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江海,合流并进。

近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对外发布,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重点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科创产业、协同开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案指出,将集中力量在跨省域、多部门事项上攻坚,在全局性、撬动性、关键性领域突破,形成统筹协调的推进格局;并将根据各区域不同功能定位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显性成果,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地要以数字化改革、产业协同、生态共建、政务融通为抓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强优势,补短板,将地方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局中。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建成世界领先的高新产业集群,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形成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引领示范效应。基于此,长三角三省一市纷纷推出地方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强跨区域协同,共同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到实处,推向深入。

浙江:数智赋能,共建数字长三角

浙江作为长三角南翼的重要增长极,截至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0218亿元,占GDP比重为46.8%。2018年,浙江把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2020年,“一号工程”升级至2.0版本,聚焦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

面对新发展趋势,浙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系统构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业务场景,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以工业领域为突破口,逐步把行业内、行业间和公共服务的生态做起来。以数字化改革构建全新产业生态,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浙江与沪苏皖一起谋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等一批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培育云计算、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城市大脑”集群等一批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联手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在产业体系的协同创新方面,浙江率先在全省推行链长制试点,各地产业链链长通过对产业链配套企业资源的统筹,确保供应链、采购链、生产链闭环运作,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重点实施60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大标志性产业链。

沪苏皖协同发力,齐头并进

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深化“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围绕“1+8”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三大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对外开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江苏着力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充分发挥科创、产业和开放的优势。围绕网络化、智能化,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推动跨区域间生态保护和利益共享,全面提升科学治太水平。推动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加大首创性和差别化改革探索,更加主动对接上海和浙皖,形成区域联动、产业协同、高水平开放。

安徽推广浙江“山海协作”工程经验,加快建立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相对欠发达地区合作机制,全面打通东部带动中部、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径。推进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高速磁悬浮研发试验基地及合芜试验线工程、量子计算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落地应用。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叠机遇下,融象数科聚焦产业数字化革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突破点,以产业大数据平台、数智招商、智慧园区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平台和解决方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千行百业。融象数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在产业变革和数字经济的大潮中奋楫中流,为2025规划目标和2035远景的顺利达成贡献数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