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行内的人一般都管他叫“马爷”,之所以这么叫一是年龄大二是资历老,最重要的是马未都确实收了不少好东西。他手里的那些“宝贝”先不论价钱,放到现在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那么,马未都这些宝贝疙瘩又是怎么来的?今天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未都年轻的时候就是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别说名气甚至能叫出他名字的人也不多。因为自己酷爱文学又喜欢文玩,慢慢的他在这方面的天赋也被发掘了出来。但是马未都一开始收老物件不是凭“钱多”而是凭眼力,因为见多识广马未都也算是“捡漏”界的一位大咖,而他最大的一次“捡漏”却不是在古都北京而是在当时被誉为“文化沙漠”的香港。

上个世纪末随着经济的腾飞,收藏的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基本上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好东西已经不多,马未都知道北京城基本上已经很难淘到好东西,眼光长远又见多识广的马未都此时将目光锁定在了香港。香港回归之前大陆能去香港的人少之又少,加上抗战期间不少名流雅士、商贾贵胄都逃到香港躲避战火,这一去基本上都是整体搬迁,能带走的绝不留下。所以香港留下了不少好东西,这也成为马未都前往香港“淘宝”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地方不大,却林立着不少的古董店,里面琳琅满目中西合璧看得人眼花缭乱。其中也是鱼龙混杂充斥着不少“赝品”,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宝贝”掺杂其中未被发现。马未都每次去到香港必定要去古董店云集的荷李活道转转。一次马未都又去到老地方,看到一家新开的古董店他十分的开心,一般这种新开的店里面都有不少的“好东西”。马未都在里面转了一圈之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被一只白色的瓷碗给吸引了。

等他把碗反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开始不淡定,甚至双腿开始颤抖。白瓷碗底下刻着一个十分醒目的“盈”字,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字让马未都的小心脏狂跳不已。他假装问老板其他物件的价格,然后以价格太贵为理由表示自己没带多少钱,转而求其买个便宜的物件随便玩玩。跳来跳去他挑了“最便宜”的白瓷碗,老板问他这是什么年代的,马未都一句反问“您知道吗”将老板搪塞过去。拿着白瓷碗出了店门就是一阵小跑,生怕老板追来讨要。

马未都一连串的“表演”在收藏界是十分常见的手段,而马未都此次香港“捡漏”的这只白瓷碗价值连城,在香港换一套别墅也是绰绰有余。白瓷碗是唐玄宗年间,皇室御用的饮食器皿。之所以在后面有一个“盈”字,乃是当年唐玄宗在设立自己的“小金库”时起的“大盈库”的特殊标记。这只碗别说放到现在,即便是放在唐朝也是十分珍贵的物件。可是香港这个老板并不知道他从香港乡下收的这只白碗价值连城,否则绝对不会那么便宜就卖给马未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未都能够成为收藏名家自然离不开他的“好眼力”,而他好眼力也不是天生就有,凭的是努力的钻研和刻苦的学习。只要有了这股子精神干什么都不成问题,那个老板开古董店却不知道自己店里的商品价值,只能说明他不专业,被人“捡漏”也是必然的事情。马未都的的经验也足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不管干什么都要“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