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即模仿他人画作学习传统,使前人的技法为我所用。“临”和“摹”有所不同。“临”是选好临本后照着画,“摹”是用拷贝的方法画,或用一张透明的薄纸蒙在选好的画上,描摹出原画的形象,再把画稿过到正式的画纸上。

临摹是学习国画的基础,也是进入国画堂奥的捷径。李可染先生说,有古人传统而不知道继承学习,除非是傻子。临摹就是继承前人传统的方法之一。前人学画多从临摹《芥子园画传》入手。因为它的笔墨步骤十分清楚,便于临摹。缺点是没有浓淡,只有黑白。现在有人把该画谱画成有浓淡、深浅的了,但笔墨水平与原来的画谱比相差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芥子园画传

临摹的第一步是选临本。现在有一些国画技法书,如白雪石的《中国山水画技法》,里面许多画就是很好的临本。有些美院老师也编有技法书,不过有的老师画法个性太强,不便于初学者学习,当然这是个人观点。近年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各出版社出版了许多古画临本,也是很好的临摹资料。

临摹分为对临、意临和背临。对临是对着临本作画,一笔一划都要高度接近原画。通过临摹学习原画的技法,感受原画的形神。意临是通过创意与变化,达到精神上与古人相契合的目的,要求更高。背临是先反复阅读原作,对临本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然后脱离临本自己背出来。对临易得其形,意临易得其神。

陈少梅作品

古人说,初学临摹最好从一家入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临习。等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博采众家。

临摹不是把古人或今人的画照抄一遍就完了,而是要通过临摹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所以临摹前一定要读懂临本,认识到临本的长处。这样不管是整体临,还是局部临,就都有收效了。

临摹的稿子最好是画家的原作。没有原作的条件,至少也要精选清晰的印刷品。笔者原来学画时临摹曾晓浒老师的原作,临一张就把老师的那张画吃透。把用笔用墨、结构安排、虚实处理都临到位。有时一张画反复临,直到临好为止。这么临摹带来的好处,不是随便找一本书来临一临可以相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大千作品

有一次笔者临摹一张曾晓浒老师的山水画,对一组树的点染只用了一两遍墨色就交差了。后来老师分析那张画的结构:近景土坡、中景江岸和远山都是虚的,而中景的树相对来说是实的。因此要把处于视觉中心的树画扎实,画丰富。但一组树中几棵树又有差异,应有不同的虚实处理,一定要仔细研究后表现出来。理解了老师的笔墨用心之后再去临摹,其丰富与变化的程度就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曾晓浒作品

因此临摹一张画就要理解一张画,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画,起承转合怎么安排的,景物之间的气脉怎么贯通的,树石造型为什么要这样,虚实关系,包括浓淡干湿是怎么处理的,都要心里有数。

有时看到古人的一棵树或一组山石很喜欢,就可以立刻临摹下来,这样的临摹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笔者有一次看到陈洪绶画中的树出枝很有特色,就临了两遍。后来把这组树画在另一幅画中,有个朋友看到后说,这几棵树画得不错。我说是学一个古代画家的。他说这棵树好像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

陈洪绶作品

也许陈洪绶的树就是从写生来的。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学画除了师造化,还要学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