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

从7月20号开始,一场接连不断的雨就笼罩在全国人民的心头。

先是河南,这个沉默了很多年的地方,刚刚因为用心的节目编排被大众看到,就因突如其来、千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陷入困境。

暴雨中的郑州街头

几乎在同一时间,南京禄口机场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也冲上热搜。

台风接连登陆浙江、上海,多地暴雨,损失无从计算。

但好在,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

第一时间各地救援队奔赴郑州、新乡抢险救灾,消防、军队、医院迅速赶赴一线,各地志愿者也纷纷挺身而出支援灾区。

一时间大家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捐赠物资紧随其后,抗洪心理援助热线也及时开通。大家眼中快要倒闭的国货企业鸿星尔克、汇源,也倾囊相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灾情中常见可爱又暖心的词条

各地有条不紊开展的救援工作,群众们洪水中守望相助伸出的手,作为河南人的小编,风雨没有打湿我的双眼,但我无数次因为疫情中、洪水时人们舍己为人的身影而热泪盈眶。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缺对人类之间互帮互助的歌颂。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平时工作和学习中竞争的同事、同学,为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大打出手,家暴强奸杀人放火的恶性事件也数不胜数,动物的本性便是为了生存和利益争个你死我活,生存至上。

郑州暴雨中的晚高峰

但人性的光辉总在天灾人祸中闪现。

从疫情肆虐时,到河南抗洪中,我们的泪点被无数次戳中。

全国上下统一调配、及时抗险的“中国速度”,各岗各业坚守阵地,激流勇进的毅力,还有无时无刻闪着的,小人物的光辉,组成的是人性的堤坝,帮我们抵过一次次风雨侵袭。

你的痛苦我知道

到底是什么成为人类互相支持乃至舍身为人的动力源泉呢?

这里要说到心理学中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顾名思义,亲社会行为符合社会希望但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

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成因,有以下四种主流理论:

本能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是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

人类基因中就留有为群体利益而放弃个人的本能,而为他人冒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

习得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它受到社会道德的肯定和鼓励,因此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不断强化动机以做出亲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亲社会行为本质上也是这种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社会规范论认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

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此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情境依赖性

有研究显示,人们在少年阶段即已建立起户籍身份不同者存在差异的认识。

在亲社会行为情景依赖性的博弈实验中,引入户籍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农村提议者会提供给对方显著更低的分配额,即拥有农村户籍身份的被试认为自己理应得到更多的分配,并不担心自己提出的分配方案会被博弈方拒绝。

而另一方面,响应者在面对城镇提议者时也会显著提高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小分配额,即被试希望拥有城镇户籍身份的博弈方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分配。

即,被试群体认为,农村户籍理应得到更多照顾,而城镇户籍理应付出更多资源。

图源网络

该研究还发现,捐赠信息的实名公开会对捐赠行为产生两种作用:

第一种作用是“筛选”效应,意愿捐款数额较低的人,会因为要实名公开捐赠信息,接受公开表扬而感到惭愧。他们因此会通过不参与捐赠来避免捐赠信息的实名公开。

第二种作用是“提拔”效应,意愿捐款数额较高,决定参与捐赠的人,会因为要实名公开捐赠信息,引致声誉动机,从而提高自己原本意愿的捐款数额

和谐生活你我共建

天灾面前我们携手共渡,和平年代却又你死我活。

不论如何,比起为了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我们都乐于看到利于社会和谐、人类发展的亲社会行为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救灾期间,挂着类似条幅的车辆越来越多

从个人角度来说,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与他人发展良好的社会关系,对每个人的毕生发展都是有益的。

因此,教育心理学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备受瞩目。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从以下方式入手:

榜样学习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观察学习是人类习得知识技能的重要渠道,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如果采用较为温和的、非强制性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孩子也会从父母的教育、教养行为中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同时父母的行为,如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并热心为他人排忧解难等,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良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狮子王》)

表扬和奖励

根据行为心理学,及时的肯定和赞扬,乃至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增加某一行为的频率有强大的作用。

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

因此,孩子一旦出现了亲社会行为,家长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及时提供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

移情训练

同理心是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中非常热的概念,移情训练就是指引导孩子体验在某些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增强孩子的同理心,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作出恰当的反应。

移情教育能够使孩子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等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

图源百度

总的来说,任何社会行为都由个体特征和情景的多重因素决定。
或许是本能,或许是感同身受,或许是善良,也或许是期望得到赞许,在病毒侵袭时,在洪水降临时,在他人或集体利益面临危险时,很多次我们都站在一起,紧握彼此的双手。

我们知道,明天的太阳一定会升起。

[1]罗俊.(2015).亲社会行为情境依赖性的检验(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END-

策划:凌辰

作者:Lexie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