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燃财经报道,“在不久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新东方集团的管理层就已经知道了教培行业要经历严打,大家就开始谈论公司的转型问题。

面对公司转型,还有人建议公司转型做托儿所,当时俞敏洪在内部会议上都落了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减一出,58岁的俞敏洪,离退休时间更遥遥无期。

关注新东方的,可能都知道,俞敏洪今年已经精疲力尽,三次辟谣,这三次,一次比一次严厉:

第一是网传新东方内部座谈消息,称2022年开始,周末、寒暑假均不能上课;新东方的人觉得可能有70%-80%的收入损失。

对此,俞敏洪在朋友圈辟谣,称新东方从未开过这个会议,也不知道任何消息。人生不易,为何还要在背后捅刀子

第二次是7月3日,一张"新东方以16.45亿美元收购一起教育科技100%股权"的新闻稿截图开始在市场上流传。

对此,俞敏洪老师不得不再次在朋友圈辟谣:什么乱七八糟的,根本就没有的事情。能不能别这样没有底线。

第三次则是双减文件发布后,网络上流传一张宣传“新东方优能中学暑期集训营”的微信聊天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网络上流传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朋友圈回应上述集训营宣传,称:“你对新东方到底有多恨,才能在这种艰难时刻还要落井下石?”

三次辟谣,却是三次一次比一次焦虑,一次比一次扎心,最后那句艰难时刻,也爆出了多少学科类机构的酸,创业初期俞敏洪踩对了留学的“风口”,中期进入了学科类机构的“爆发期”,新东方一步一个脚印跟对了方向,如今58岁的俞敏洪,还在为下一个转型的“出口”发愁。其实不仅是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头部机构在布局探索转型之路。

学科类转型并不容易,目前没有一个赛道能撑起70万家机构,容纳1000万从业者,这是所有学科类机构的痛。

二十年一个轮回

二十年前我开始做教培行业时就是全部民非,价格需物价审批,当时大多数都是校中校,行业从业人员也很少,都是学校退休的老校长老教导, 还没有市场化和资本化,没想到二十年高速发展后一个轮回现在又回去了。上海的沈老师回忆以往比较感慨。

20年年前,还出现第一次大规模减负时,北京要求关停所有校外辅导机构。当时北京最大的校外培训机构精诚文化学校校长王国欣最头痛的不是关停学校,营收减少,而是家长们的激烈抗议:你-不-能-关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减负能遭到家长如此激烈的反对。

20年一个轮回,减负错了吗?

时过境迁,如今的校外培训机构已经今非昔比,在资本助推下,动辄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由于入门门槛低收益丰厚,各类形形色色的人涌入行业淘金,鱼龙混杂,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逐渐成为家长诟病培训机构的主要方面,再加上部分培训机构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夸大宣传师资力量、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虚假用户好评,让整个社会对培训机构信任度达到了冰点,信誉扫地。

家长求助政府呼吁依法取缔辅导班,呼声越来越高。微博上,在取缔校外培训机构下面,上万人支持!

到底是教育评价制度的焦虑算在校外培训机构身上,还是校外培训机构制造了焦虑?百口莫辩,真假难说。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家长再也不会像20年年前那样激烈抗议:你-不-能-关 !

学科类机构转型到处都是“坑”

说起转型,最近行业流行一个笑话说一个校长改行做了饮品店,通过“挂羊头卖狗肉”,来进行补课,读来让人感觉心酸。

有业内人士告诉办学一点通:现在市场上解读的学科类机构转型,都是太坑人了,既不了解行业,也不了解实际情况,让转型职业教育,大学培训等这些都是胡说的,

以转型职业教育来说:

1、客群与学科类机构客群完全不符

学科类机构客群是中小学生,职业教育是成人或者大学生,转型职业教育等于把你原来的客群都放弃了,客户是从零开始的,积累客户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吧,你能等得起,你的资金能等得起吗?

2、师资没有任何优势

职业教育的课程是需要特别专业的老师,比如公务员至少需要在这个领域有三年经验的,学科类转型到职业教育,只能把原来的老师都辞掉,重新招聘培养老师,需要的时间依然很长。

3、前景不明

你以为职业教育就竞争不激烈了吗?中公和华图几乎布局了整个一二线城市,而且职业教育每个城市都有区域龙头把控,你凭什么优势能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科类转型,一定要把自身优势条件无限放大,把损失降低到最低,能把原有团队留住更好,目前转型三个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

1、转型托管

转型托管,第一个是客群与学科类机构相符,利用现有生源转化率比较高,原有的老师可以直接上手,尤其是在作业辅导上占有优势,转型成功率高。

缺点:非必需品,托管附加值低,利润低,行业体量小,托管需要办理托管类的办学许可证

2、转型家教

转型家教,对于学科类机构来说,客群相符,教师资源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只是换一种形式,班课和1对1变成 1对1家教,或者1对多家教,培训地点由机构换成学员家里,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机构的优势。

缺点:家教费用高能承受起得的家长少;收费低的机构转型,容易造成客户流失大;教师成本增加,机构收入减少

3、转型素质类教育

转型素质类教育,对于学科类机构来说,只有客群相符的优势。其他的几乎都需要重头开始,首先原有的师资用不上,需要招聘培养老师,组织编写教材,建立课程体系,不过至少在市场招生和转化上占有优势,还要看家长的忠诚度。

缺点:非必需品,师资重组,课程体系重建花费时间多,部分地区要求艺术类机构办理办学许可证

除了这三个领域,转型其他领域,都几乎是从零开始。对于有资源和人脉,市场团队比较强的学科类机构来说,可以尝试,其他机构则需要谨慎。

该行业人士还认为:如果想提高转型的成功率,最好三个转型方向都试试。

我教了十多年学,除了教学什么都不会

在办学一点通的群里,曾有老师发出了:“我教了十多年学,除了教学什么都不会?有谁考虑过机构老师也需要养家糊口”

在一个行业呆久了,突然发现除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外,什么都不会了。在兰州的张老师告诉笔者:他在培训机构教学21年,机构真的没有了,该怎么办啊?临了说一句:实在不行,就转到地下。如果被举报了呢……

学科类机构裁员潮终究会来,不出意外的先是市场人员,教务人员,再是教师,留下的肯定是精英老师。

当雪崩到来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