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海战或马江之战,它的失败的原因根本没有被吸取,10年后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还是这些原因。同时也说明,清廷抑制左宗棠的图谋导致左宗棠“国强”战略无法实施。马尾海战的失败主要就是慈禧和奕䜣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的战和不定、李鸿章等投降派避战求和以求自保扩大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是最大的责任人,李鸿章是第二大责任人,光绪是没有责任的。原因很简单,他不掌握真正的实权。

从大婚角度看慈禧恋权

对于大婚问题,慈禧对自己的儿子同治都进行压制,更何况光绪和奕䜣。同治生于1856年4月,直到同治十一年(1871年)九月,才在奕䜣等大臣要求下15岁的同治大婚,三个月后的1872年2月亲政。同治为了感谢慈安、慈禧,一意孤行地想修建结果被木头商骗了二十万两白银。非常遗憾的是,这件事儿被李鸿章的粉丝挪到了20年后的甲午战争,说翁同龢被骗了二十多万两白银。

在同治表面亲政的两年多时间里,恭亲王奕䜣受到重大打击。同治一死(1875年1月12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刚刚三岁(1871年8月)的光绪被作为傀儡扶上了皇位,次年改元光绪。光绪虽然是慈禧的外甥,但亲儿子慈禧都不想交权,更何况外甥。而且,慈禧对光绪起到的是“严父”的形象,对光绪并不好,光绪很怕她。

奕䜣是光绪的六伯父,那么,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整体利益,光绪和奕䜣之间的政治联盟合作顺理成章。当然,这个时候光绪还小。奕䜣和光绪的父亲奕譞作为家族势力的两大代表共同依托光绪亲政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由此,中法战争初期的和战不足的背后就是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家族之间的斗争,其本质就是慈禧个人权力欲极强导致迟迟不愿交权导致的权力斗争。借助中法战争意图将奕䜣的政治影响力彻底消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为了权力,慈禧在甲午战争中也对光绪进行抑制。同治皇帝15周岁大婚、亲政,那么寻求先例的光绪也得在15周岁大婚、亲政。这怎么办?慈禧不想交权呀,因此,慈禧玩了一个花活。即先表面亲政然后大婚。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慈禧下诏要撤帘光绪亲政,结果光绪下跪长跪不起、众大臣再三挽留,慈禧也就半推半就地说“再扶一程”。又在十月份下诏,光绪亲政后,还要训政数年。光绪十三年算是亲政、训政时间开始。

光绪十五年(1889年)18岁的光绪大婚,慈禧放弃训政由光绪亲自决定国家大事儿。

但真的如此吗?

显然不是。

光绪力主进行朝鲜战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即使袁世凯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就指出应该主动出击,丁汝昌作为北洋海军一线指挥者也同样主张先行进攻。

当时,中国最重要的藩属国,作为京师东大门的朝鲜如果被日本占领,它的危害性谁都不用说。光绪主张打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一直主张不打的李鸿章阳奉阴违,在作战指令上经常发出与光绪不同的命令。直到最后,丁汝昌才最后选择了听从皇帝的命令死守威海卫,而没有听从李鸿章的命令南逃保存实力。

作为晚清唯一一位称得上“军阀”的李鸿章,已经将北洋看作自己的私人领地。而他的私人领地却全是国家的钱、朝廷的钱。

中法战争中左宗棠的战略目的就是削弱慈禧对中国的控制,无法完成后,中国只能在慈禧和李鸿章一唱一和下由“不弱”变成“孱弱不堪”

总有一些人无法理解“中法战争中左宗棠‘一战振奋民心’”的主张的真实含义。这个振奋是告诉当时的国人,侵略者并非不可以打败,洋务派是真正的治国方向,从而利用“一战”威势(其实战争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战略目的达成,平局乃至略输,只要在威势上获得优势就是一种胜利),洋务派彻底掌握实权。这样作为守旧派的总代表的慈禧就必然在势力上受到打压,这时,皇帝按时大婚、亲政的话,慈禧将不能控制朝政。

然而,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当时的占据我方在陆战方面已经扳回了劣势,在海战上虽然难以占据优势,但只要保住台湾府,法方在近海侵扰其实是不关总体战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时期过长,当时的“既得利益者、最大利益者”英国是不会答应长期围困海上的。陆战仍然是主体。要知道,1840年后的一百多年,我们即使发展再好近海主动权都不会被掌握。主要就是我们的科技实力、工业实力在那里摆着。陆战是关键。而中法战争中,陆战我们已经扭转劣势地位。

综上所述,中法战争中,中法顶多是平局,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不败而败的根本所在。然而,中法战争的失败,因为最终“不败而败”才造成慈禧借机消除了奕䜣的政治影响力、压服了奕譞的政治意图。

这就因为甲午战争时期,光绪仍然不能真正控制朝廷。自身命令无法被李鸿章等慈禧死党严格遵守的根本原因,因为,谁都知道真正掌权的是慈禧,而慈禧并不希望光绪获得巨大成功!

对于两次战争之间的关系,我们下文再详细阐述。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借鉴的作用,很显然,甲午战争中的晚清高位者们没有吸取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