就此,那个在消费版图大杀开戒的黑马、资本市场饱受看好的宠儿弃甲倒戈,惨淡地写下了失败的结局。

2019年11月,ofo公司与他方APP合作,采取了“强制消费不退费”的措施,压缩还款成本,不少消费者出于减少损失的目的,也默认接受了这一规则。

2021年7月,ofo公司被正式约谈,责令改正。接着,又由于约谈后仍未及时退还承租人押金被处以罚款,此后,ofo公司面临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要求强制执行的危机。

或许,这对于ofo公司而言,也不算是危机了。对于迅速陨落的ofo公司而来,强制执行的要求就像在燃烧殆尽的柴火堆里用力地踩灭一根冒烟的木棍,火堆已经无力顾及是否还能死灰复燃。

单纯看ofo公司的发展史,难免要生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慨。在资本市场上,只有永不妥协的生存者,而并不存在永远站在山巅的胜者。当一家公司不再接受考虑现有社会、判断未来市场方向,而是选择向旧有道路孤注一掷。

那么,“弃甲负弩”就是这个世界为它攥写好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