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Spenser的第968篇文章

叔发现如今有个普遍的现象:

大多数人觉得,35岁之前还不成功,就来不及了。

互联网圈还有这样的段子:

程序员35岁后就要去送外卖;产品经理35岁去开滴滴;运维工程师35岁做淘宝;市场专员35岁卖保险……

35岁,俨然成了职场“生死线”,引发无数人焦虑。

仿佛一到这个年纪,一切都在滑坡,索性没了初心,也失了人生的希望。

就像我上次写的《35岁前,你一定要挣够一套买房的钱》,就有读者留言说,那35岁一事无成,是不是一辈子就是失败?

我回复说,只是成功来得晚一点,来得难一点。

虽然叔一直劝诫大家,暴富要趁早。

但是年轻人要的是以身试法,才不是什么好言相劝。

而所谓的中年危机,才是绝大多数人真正的觉醒时刻。

今天叔啊,就给大家3点关于中年危机的建议,如果你到中年了,读完一定会对你有用。如果还没到,你也可抓紧准备。

1

人到中年,该学会资产配置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一句话:如果你30岁之后,收入来源只有工资的话,毫无疑问,你的职场规划是失败的,你之后的路很容易越走越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的公司面临转型,并购甚至是破产,你拿什么保证你不被社会淘汰?

打工者通常会有这样的思维,我干多少活,就拿多少工资,干得多或贡献大,我就多赚点。

但现实是,只拿工资的日子会越过越难。

不出意外,你的工资收入增长,绝对赶不上消费需求增长。

不信?你设想一下呗:

假设你现在二十多岁,拿着几千块的薪水,有事没事还能去旅个游,散个心,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你一旦过了30岁,心境就不一样了,没胆量月光了,买车买房要钱吧,父母医疗费要存一笔吧,要是结婚有孩子了,存款有几个0才够花呢?

工资只能替你解决一些暂时性问题,但在长期问题面前,工资是无力的。

前天一个学员来报课,顺带还吐槽了一番:

“叔,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被调岗了,在之前的岗位上我是负责人,可换了岗位后我就被人撸了。”

“工资低了不说,还要被所谓的领导随意安排我的位置,我感到很憋屈。”

“我不想这辈子只有这么一个被操控的工作,所以我想寻求另一条出路。”

这说明啥?

只有时刻loading plan b,才有底气对一切不爽的事情说'go to hell,I quit'。

记住,不要妄想沿着旧地图,能找到新大陆。

2

在不确定的“百岁”时代,

你要做一个多元化人才

随着“老龄化”越来越普遍,法定的退休年龄也因此作出调整,未来一个人读完书后可能会有五六十年的时间都在工作。

人到中年,想不出局,只有出众。

在《百岁人生》一书中,有一个观点叔挺喜欢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未来会面临一种“多段式、不稳定的人生”。

中年失业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除了年纪,什么都没有,还什么都不想学。

以前的人只要选定了一个方向,他们就会坚定不移朝这条“单行道”走下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人们可能会从事一种职业,一直做到退休。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给了人们尝试新职业的机会,比如说:

带货主播、自媒体、UP主、滴滴司机、外卖骑手等等。

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当你没有与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你就失去了竞争资格。

所以为了避免被淘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现有职业的同时,还会培养副业的能力。

做一个“两条腿走路,多种能力兼备”的多元化人才,才是牛逼的。

3

推倒周围原有的高墙

人们最大的问题是:走得出社会的围墙,却走不出自己设定的墙。

因为年纪越大,越熟悉周围的环境,认知就越固定。

事实上,我身边也有不少年轻人,已经不愿走出去,更别说中年人了。

想要打破自己设定的墙,秘诀就在于要打破你的认知盲区。

什么叫认知盲区?

你注意不到的地方,或者说自以为你懂的,就是盲区。

那如何打破自己的认知盲区?

可以从下面3点开始:

1、打开自己,学会客观辩证看待问题

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当你的观点遭到别人的反对之后,你的第一个念头:

不是思考别人的观点是否合理,而是本能的反驳别人是不对的。

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的主观意识主导了你对事情的看法。

当你在接受新的观念时,会下意识抗拒与以往认知不同的观点,以至于新的认知,无法进入。

怎么破?很简单。

你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客观。

2、多人之镜,改变环境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和圈子决定的。

在同一个环境和圈子里面久了,你的认知就会被固化,被环境同化,会被原有的认知已经局限了观念。

所以,你只有改变环境,包括生活环境、人际圈子等,你才能掌握打破认知盲区的主动权。

你还可以从不同的高手身上获取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吸收外界的不同意见。

3、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是转型的起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是如此重要。

如果说最近的暴雨极端天气是一场危机,大家都在合力抵御风险,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那么中年,则是台风集中登陆的时机。

能不能提前预知,有没有“结界”防护,就看你有没有未雨绸缪。

内容编辑·欣彤

到了中年,遭遇危机并不可怕,因为这只是表面。

表面上你以为你失败了,但实际上,真正的失败是你丧失了继续战斗的意志,那才是最可怕的。

为啥?点开视频,叔给你好好唠唠。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