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建筑师韩文强看来, 空间是一种媒介

在设计中,以“关系的设计” 为出发点,

协调处理大小、内外、新旧

以及人工与自然等之间的关系,

将物质空间的精神内涵和体验价值提升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文强,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硕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于2010年创立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 Studio),任主持建筑师,在北京老胡同改造中进行过很多创作和实践。www.archstudio.cn

从“曲廊院”开始,韩文强先后完成了“折叠院”“扭院儿”“叠院儿”,在胡同改造项目中有了许多自己的心得:如何基于现存条件做恰当的拆改,增加建筑空间的活力,回应新的建筑功能,直到完成了整套四合院改造的项目“七舍合院”。

在不同的项目尺度、功能业态、限制条件之中,他的设计都试图回应同一个问题:如何让建筑空间跟人有一种更亲密的联系,而不是宏大尺度的城市化趋势。

“ 建筑要基于自然 气候 、自然场地、自然材料,自然而然地形成设计概念, 并且 能够跟人 的身体与情感记忆 产生互动。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偏锋画廊”, 设计希望尊重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特征,完善当代艺术展厅功能布局,提升内部空间品质。利用清水混凝土和引入自然光的结构形成光影与结构的互动关系。

我们走访了韩文强 位于 798的建筑 营设计工 作室, 在 工作室的 一 角是材 料区,不 同材料都需要团队接触、研究,在各个项 目中实践。

大多数项目团队都会细心准备建 筑 模 型,模 型 区 陈 列 着 以 往 经 典 案例 的 模 型,包 括 获 得《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中国室内设计年鉴”2021年度最佳住宅项目大奖的“七舍合院”。

韩文强秉持“空间即媒介”的基本观点,运用“关系的设计”方法,随物赋形、为心造境,保持人、自然、历史、商业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 | 水岸佛堂

项目“水岸佛堂”, 设计从建筑与自然的关联入手,利用覆土的方式让建筑隐于土丘之下并以流动的内部空间彰显出自然的神性气质,塑造树、水、佛、人共存的具有感受力的场所。

在河北唐山有这样一个小品式建筑: 建筑周围是河畔树林、田野菜田。 建筑像是隐藏在土丘下的隐秘空间,像树叉一样在原有树林里延展,而不去打扰树干的存在。

建筑内部五个既相联又分割的空间代表了出入、参佛、饮茶、起居与卫浴五种不同功能的空间。人可以在里面漫步、也可以冥想。树木、天光、铺满荷花的水面,这些自然元素与建筑共同作用,使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仪式感。

建筑引用了僧侣在洞穴中修行的原型,将建筑覆盖在土丘之下。这也符合项目“水岸佛堂”的概念:供人参禅、静思、冥想。

这 是由韩文强主导的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在2015年设计的作品,占地仅500平米的建筑项目体现了工作室的设计理念: 物质空间 不只是满足功能属性 , 更需要 拥有精神内涵与体验价值。

韩文强在回忆水岸佛堂设计过程时说,设计灵感来自于场地特征,制造一条人在树林下散步的路径,“让这条路径变成一个建筑”,“外表覆土变成土坡,变成消隐于场地中的建筑。”

入口处

B. | 曲廊院

早在中央美院研究生阶段起,韩文强就参与过大体量的城市建筑竞标,但很多项目都没能最终落地。直到2014年初完成设计的胡同改造项目“曲廊院”才成为他第一个实现落地的作品。

图片来自摄影师HQ

图片来自摄影师HQ

原本几近荒废的L型小院,在“修复旧的、植入新的”理念下,既还原了院子与房子的肌理关系,又增加了当代生活所必需的舒适感和空间功能。 项目完成后,“曲廊院”先后拿下国内外多项建筑与室内设计奖项。

C. | 折叠院

折叠院

折叠院 占地面积约为410平方米。 原有建筑并不是四合院常见的坡顶建筑,而是几个相互分离的砖混平顶房。 场地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是一块空地,包含两个砖房和一棵老树; 后部是一个U形建筑体,玻璃屋顶盖住了内院。

旧建筑结构老化,房间狭小封闭,缺少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生活的使用,需要彻底改造。改造之后的建筑,会用来办公和聚会。

D. | 扭院儿

建筑不仅是建造一个物理的实体空间,还是关系的建构。

比如在胡同改造项目中,韩文强并没有一味地遵循原有建筑的结构,或是打造“好看”的空间,还要把新的时代需求、以及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建筑类型”,以获得意义上的突破。

比如他的四合院改造项目“扭院儿”,原有的四个房子是基于传统庭院中仪式性等级观念与行为规范而建,是传统社会一种伦理表达。

当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后,使用人群也有了变化。 扭院儿作为 当代的 “城市会客厅” 存在需要营造放松、自由、有弹性的空间场景。 使用人群的 变化让空间 也随之变得平等自 在。

E. | 叠院儿

“叠院儿”隐藏于北京前门附近的一片传统商业街区之中,占地面积约500平米。原建筑是一座颇具民国特征的四合院商业用房。

与民宅相比,这里的房屋较为高大。南侧沿街是一排拱形的门窗,北侧的房屋则建有两层。

在本次改造之前,房屋结构均被整体翻建过,院内并没有门窗和墙面,裸露着粗犷的木结构梁柱。

改造在提升建筑质量以及基础设施的同时,重在创造基于胡同环境背景之下的特定场景体验,以吸引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城市人群。

F. | 七舍合院

项目“七舍合院”:“游廊”上的“飞檐”嵌入原有的屋顶。

而在项目“七舍合院”中,设计师在保持传统建筑的材料特征基础上适度添加新材料,注重保持时间迭代的印记,让新与旧产生了细微的差异与叠加。

在施工过程中,还意外发现了石片、瓦罐、磨盘等,完工后设计师将这些素材作为景观、台阶、花盆点缀于室内外;建筑修复中作废的木梁则被改造成为 座椅。

“游廊”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要素,建筑师引入“游廊”作为“七舍合院”改造中最为可见的附加物,将原本相互分离的七间房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它既是路径通道,又重新划分了庭院层次,并带来观赏与游走的乐趣。庭院中的灰砖地延续到室内空间,也似乎把庭院延伸进入了客厅。

旧材料在这里被赋予新的使用而不断延续下去。这些理 念都使得“七舍合院”成为一个完整而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改造 项目,并获得《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中国室内设 计年鉴”2021年度最佳住宅项目大奖,韩文强也在同年获得 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预选“年度室内设计师”。

在韩文强看来, 设计师 观点的成熟 需要 自我学习 , 也需要 跟不同的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 自我 。 设计中最关键的是要正确理解人的需求,把自己真正放在设计的空间中还原到人的视角。 “设计带有一定的艺术基因,需要个人的判断、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使命感。 ”

韩文强 聊聊关于设计那些事儿

Q: 在做胡同改造项目时,您遇到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A: 胡同建筑作为北京城市机体的细胞,一直是充满活力并不断演变的。改造难点是如何在保留“旧”的同时,恰当的植入“新”,不断延续胡同建筑的生命力,一方面使其更好的融入当代生活,另一方面保留其珍贵的历史记忆和年代价值。其中,如何甄别“旧”的价值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Q:如何理解您在采访中提到的,“让建筑拥有呼吸感”,具体呈现的形式是什么?

A:呼吸指的是建筑与外部环境有更好的互动,比如采光、通风、景观与建筑的密切关联,营造一种多孔的空间结构。

举几个例子,比如,扭院儿是基于传统建筑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特点,把院子连接到了室内空间。 同时,把卫生间、库房等功能空间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扭动的院落,内外更融为一体。 它延续了传统建筑中的游廊,用当代材料和结构做了一种表达,同时也连接了室内跟室外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灰色的过渡空间,同时也重新划分了庭院。 让这个空间,有一种更好的游走体验。

叠院儿,是利用传统建筑中庭院深深的意象,用当代的材料和手法进行表达,创造一种层次性的叠合,这样的手法也重新回应了传统建筑叠合庭院的一种印象。

而折叠院,它是一个分散的房子,属于平屋顶建筑。 它并不像其他院子那样,是坡屋顶的木结构建筑,所以在这个设计的路径中,让廊子的关系变成一种立体、折叠的路线,让人可以自然地从地面层走到屋顶平台,更好地提高平屋顶的使用率。


文 | 宗萱 摄影 | 林半野 编辑|关迪 视频 | KingWaySun studio

新媒体编辑 | 冷面 助理 | Zan 部分图片提供 | 韩文强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如需投稿,请留言后台“投稿”,以获取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