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人就觉得探春无情冷漠,总是亲近王夫人而远着自己的生母赵姨娘,恨不能与她撇清所有关系,但却很少人去思考,探春为什么会这么做?

赵姨娘有多愚蠢,我们都见识过。她的愚蠢在于,她只负责生事,但从不负责灭火,而几乎每次收拾烂摊子的,都是她的女儿探春。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有句话说得好,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不幸的是,探春属于后者。

在古代,嫡庶有别,这种有别,几乎就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别。作为庶出的姑娘,探春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无论她承不承认,庶出的身份注定会跟她一辈子了,往小了说,影响她在府中的地位,往大了说,会影响她将来择婿。

如果有一个知书达理或者聪明而明事理的母亲,也许探春还不至于在贾府时时面临被生母折辱的尴尬境地,而现实时,出身贾府家生子的赵姨娘,也不可能有多高的见识,更不可能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卑微的出身,粗浅鄙陋的见识,让她只顾得去汲汲营营眼前的蝇头微利,为了多给亲兄弟争取二十两烧埋银子,她竟然都能当着女儿的面,当着李纨和众人的面,大闹一场,出自洋相。

她哪里会想到,自己的女儿,是个好强的女孩,原本就对出身敏感,原本就最怕这种突如其来的闹嚷,却不想,赵姨娘一次次让女儿失望、无奈。

探春为什么那么嫌弃自己的生母?试问:赵姨娘有过一天做母亲的样子吗?她但凡在贾府守礼一些,聪明一些,安分一些,又有哪个女儿不愿意亲近自己的母亲呢?

赵姨娘在自己的女儿面前,一次次以亲情纽带做要挟,说自己的女儿各种不是,让自己女儿提携自己,却没想着到处瞎折腾的她,在探春的心里,也逐渐消耗完了仅存的一点亲情。

赵姨娘教坏了贾环,她唆使贾环在贾政跟前诬陷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赵姨娘被马道婆说动,痛下狠手,以五百两银子要买凤姐宝玉二人的性命;赵姨娘觊觎王夫人房里的东西,让彩霞去偷;赵姨娘觉得自己体面,在老婆子的怂恿下,大闹怡红院,与芳官等戏子撕扯在一起;赵姨娘觉得自己女儿出息了,理家了,探春位子还没坐热,她就闹上去了……

这样的母亲,让探春如何自处呢?让她如何对自己的生母不嫌弃呢?都说儿不嫌母丑,赵姨娘能得到贾政的宠爱,又能生出探春这样的女儿,她模样当然不会丑,但她内心丑陋呀。

一个总想着往上爬的孩子,面对一个时时把她往下拽的母亲;一个好不容易挣到一些体面的小姐,面对一个三番五次折辱她的姨娘;一个认真努力有志气的玫瑰花,面对一个总是辣手摧花的狠人……她真的还能再像小时候一样,去亲近自己的母亲吗?

有句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原生家庭的痛和无奈,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真正明白。我相信,探春并不是一开始就对母亲这样的,她完全就是被赵姨娘的各种作妖,一点一点消磨尽了那仅有的亲情和好感。

对探春来说,她不是不爱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她爱不起来呀。母亲在府里不是刷存在感,就是谋害这个那个,张嘴就是各种不堪入耳的字眼,这样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的母亲,让她如何去提携,教她如何去尊重和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春的曲词里有一句: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她远嫁异乡之时,口中的娘会是谁呢?当然还是自己的生母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便赵姨娘再愚蠢,再不像话,她终究还是自己的生母啊。

母女之间其实从来没有过什么深仇大恨,探春对赵姨娘多次闹事的不悦和泪如雨下里,也藏着一个女儿支离破碎的心,多次收拾烂摊子的她,心里对生母赵姨娘,何尝不是恨铁不成钢呢?

有句话说,我们总是把微笑留给了别人,把情绪留给了家人。探春和赵姨娘也正如此,人前的三姑娘,知书达理,心性高强,才貌双全,但面对生母时的探春,不是脸白气噎,就是抽抽噎噎,再不就是泪如雨下。

她气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这么上不得台面,她气自己为什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气自己为什么是个女儿身,她气自己不能出去建功立业……正如那句话说的,老鸹窝里飞出金凤凰,然而别人眼里的金凤凰,有多少原生之痛要去面对,又有几人能理解和体会呢?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