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肇庆以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岭南大地,春潮涌动。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新要求之后,肇庆全市再次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三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55项硬任务全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定目标如期实现。如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肇庆大地徐徐展开,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谱写了新时代肇庆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夯基础,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产业兴则百业兴,农业旺则农村旺。

肇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精益求精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聚焦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基地落户,六大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快速向600亿元迈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培育首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走在全省前列。肇庆农业正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并越来越发挥出大湾区“生态农场”和“中央厨房”的角色功能。

德庆贡柑被誉为中国柑王,2020年收录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后,品牌价值达108亿元;封开杏花鸡为广东四大名鸡之一,通过养殖、食品深加工和餐饮服务三大板块齐头并进,产品主销北上广等大型城市,深受市民喜爱;四会石狗镇兰花种植规模排名全省第四,形成一批新型龙头企业;广宁油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油茶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8亿元;怀集菜心、怀集芥蓝被收录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主要品种畅销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等地区城市。

同时,全市通过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项目实施,成功培育封开油栗、潭布番薯、谭脉西瓜、汶朗蜜柚、高要双马菠萝、大湾麦溪鲤、沙浦文鲤、桥头石山羊、德庆巴戟、德庆何首乌等一批特色优质农副产品,有效推动我市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优环境,展现乡村美丽新面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也是一项提升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

肇庆市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五大美丽行动”,改善村庄生产生态生活条件,实现道路更通畅、设施更完善、饮水更安全、村容更整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从2018年开始,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带头干,干群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加油干,历经三年奋战,全市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覆盖率100%,新建和改造农村公厕2103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9.7%,村庄从“脏乱差”向“干净整洁”蜕变。四会市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在全省率先实行“路长制”,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1108公里,100人以上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建制村100%通客车。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累计投入17亿元,解决了农村306万人集中供水问题。

率先实施美丽圩镇建设。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振兴书记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首批7个示范镇建设,其中沙浦镇获得“国家卫生镇”称号,乐城镇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岗坪镇镇街整体风貌焕然一新,腾挪出占地1318亩现代农业产业带;积极发挥强镇带村作用,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美丽乡村撬动美丽经济。近年来,肇庆市全力建设具有岭南风貌肇庆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宜居乡村。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贺江碧道画廊”成为省际廊道典范标杆和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正有序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逐步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乡村变景区、劳作变体验”。2020年全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接待194.25万人次,带动农户40750户增收致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逐渐激活。

夜晚来临,清风徐徐,蛙声十里,荷香扑面。曾几何时,这种醉人的乡村迷人风光只能存留在白头老翁的少年记忆情怀中,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民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久居城市的“城里人”也能时不时回到农村、返璞归真,找到属于自己少年时的那份童真乐趣。

增动力,注入乡村发展新活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

长久以来,肇庆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地级市,大而不强,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在于缺少一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的人才。

2007年底,动物遗传育种学博士曾华义无反顾地来到封开县杏花镇从事杏花鸡的保种育种工作,从此他和封开县以及杏花鸡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肇庆市、封开县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曾华创立的封开县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逐渐成为了当地特色农业中的龙头企业,推动杏花鸡的保种育种工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车道。

为进一步改善杏花鸡的培育技术、巩固当前的技术成果,引导更多技术人才到封开县参与技术攻关,助力乡村振兴,在封开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曾华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团队(含博士2人,硕士3人),并于2018年建成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19年还成为了封开县杏花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的牵头实施单位。

肇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才振兴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人才“上山下乡”三年行动,大力推进“千人强基计划”、“人才强乡智力强村”工程、“肇庆工匠”“肇庆名厨”“肇庆管家”“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特色培训工程、“高素质精勤农民培育”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等系列举措,累计建成返乡创业孵化基地6家,入驻创业实体260户,培育高素质农民7003人,基层农技人员1675人,142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被评为省级首批“农村乡土专家”,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全市吸引了一批批优秀农业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乡贤等回乡创新创业,涌现出舒锐、朱建忠、潘启明、张铭华、程春华、梁碧华、陈慧、陈嘉龙、伍幸辉、李朝明等一批批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肇庆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活力。

强保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在怀集县的大岗镇、冷坑镇和梁村镇,通过土地流转后连成一片的10万亩“书记田”项目呈现出了新农村、新产业的新气象,不论是传统的种植项目水稻、花生,还是供港蔬菜基地,都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书记田”项目不仅引领了周边农业产业的更新发展,而且变“撂荒田”为“产粮田”,实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综合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肇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全力推动“三农”短板转变为“潜力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重点任务推动落实,多次前往田间地头和农业产业园区一线调研,现场研究解决问题,把握乡村振兴方向。

肇庆市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建立制度性安排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头雁”能力提升行动和推进乡镇机构“四大中心”建设,全链条发力“选育管用”村党组织书记,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基层干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内生动力。

三年来,共建成3个“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推动138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转化,推动125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新一届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6%。投入3.3亿元建成2573套乡镇干部周转房。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后,肇庆适时调整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市委全会和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三农”工作,进一步筑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今年的7月19日,在2021年肇庆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干部示范培训启动仪式上,200余名驻镇帮扶工作队在经过简单、系统的培训后,赶赴乡村振兴战场的一线。

号角仍在吹响,号声犹在耳边。接下来,肇庆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努力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西江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今日肇庆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