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喜欢吼着说话,喜欢用“大声教育”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权威和地位,殊不知这样的“大声教育”往往起不到自己想要的教育效果,还会让孩子滋生逆反的心理,让孩子跟家长对着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要明白,生气和怒吼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情绪化不能够让问题“自己”解决,只能够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情绪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添油加醋”,是一种无用行为,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让自己的情绪受到了波动。

只有家长自己保持冷静,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保持镇定和冷静,跟孩子心平气和的说话,在批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大声呵斥孩子,这种“低声教育”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对自己进行反思?孩子不听话,跟自己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日常相处的时候,总是喜欢用命令式的口气,以“我是家长”、“我是你爸妈”的口吻让孩子去执行自己的“命令”,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这种命令式语气或许能够让孩子变得很听话,但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或许就会反感父母这样的命令式口气,别说孩子,或许从父母自己的角度上来说,听到别人命令式的语气,自己也会感到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孩子总是不听话该怎么教育?父母多学学“低声教育”,轻松又省事

除了说话的语气不当,有些父母会喜欢“打击”孩子,不懂得鼓励孩子,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只会进行责骂和埋怨,习惯性的去否定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很努力的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可这类父母就是吝啬自己的鼓励,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容易自卑,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塑造。

除了上面两类,还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是情绪的傀儡,容易情绪化,对家人大吼大叫。这些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是非常差的,容易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人或者孩子身上,严重者可能还会有家暴倾向,家长的这些行为不仅会伤害家人,也会让孩子的童年产生不可磨灭的阴影。

低声教育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保持冷静和理智,只有在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有些家长总是在吐槽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总是喜欢跟父母对着干,那家长自己有没有去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是否有问题呢?孩子是否接受父母这种说话方式呢?这是值得各位家长深思的问题。

每个人都喜欢性格大方,乐观开朗的孩子,低声教育能够很容易的做到这一点,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大声教育”,长期下来,孩子也会缺乏对情绪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容易暴躁,容易愤怒,家长会无形之间把自己情绪和性格上的缺陷传递给孩子,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吼大叫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还会让人丧失理智,脑袋一热说出不该说的话,既伤害了父母的心,也伤害了孩子。

说了那么多,那家长们应该如何学会低声教育呢?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音调尽量不要太高,教育孩子不在于音调的高低,而在于孩子是否听得进去,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提高自己说话的音调,家长们要改掉自己的这个坏习惯,下意识的控制自己说话的音调,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说话,我想大部分孩子都更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孩子也更能听进去家长所说的话,沟通效率也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说话的语气,第二点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不要让自己过分的情绪化,过度的情绪化会让人丧失思考的能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的用处。家长如果过于情绪化,说出了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如早知道不如不生你、败家子之类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终身,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误解。

总结:没有人愿意高高在上,大吼大叫的人教育自己,只有站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降低自己说话音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能够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才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