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种色调贯穿始终,比色彩斑斓的人生高尚得多。”这是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也是其所真真正正践行了的。他专攻历史文化散文,并且力求做到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其丰富的文化功底以及对历史人文独特的见解都源于他追求本真,事事亲力亲为。所以他也愿意放弃待遇优渥的工作,而不惜裸辞23次去奔赴西北,只为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文化苦旅》。

当时余秋雨不仅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还是上海市写作学会的会长,以及上海市委咨询策划的顾问,同时也被称为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他一人身兼数职。

但是为了这本书,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一切的职务,因为他想要写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关于文化的书,而这本书内容要纯粹,要亲眼所见,要亲身经历,于是他便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去往西北高原的征程。

灵感的萌发

谁能想到余秋雨裸辞竟然是因为一位美国的老教授,老教授提到他曾经不顾高龄而去了中国西南的许多地方游玩考察,而在老教授描述的过程中,提到了许多神秘而不为人知的古迹。

余秋雨听到了老教授绘声绘色地描述后,他认为身为一个炎黄子孙,骨子里流着黄土地的血,对中国的了解却连一个外国人都不如。这激起了余秋雨想要游历山川的念想,也让他更想要去探索隐藏起来的中华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官厚禄不如理想丰满

余秋雨在教育事业上是多么地春风得意,而就在他的文化教育工作蒸蒸日上的时候,一纸辞职信却毫不犹豫地交了出去。

当他递交辞职信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他一时的冲动,想圆一个罗曼蒂克主义的文人梦,过了这阵子就消停了。却没想到这个梦是余秋雨心中珍藏多年的且一定要去实现的梦。

他向上级递交了22次的辞职信,这封信从来没有被打开过。而到了第23次,上级知道像余秋雨这样的直性子一定会拗到最后,才迫不得已批准了他的辞呈。

而为了这本书,他真的做了走得最远的文人,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其魄力和对文学的坚持都是令人吃惊的。

真正的苦旅

在费尽千辛万苦辞去工作后,余秋雨便踏上了向西北的漫漫长路。这是一场真正的“文化苦旅”的开端,也是余秋雨对自己进行的一场修炼。

他一路北上,到各地去考察中国的文化遗址。他只身一人深入西北的腹地,只为了探寻文化的奥秘。他以笔以纸用细腻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画卷下的古迹遗址娓娓道来。

因为感叹于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凄凉,而一时萌发了想要寻找阳关的想法。要知道阳关在历史上,是通商的必经之路也是文人墨客们在被贬亦或是出征的路上离家越来越远而不禁生出的悲叹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个阳关只是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古诗中被提及过,具体的位置我们无从考究。所以这对于余秋雨来说真是一件难事,找阳关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环境下,找到了阳关的所在地。

如果不是余秋雨先生的坚持不懈,时至今日,我们或许也不知道阳关的真正存在。尽管过程可能凶险,但余秋雨迎难而上,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天,都不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这努力没有白费,站在阳关旧址上俯瞰周围的一切,生命是那样地渺小而此时的自己也是孤身一人,正验证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时的孤独与茫然。这茫茫世上,能与我志同道合者少之甚少。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终于成功地找到了这个地方。

在大漠之中竖着一座石碑,上面赫然写着4个大字“阳关故址”。

泛舟历史长河的精神引路人

这本是一场余秋雨自我的寻心之旅,没想到阴差阳错这本散文集却成了轰动文坛的一部巨作,也成为了余秋雨的代表作。而就是这样一场行走于天地之间的旅行,让余秋雨对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正是因为艰苦的环境,才能让他对未知的事情理解得更细致更透彻。

余秋雨不仅读万卷书,路也没有少走,而正是因为他肯钻研,踏踏实实地行走在文化路上,将西北地区的文化囊括于书中,才有了后来“文化苦旅”这本脍炙人口的书籍,才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苦旅”。

正因为余秋雨如此的率真,以及对文学要求的真实历史性,贾平凹评价其为难得的人才。而且还赞扬余秋雨说“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在路上,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写了出来连载成了散文。而他对中华文化的独特见解,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强大的艺术表现力都为我们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中华历史遗迹的风采!

他将古老的物象抽丝剥茧,道士塔阳关雪表现了历史的凄凉;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则又突出描写了清新脱俗的江南文化;上海人、笔墨斋充满了对旧时文化的感慨与回忆。

在这本《文化苦旅》中,每一篇每一章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这种题材的历史性散文为中国文坛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后起之秀络绎不绝都源于余秋雨对文化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当走出去,去了解历史的人文古迹,撇除天马行空的想象,亲身去感受历史的沧桑和精神文明的洗礼。在追求名山大川时,不忘在思想上寻求人生的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也走出属于我们的文化之旅。无论是对于文学还是对于我们所处的任何一个领域,若能做到白首穷经,必将有所建树。我们不能只做嘴上的健跑者而是要做行动上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