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按照阳历说法是8月7日,而按照阴历计算,今年立秋是六月二十九,所以今年属于六月立秋。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农谚所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今年是早立秋,变凉比较早,就一定会错失丰收年?为啥立秋在6月或者7月,会对农业丰收造成不同影响?“两头不收”和“早晚都收”又分别指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秋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一叶知秋,意味着天气变凉,而立秋在六月或者七月,也就是说变冷得早的差别可能是1个月。而天气是否提前变凉,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丰收情况。

一、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啥意思?

假如在6月立秋,秋季农作物收获的时间相对会提前,而随着继续播种的农作物在第二年夏收时也会提前成熟。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一旦遭到破坏,没有充足的光热条件积蓄能力,进行抽穗和结果,而果实的饱满程度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丰收。我记得小时候,盛夏的傍晚,大人们总喜欢带着小孩去稻田里转一转,检查下抽穗或结果的情况,如果发现空壳稻谷比较多,就可能是因为稻谷在抽穗过程时遇到了冷空气,生长受限。而开花和结果紧密相连,大致可以判断出一块稻田当年的产量,大人们当然更愿意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而生长周期的缩短加之立秋提前可能提前带来冷空气,这两个因素叠加,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可能影响秋收和夏收,所以有“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说法!

二、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啥意思?

如果在7月立秋,因为立秋相对延后,天气变凉就相对延后,农作物可以在盛夏充足的光热条件下尽情生长,天气越热农作物生长得越快,积蓄满充足的养分。

比如盛夏时节,傍晚当我们走在田间地头,热浪包裹下的稻田和玉米地正欢快地生长着,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散发出迷人的植物香味,且稻粒和玉米在抽穗过后,果实一天天膨大起来,似乎有使不完的生长的劲头,几天就会大变样。

在这种优越的生长条件下,无论是当季的作物或者随着秋收结束紧接着播种的农作物,都可能迎来丰产,所以有“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说法。

三、2021年年景如何?

虽然今年属于六月立秋。参考农谚所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今年是早立秋,变凉比较早,就一定会错失丰收年?

事实上,农谚“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透露了农民种地“靠天吃饭”的不易,所以在农村流传着众多预示着农作物是否丰产的农谚,如“秋不凉、籽不黄”、“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因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最怕被恶劣天气辜负,白白浪费了艰辛的付出,农谚也寄托了农村人对丰收年景的热切期盼。

但事实上,农作物的收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气候制约只是其中一部分。对农田的管理、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灌溉方式、农业机械化的完善也将对农作物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且现在全球普遍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感觉夏天尤为闷热和漫长,而盛夏时节正是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且今年副热带高压能量大,后期还会有“秋老虎”加持。一切事在人为,只要掌握了农作物生长规律,就能应万变于不变,尽量创造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促进农作物生长,2021年是丰收年的概率还是比较大!

农业技术

微信号:nyjs123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