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黎里保护开发启动以来,老街上又发现好几条陪弄,都没有名字。这里说说王三房住宅群中间的一条陪弄,也是现在亮出来的,没有名字,前不久王三房开辟成民宿,服务人员叫它作“王三房弄”,等待正式确定。其实黎里古镇陪弄得名,大多先在民众口头出现,逐渐为大家熟知,叫顺了口,最终被正式定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心街王三房门面)

(王三房“非”字形陪弄)

先说一下王三房这个建筑群的由来。明末清初山西王氏宗族,为躲避战乱之苦,大批举家南迁,一路寻访琅邪、金陵等地早年落脚的亲属,最后大部分定居太湖之滨,其中弟兄三人来到黎里镇南一个叫水头上的村落,租种几亩薄田,搭屋定居。兄弟三人,吃苦耐劳辛勤耕作,一有空闲就开垦荒地。繁衍生息,清代中叶扩展为一个大家族,整个村庄差不多全都姓王。

咸丰年间,王家有个排行老五的小伙子,人高马大,腿特别长,村上都叫他长脚,为人精明,一手算盘打得飞得起,苦于没有本钱,只能小打小闹,弄几只栲栳,在镇上毛家池弄下滩租一间门面,摆个米摊。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黎里,房东一家外出躲避,家中一万银元带在身上实在累赘,放在家中又难藏匿,就借给长脚。太平军占居黎里三年时间,前来黎里镇上避难的外来人口特多,粮食紧缺,长脚有了本钱,雇佣一条大驳船,前往苏州枫桥籴米,三年时间,薄利多销,惠及黎民百姓,不仅赚了一大笔,而且赢得良好口碑,从此大家称长脚为王老板。东家回来,王老板加倍归还银两,东家推辞不过,就将所租店面相赠。王老板育有三子,长子南琛,年方二九,开始接力。父子协力同心,经过五年努力,米店扩展为米行,先后从汝氏购得上摊六开间店铺(毛家池弄至中汝家弄之间),以后数年,逐步购置店铺后面的全部住房。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南琛米行生意兴隆,又学得一手酿酒好本领,兼做菜油生意,几年下来,财源滚滚,迅速致富。光绪己丑年(1889)开始,王南琛用三年时间,将占地三亩有余的房屋逐一翻建,正中设一条陪弄,整片房屋分为左右两路,东路正厅“务本堂”,西路“槐荫堂”,两路都是三间开阔,九进纵深。王南琛育有三子一女,按照当时习俗,房屋分男不分女,全部住房分别由长房王荣卿、二房王旅昌和三房王怡然居住、继承。王家连续几代都是三房兄弟,所以称为“王三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槐荫堂)

王三房子孙始终没有忘记自家的渊源。东路堂号务本堂,“务本”,服务农耕的宗旨吧。王家以种田为本,开米店开米行,也没有离开农业这个根本。2016年,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对务本堂老宅沿东侧封火墙逐一整修,依然九进纵深,不愧晚清大宅。原有五个砖雕门楼,文化大革命中全遭破坏,第一个尚留有“瑯瑘”两个残字,老前辈回忆后面是“世德”二字,经过调查,后几进还有“清节流芳”“芝兰入室”“古继青箱”和“教稼维勤”四个砖雕文字。研读这些格言警句,不难看到,王三房从农耕起家,开店经商,发家致富,进而耕读传家,应科举而出仕。

(务本堂残存的“瑯瑘世德”砖雕)

(务本堂修复后的“瑯瑘世德”砖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槐荫堂前的“槐荫庭留”砖雕门楼)

西路槐荫堂总计九进,现在保留四进,目前第一进三楼三底已经改建,相对后几进宽敞得多。第二进庭院内“槐荫庭留”砖雕门楼,文化大革命时糊上纸筋石灰,题写毛主席语录,得以完整保留。槐树与王姓有着相当深远的渊源。明初朝廷命令北方百姓南迁,其中山西王氏是移居大族,大家聚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然后出发,从此流传着“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谚。比这更早的《宋史·王旦传》明确提到王家与槐树的记载,王旦父亲在院子里栽种三株槐树,自信王家一定能有位居三公的子孙(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宋真宗时,王旦果然担任宰相,位居三公。苏东坡为此曾作《三槐堂铭》。此后,王姓宗族多用“三槐堂”“槐荫堂”作堂号。第三进后的砖雕“珠树家风”四字,文化大革命时被凿,现在依稀还能释读,同样暗用王家典故。珠树,本作三珠树,典出《山海经》,传说中的仙树珍木,唐代用来比喻王勃及兄弟三位俊才,这个砖雕意在鼓励王家后裔继承家风,努力上进,多出人才。

(槐荫堂残存的“珠树家风”砖雕)

民国年间,王三房西路开米行的三个门面及第二三进房屋租赁给黎里金家。金家儿子娶嘉兴南汇镇蒋正盛烟号次女蒋引璋为妻,婚后金家开设“蒋同盛”烟纸店。蒋正盛与蒋同盛一起研制“芝兰”牌旱烟,先用法国白兰地浸泡烟叶,再加枣泥、香精烘烤。当时鸦片泛滥,芝兰牌旱烟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凭此抵御鸦片的诱惑,因此芝兰烟名声大振。1915年,芝兰烟由政府推荐参加美国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夺得金奖。东路三开间由王三房一位王姓本家,开设王泰盛南货店。

(苏州文物保护单位“中心街王宅)

(中汝家弄现标”九如里”)

2014年7月,王三房老宅以“中心街王宅”为名,评为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的定名,似乎有点问题。根据黎里古建取名的历史情况考量,大抵从俗从众是最大依据。当地民众已经叫顺了,约定俗成了,不能随便更动,否则实际使用与表述时,会形成麻烦。

接下来,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整修王三房,东路九进,西路四进,占地面积1036平方米,东侧一条84.7米石板明弄,保留“中汝家弄”原名,时移势易,中汝家弄两边早已没有汝姓居住。

2016年,整修后的中汝家弄口,特意增设一个“九如里”的门额,一则淡化中汝家弄之名,二则点明这是古镇唯一保留下来的九进纵深住宅群落。东路和西路中间那条“非”字形陪弄,全长50多米,暂且名“王三房弄”,时机成熟,正式挂上王三房弄的牌子。

有待确定命名的弄堂远不止上述一处。问心堂中药铺东侧和中徐家弄西侧,各有一条陪弄,都没有名字,前者可以用问心堂弄命名,后者取什么呢?1950年代初期,中心街58号有条大观弄,不几年,此弄后面大片建筑成为黎里镇和黎里乡的政府办公处,多次改建,大观弄仅剩15米,后面演变成石板明弄,随即“大观弄”牌子被摘,只标中心街58号。现在能否将这条明暗两段的弄堂,取名为大观弄呢?再说,大观弄西边还有一条并行的石板明弄,怎么命名呢?处于建设进程中的黎里古镇,枝枝节节的问题很多,希望各位献计献策。

2016年春,听说家乡老宅由黎里古镇整修恢复,王三房分布在五湖四海的后裔,纷纷结伴回乡,缅怀先祖,共话未来。临别,大房长孙王治德挥笔书写下几幅书法,其中“守望历史,守望今生,守望未来”一件斗方,引得大家激情澎湃,齐声朗读,集会之后又汇集文稿成《2016年梦圆黎里王三房后人寻根之旅》,为古镇保护开发提供史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三房后裔斗方“守望历史守望今生守望未来”)

(《2016年梦圆黎里王三房后人寻根之旅》)

附记:本文参考大房长孙王治德撰写的《黎里“王三房”》,褚炎鑫、王永义等人对王三房的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