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文章《摄影干货|十分钟讲完摄影史》推送后,不少学员私信我,询问能不能推荐一些代表性的影集,以帮助其培养审美。那么本次的教程,我就整理了几本我觉得适合新人的作品,并且附上我的阅读体验和推荐理由。

提前说明

1、推荐的标准会考虑是否适合新人,所以没有收录过于老旧或太过激进的作品。

2、所有的作品都是我自己深度阅读过的,附上的文字也是我的主观感受。

3、有些影集因为“你懂得”的原因,在大陆可能买不到。如果确实感兴趣,我可以私信介绍从香港购买的渠道。

4、致谢:本次文章的部分影集翻拍,也是由渠道商 MeetCamera书店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

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

安塞尔.亚当斯——《传世佳作400》

贝歇夫妇——《类型学》

托马斯.鲁夫——《现代主义》

安德烈.古斯基——《安德烈.古斯基》

闫雷——《昨天的中国》

吕楠——《三部曲》

No.1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

其实这本书的法语版原名叫《Images à la Sauvette》,意为“走动中拍出来的照片”;但是如今其更为如雷贯耳的名字却是英文翻译版“The Decisive Moment"。影集收录了布列松从1932年到1950年的126幅作品,最后在1952年发表。布列松为此写了4000多字的序言,以阐述其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解:我们预知运动所有可能呈现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某一个瞬间,各种元素达到平衡。

如今一些so-called“新锐摄影师”热衷于吐槽这部影集落伍于时代、觉得是应该扫进历史垃圾桶的东西;而国内因为各种原因,关于布列松的书籍和作品收录大多是出版社编辑掺了私货去解读和删减的结果。以至于这本影响了好几代摄影师,在国内的摄影教育方面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很多人都把“决定性瞬间”挂在嘴边,但是布列松本人到底是怎么讲的、怎么拍的,其实他们也不甚了然。

所以本着正本清源的态度,我把这部重要影集放在第一位;大家可以从构图的角度去学习布列松对于几何线条的驾驭,以及对于瞬间趣味性元素的捕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2 罗伯特.弗兰克 《美国人》

在聊完上面布列松的代表作《决定性瞬间》后,下面我推荐的就是打响质疑布列松第一炮的《美国人》。其实看过有关弗兰克的一些生平介绍,我觉得自己和他有个相同之处,便是都很喜欢法国的文学作家 加缪“局外人”的心境贯穿着作为摄影师的态度。

这个来自瑞士的年轻人,本着理想跑到美国,却又受到了当时纽约“垮掉派”文艺群体的影响。之后在“古根海姆基金”的赞助下,这位操着外国口音英语的小伙子开始自驾环游美国,镜头对准了当时那个割裂的社会。

弗兰克的作品中没有任何“决定性瞬间”所追求的视觉奇迹,取而代之的是不完整的构图、随意的画面,平常而又琐碎的生活细节。空前经济繁荣的美国背面,种族歧视、阶级分化、纸醉金迷都被定格在了这系列交卷之中。

这部影集在出版之后,在美国弄出了一个大新闻,被媒体们组团批判了一番。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大家才逐渐意识到其巨大的意义。在这部影集的启发下,人们开始尝试去推陈出新,开启了摄影新时代的浪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3安塞尔.亚当斯 《传世佳作400》

终于开始介绍风光摄影师的影集了。亚当斯不仅是风光摄影的宗师巨匠,也是美国“直接摄影”时代的代表人物。其创办的F64俱乐部,主张小光圈以获得最大的景深和最丰富的细节;亚当斯本人更是构建了“区域曝光法”的体系,沿用至今。

亚当斯一生有多部影集出版,虽然我自己觉得每一本都值得收藏,但是考虑到其花费金钱和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说都过于巨大,所以我挑选了相对偷懒的《传世佳作400》。这是对 亚当斯代表作品的浓缩,数十年光阴白马过隙,人类已经进入了数码和彩色摄影的时代,但是先贤风光摄影作品中构建的意境依然能给观众带来启发与借鉴。

No.4 贝歇夫妇 《 类型学》

与美国“直接摄影”同一时期的德国也在发展着“新客观主义”的思潮,然而又被战争中断,直到战后 贝歇夫妇 开创杜塞尔多夫学派,德国的建筑、风景摄影才开始大放异彩。作为工业摄影的先驱,贝歇夫妇花费数十年时间、通过类似集邮的形式,搜集、拍摄了不同类型工业产物,做成了完整的系列。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水塔》( Wassertürme )、《工业的风景》 ( Industrielandschaften )等也不错,但是如果一定要我选一本让初学者能够完整领会 贝歇夫妇理念的,还是首推《类型学》这部影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影集的德语原版是1990年出版,现在国内能够从香港比较方便买到的是2004年的英文版(我专门确认了下,目前依然没有中文版)。整部影集大约包括了2000多幅作品,按照类型分章节来呈现各种建筑不同结构细节,堪称百科全书。

No.5 托马斯.鲁夫 《现代主义》

其实在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建筑摄影师中,我更想介绍女摄影师、对称主义的代表者Candida Höfer ,但是这位姐姐作品大多出现影展和线上的平台,并没有收录成专门的影集,所以只能作罢。

而这位 托马斯.鲁夫 是上文所说的贝歇夫妇的学生,也与下文即将提到的 安德烈.古斯基还有 托马斯.斯特鲁斯 都是好基友。他本人则是其中最为离经叛道、也是目前在摄影业内备受争议的一个:除了普通的拍照,他还经常用现成的图像作品来进行创作,以体现自己的抽象性和对老一辈摄影理念的抗争。

在他的这部影集之中,读者既能看到他从早期包豪斯时期建筑设计中汲取的一些理念,乃至直接使用其建筑成片进行现代的数字加工;也能看到他现在对摄影语言实践的不断尝试与边际探索。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没有定向含义的线条,可能会有些晦涩,但是依然能够从其中感受到空间的创意感。

No.6 安德烈.古斯基——《安德烈.古斯基》

安德烈.古斯基也是杜塞尔多夫学派的代表摄影师,其作品以高视角和大画幅著称,而真正让他闻名世界的是其自人类摄影技术有史以来最高单幅拍卖价的作品《莱茵河2》

回到他平时所更多拍摄的建筑、城市类题材,以及他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影集,我的主观感受就是:虽然取材于平淡的主体乃至常见的生活场景,但是其作品的核心特点就是,很多照片的尺寸都大得惊人,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巨片”!而这种利用大画幅机器的创作,在景深和细节上突破了人类肉眼的生理极限,画面感会促使观众向人文层面思考。

No.7 闫雷 《昨天的中国》

最后两本推荐影集的位置,我想留给大家熟悉的中国题材。在诸多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影集里面,相比于 马克.吕布前辈过于久远的作品,我觉得 闫雷记录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照片更能吸引初学者的兴趣,这便是《昨天的中国》

1981年,19岁的 闫雷刚从事摄影第一个年头,就首次来到了中国。而从85年~2000年的十五年间,他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开始带着相机走遍我们国家的山河。在闫雷的镜头里面,中国人在那个年代物质并不富裕、但是却有着饱满的精神面貌;一方面是传统甚至土气的服装,另一方面又满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我是在15年左右入手了这部影集,当时只能算热爱旅行、刚开始摸索摄影的阶段。也正是这其中诸多故事性的画面,让我觉得趁着年轻、去不同的国家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觉得其适合初学者的理由。

No.8 吕楠 “三部曲”

吕楠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国内摄影师,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关注题材和照片中体现的人文情怀,更是欣赏他长期坚持的工匠精神,这对于如今互联网时代很多盲目追逐热度的摄影师很值得学习的。

回到这“三部曲”,具体而言是三本影集《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吕楠花了15年时间完成了这些作品,将镜头分别对准了精神病人、中国的天教徒和西藏农民的耕作生活。

在这里我只谈论影集中出现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这也是我推荐影友去阅读的原因:其作品所关注的正是一直在我们身边存在、而我们却很少关注的群体。被妖魔化的精神病人被展现了多种多样的喜怒哀乐,华人教徒既遭受着非议、又保留着比较本能的虔诚;相比于世人对藏民要么嫌弃、排斥,要么盲目推崇,乃至现代很多摄影师在藏区摆拍,吕楠选择数年之间大部分时间都和这些藏族同胞一起生活,真正熟悉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才是艺术家创作应该有的创作。

总结

本文之中,我简单列举了我认为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一些影集,并且介绍摄影师的生平和理念,也分享了我的阅读体验。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除了学习实际的操作方法,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这些真正经典的大作,来给自己的作品指明一个方向。

图文|丁逸峰

ND Award影赛建筑类银奖获得者,澳洲年度旅行摄影师大赛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