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5日,海底捞(06862.HK)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营业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4%;净利润区间为0.8亿元~1亿元。

在业绩预告披露后,海底捞股价应声下跌,截至7月26日收盘,股价跌超15%,总市值目前已跌至2000亿港元以下,较年初的最高点下跌超六成。

有接近公司的业内人士告诉银柿财经记者:“海底捞的二级市场股价出现波动,在预料之中,业绩不及预期自然会引发市场情绪起伏,属于正常反应。短期消化后,企业的长期发展价值会有显现,股价预期自然也就会筑底向上。”

预告显示,海底捞今年上半年虽实现扭亏为盈,但业绩并没有达到管理层的预期,反映了公司内部的管理和运营还需要努力改善。

至于业绩不达预期的原因,海底捞在预告中称,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开设较多新店,相关支出增加,新开业门店能够达到首次盈亏平衡并实现现金投资回报的所需时间长于往期。

海底捞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2020年海底捞门店数量净增530家,虽能通过增加门店覆盖密度来减少顾客等待的时间,实现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标,但2020年国内接触型消费下降,新开门店投资回报周期被拉长,短期业绩承压局面未能得到缓解,并一直持续到2021年上半年。”

“上市后,海底捞在资本的加持下大举扩张,却逐渐丢掉了以前最显著的优势。”有火锅业从业人士对记者指出,“上市后海底捞餐厅服务质量、性价比和菜品质量都明显下降,这都是大举扩张而未顾及整合运营的结果。”

上述接近海底捞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海底捞的内部管理方式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从早期的‘师徒’制到后来的‘家族长’制,再到设置‘教练’指导门店,从考核员工的‘计件工资’制度到考核门店的‘ABC评级’制度,均是为了适应发展需要而演化出现的。目前,业绩承压的局面能否改变,需要观察后续市场变化及海底捞调整措施的实际效果。”

此外,对于业绩不达预期,海底捞还“甩锅”海外业务,认为“海外门店营运仍受到疫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持续影响”。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以外海底捞餐厅门店共有93家,较2019年新增41家。海外门店收入占海底捞2020年总营业收入的8.1%,与2019年基本持平。

“就餐饮行业而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标准一般是‘海外市场能稳定贡献约30%左右的营业收入’。”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记者指出:“结合海底捞过往多年的业绩来看,海外业务占比一直都在10%以下,其实对业绩的整体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