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4月14日,这是中国代表团为WTO谈判访美的最后一天。

双方并未达成最终协议,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先后打了两个电话,追问朱镕基能否立即与中方签署协议。

朱镕基则应邀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就中美关系进行演讲。

现场听众提出了问题:“我们麻省理工学院也研究过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想向您请教这样的问题:中国正在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妇女和女青年的才能?”

现场的摄像头记录下了朱镕基声情并茂、机智幽默的回答。

1.机智幽默的答问,与真诚的赞美

开头第一句,朱镕基先对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做了精要概括:“Thank you,我是十分赞成男女平等的。尽管中国社会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传统,但我们有各种妇女儿童组织,保护妇女的权益。”

朱总理信手拈来,第二句以身边的吴仪女士为例,说道:

“你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代表团里就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state councilor(国务委员)吴仪女士。在这次WTO谈判中,吴仪女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知道美国人为什么总是听不懂state councilor,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它的意思就是副总理。只不过中国是很讲究名次的,state councilor排在vice premier(副总理)后面。”

随即,他指了指吴仪,又指了指自己说:“不过,在这次谈判中,她是总理,我是副总理。”

吴仪与台下部分懂中文的听众已经仰头笑了起来,众人听完现场翻译后也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在宪法中就已经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此后,关于妇女保障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出台并完善,《民法》《刑法》《婚姻法》《劳动法》与《就业促进法》等对妇女权益保障细则做了进一步规定。

1992年,全国七届人大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保障法》,用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妇女的政治、文化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权益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工会、妇联等则在女性权益保护中则承担了更具体的规定与执行任务。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无疑是获得了提高,而吴仪正是其中典范,自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毕业的一名炼油厂技术员,一步步成为北京市副市长,后又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

而让吴仪名扬四海的,必须是1991年中美达成知识产权谈判。

彼时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险些展开一场贸易大战,她临危受命,在长达32个月的谈判恶战中,展现了极强的危机处理能力。

这场拉锯战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概还是她在谈判桌上才展现的“杀伐之气”。

当时美国人出言不逊:“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

吴仪毫不留情地反怼:“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看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

此后,在关于中国入世的中美谈判中,美方为获得更高利益,屡屡“得寸进尺”,吴仪又多次直接参与或领导了多次中国入世谈判。

朱镕基以此表示,“中国人做事不会以男女、排名作为决定因素。关键时刻,女性也可以成为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朱镕基略过了各种艰辛与激烈的部分,将吴仪比喻为总理,将自己比喻为副总理,正是巧妙地赞美了吴仪在中美谈判时发挥的优秀领导作用。

此举也恰到好处地,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最后,朱镕基更是以自己为例说道:“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在家里是完全听我的夫人的,我的口袋里连一分钱也没有,全部上交给她了。”

说罢,朱镕基把手一摊,作无奈状。

此时,掌声响彻麻省理工,现场听众哄堂大笑,吴仪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朱镕基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他的答问,转身走下演讲台,也结束了中国代表团这一次意义非凡的访美之旅。

然而,中国代表团在美国谈判的经过,个中精彩与艰辛,鲜有人知晓。

2.扭转两面不讨好的访美之旅

1999年4月6日至14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美国,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总理访美。

此刻访美进行入世谈判,中国代表团肩负着缓解两国关系的重任。

朱镕基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就曾说:“这次访美是两面不讨好,一些美国人不欢迎我,而一些中国人不要我去,我面临的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4月6日,中国代表团飞抵洛杉矶国际机场。

走下专机后,朱镕基冒雨走到欢迎人群面前,同每一个人握手致谢。

夫人劳安立刻打着伞跟上他,为他拍去身上的雨水。

有记者向朱镕基提问:“在美中关系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你为什么还决定如期访美?”

朱镕基答道:“你是要我说实话吗?说老实话,我一点也不想来。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告诉我,他要先回美国,到我将要去的地方介绍我、介绍中国,他准备被打得鼻青脸肿。我说,他是一个美国人还要遭到这样的待遇,我是一个中国人,这个NewFace(新面孔)将要变成一个Blood Face(头破血流)啊。”

朱镕基侃侃而谈,用自己的真诚与幽默博得了美国媒体的好感,为此次访美之旅开了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面对美国的政客与人民时,他先是宣布中美就农业合作达成协议:

“你们加州的参议员范恩斯老太太每次访华都要谈加州的柑桔出口问题,谢天谢地,从今往后终于不用再谈了。”这让加州人立刻对他充满好感。

不仅如此,中国代表团还带来了更多“报价”,这使得双方已经接近达成一致。

加入WTO,尤其是获得“永久最惠国”待遇,对中国的外贸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是实现再度腾飞的机遇。

因此,中国也愿意付出合理的商业代价,即开放国内部分市场,包括电信、保险等领域。

龙永图向媒体透露说:“如果美国再不满意,会后悔很多年。”

但美国政府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时任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国务卿尔维布赖特以及国家安全顾问桑迪伯杰等认为应该“见好就收”,但克林顿最终还是听从了强硬派,想要“狮子大开口”。

这直接造成了此次协议签署的失败。

3.幕后交锋:入世谈判最黑暗的一天

4月7日傍晚,中国代表团飞抵华盛顿。

4月8日上午,朱镕基还在欢迎仪式上以“抵洛时春雨连绵,离洛时雨过天晴,到达华府时阳光灿烂”,比喻中美关系也将雨过天晴。

然而,在当天夜晚的欢迎宴会后,美国突然单方面发表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谈判情况的联合声明》。

在这一声明中,一条关于增加保护美国纺织业的条款,将直接拿捏中国纺织业出口命门。

然而,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国内产能过剩,能否出口可谓其生死存亡的关键。

一种分析是:克林顿与强硬派以为,如此即使不签署协议,拖一拖也将可以得到更好的报价;

而一旦我方对这条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所谓“联合声明”就范,克林顿也能够以此讨好美国纺织重镇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

另一种分析是,克林顿只不过是给国内强硬派展示谈判进展,希望以“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促使强硬派与美国国民认识到中国入世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动机,美国的“得寸进尺”都是实打实地弄巧成拙。

这一份美方的单方面声明迅速被翻译、打印,分发到中国的高层领导人手中,不少人以为朱镕基真的同意了美国的要求。

美国强硬派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纷纷对克林顿施压,要求其与中国签下协议(其实只是美国的单方面要价)。

吴仪愤怒地说:“这不是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国人根本没有同意!”而后与巴尔舍夫斯基则展开了彻夜的激烈谈判。

4月9日,朱镕基比约定时间迟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晚宴现场,他发言说:

“今天是个terrible day(糟糕的日子)……出现了麻烦。估计此刻我们的国务委员吴仪和她的美国谈判对手正在吵架。”

现场氛围顿时有些紧张,而朱镕基话锋一转,“但二位现在还没有来,说明还有希望。”

此时,两位女士正展开唇枪舌战,巴尔舍夫斯基深知中国难以同意,她企图以入世谈判破裂威胁吴仪,吴仪却立刻反击道:

“就算此次无法达成任何协议,中国总理离开华盛顿的航班也不会更改!”

巴尔舍夫斯基深知面前老对手的性格,此时她明白过来,中国人已经做好了空手而归的准备。

于公,巴尔舍夫斯基必须给总统与媒体一个交代;,她本就不希望中国人空手而归。

于私

巴尔舍夫斯基只好硬着头皮与吴仪继续谈下去。

终于,4月10日清晨6点,中美双方发表了新的中美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坚定支持中国在1999年加入WTO。

4.访美结束前夕,迎来谈判转机

当中国代表团的飞机离开华盛顿时,巴尔舍夫斯基却被叫到了参议院,向财政委员会的议员们报告谈判情况。

可怜的巴尔舍夫斯基成了克林顿的“替罪羊”,这群趾高气昂的国会议员们以为美国原先的声明是中国的出价,因此没能签下协定,在他们看来无疑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批评、质疑声如雨点般打向厄尔舍夫斯基。

而克林顿也没好到哪里去,时任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穆尔斯基,干脆直接指责克林顿软弱。

“一项好的经济协议可能确实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不管是因为愚蠢无能,还是因为权术”。

朱镕基一行人即将离开美国时,克林顿连打两次电话,追问能否继续签署协议。

朱镕基总理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变化,果断主张到北京去谈。

结果,中国代表团回国第二天,美方谈判代表团就追到了北京,这时美方去掉了关于纺织业的条款,但仍坚持要高价。

不过,中国人已经不再给他们机会了,要求重新谈判。

至此,虽然暂时未能达成最终协定,但对于中国而言并非坏事。

此时,中方已经明显占据了上风,入世大局已定。朱镕基、吴仪、龙永图等人的新问题是:如何为国家争取更多利益。

参考资料:

1、视频《如何看待男女不平等?朱镕基信手拈来幽默以对,掌声响彻麻省理工》,党史博采

2、乔磊,采访朱镕基印象记:幽默 直率,环球网

3、凌志军,《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赵忆宁,中国入世十周年:石广生回溯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