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了6%。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学等12个学科,高水平学术论文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两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9.2万人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不断增长,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二。

据称,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9.2万人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不断增长,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科学家屡获“克利夫兰奖”“庞蒂科夫奖”等国际各种重要科技奖项,在量子通信、物理学等重要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此外,中国持续推进建设了五百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了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优化调整形成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许倞称,要加强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倾斜支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支持薄弱学科和冷门学科。

根据今年6月8日科技部公布的《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2019年,中国发表SCI论文49.6万篇,连续第11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量的21.5%,比去年增长1.3%。美国排名第一,论文数量59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5.6%。

2019年,SCI收录中国论文数量排名前10位的学科分别为: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这10个学科论文总量占到中国SCI论文总数的68.2%。

值得关注的是,论文发表的地域性和高校集中性相当明显。排名前 10 位的地区论文数量占全国六成以上,这十个地区分别是北京、江苏、上海、陕西、广东、湖北、四川、山东、河南以及浙江,累计占全国论文总数的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