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典礼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在庆祝。

图片来源:Zhang Yuwei/Zuma Press

Nathaniel Taplin2021年7月27日13:05 CST 更新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复苏,特别是在服务和消费领域?

答案有很多,但这个谜题的重要一环正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刚刚踏入社会、往往把更多收入用来消费的年轻劳动者和求职者处境不佳。这种局面如不改变,中国就很难恢复到疫情前的消费增长水平。诸如“躺平”这种表达年轻人不满的网络风潮可能难以完全压制。“躺平”起源于一个曾在工厂上班、但在社会压力面前放弃挣扎的网民所发布的一个帖子,是一种反对加班的生活理念。

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因素不止一种,其中一些只是暂时的,比如最近广东省暴发的疫情就是鲜明的例子,这波最新的疫情导致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盐田港关闭。但年轻人失业率的上升最初也似乎只是疫情导致的暂时现象,而现在却显得更加顽固。

6月份中国16至24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为15.4%,高于去年12月的12.3%,逼近去年7、8月份触及的历史最高水平16.8%。与此同时,总体失业率继续呈下降趋势。6月份24至59岁人口失业率只有4.2%,低于2020年初中国首轮疫情高峰时的5.6%。

这其中显然有季节性因素:应届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在夏季进入劳动力市场。但看一下本世纪第二个10年后期推出新失业调查以来的年轻人失业趋势,会发现一个更令人担忧的趋势。在2018年和2019年初,年轻人失业率从未超过13.3%,往往在10%或11%左右波动。而2019年年中以来,年轻人失业率从未跌至12%以下。

零星事例显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新华社最近就报道了一名中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做保姆的新闻。

由于全球对工厂生产的商品仍有较强的需求,而普遍年龄较大的农民工增长乏力,低技能劳动力市场看起来仍相对紧俏。不过,至少目前来看,中国难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创造足够的合适工作。由此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光鲜亮丽的科技企业往往竞争非常激烈,员工还要忍受朝九晚九、每周六天的所谓“996”工作制。而另一个后果,就是有些年轻人承受不了或是根本不愿忍受这种生活方式,心怀不满地选择了“躺平”。

如果中国能很快实现群体免疫,影响劳动力市场和消费的疫情因素就可能消失,劳动力可能再次支持经济全面复苏。在那之前,已经面临高房价压力的中国年轻人,在监管层对关键的互联网科技业加大整顿之际,还可能继续在困境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