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储能行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累计装机规模30GW以上,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今天市场大跌,上证、深证、创业板三大指数皆跌超2%,白酒、医疗板块皆大跌超5%,全市场下跌个股超过3000,但是储能板块却逆势大涨1.5%,直接政策利好就来自于上文的《指导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需求

电力作为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二次能源,是当前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实现碳减排的最重要途径,无论是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终端应用都要通过电力的形式,而在“双碳”政策下,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未来“双碳”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其关键在于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发展最成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是水电,还是其他如潮汐能等天然能源都受限于自然条件有明显的波动性与不可预测性,因此,能够调节高峰与低谷,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储能技术就成为了“双碳”背景下最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

从储能技术的需求来看,本质驱动来自于新型电力系统一级能源的波动性与终端电力能源稳定的需求之间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储能技术,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再细分为7种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看,在发电侧,需求主要是平抑发电波动,维持电网平衡,以新能源配套储能为主;在电网侧,以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维持电网平衡需求为主,另外还有延缓电网投资需求;用户侧国内则主要以工商业储能需求为主。

2

发展现状

从全球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来看,在中国,国家多次发布政策支持储能技术发展,继2020年年初多省发文鼓励或强制要求新能源配套储能之后,新能源配套储能成为储能市场热议话题。截至2021年6月,我国已有25省份发布文件明确提出新能源配储能。其中新疆、青海、陕西西安三地区同时公布了地方性补贴政策。

在美国也有一系列政策,2017年5月 1日,新推出的SGIP将激励资金的75%提供给储能,这其中15%的储能预留基金保留给住宅储能项目。2018年3月,美国发布“住宅侧储能系统税收抵免新规则”,针对住宅侧光储系统,如果用户在安装光伏系统一年后再安装电池储能系统,且满足存储的电能100%来自光伏发电的条件,则这套储能设备也可以获得26%的税收抵免。

此外,欧洲各国也有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如Clean Energy Package计划,促进储能项目的部署,同时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目前储能市场主要还是以抽水储能形式为主,但是受限于成本高企、降本空间有限,应用场景单一等原因,很难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电化学储能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技术路线。

近年来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占比迅速上升,从2017年的17.2%,迅速攀升至2019年的80.2%。从装机容量上看,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达9.3GWh,同比增长75%,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是全球电化学储能最大的增长贡献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我国发展最快速,从2018年新增占比第二名的18%份额,跃升至2020年首位,所占份额更是达到33%,份额增长83.3%。

3

降本与商业化

任何技术想要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成本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储能EPC主要的成本来自电池包,占据53%的成本,是最重要的降本渠道,其次是EPC和系统平衡。

未来,储能系统降本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降低初始系统成本,另一方面是提高循环寿命,目前,国内储能系统成本约为2元/Wh。根据BNEF预计,到2025年系统初始成本将有望降低至0.84元/Wh,一方面降低电芯成本至0.5元/Wh以下,另一方面降低土建、安装、接网等非技术成本。

具体来看,首先是电池技术,目前宁德时代推出了钠离子电池,在成本方面比锂离子电池低30%-40%,但是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倍率性能方面有待改进;此外,固态锂电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在循环寿命上有技术优势。

此外,储能EPC近年来的成本也在迅速下降,根据BNEF统计,目前全球平均储能EPC成本约为$282/kWh,2030年有望下降到$165/kWh,而我国2020年青海光伏竞价项目对储能系统采购的公示中,比亚迪储能EPC价格最低单价为1.06元/Wh,让业界大为震动。

我们认为,综合来看,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储能系统整体存在40%-60%的降本空间,其商业化发展空间将与新能源产业同步扩张。

4

投资机会

储能系统按具体可分为9大环节,分别具备电池回收、变流器、基站等不同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逆变器环节,成本占比最低但重要性高,因此弹性最大,投资价值显著强于其他环节,值得重点关注。

电池环节是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高的环节,也是储能系统降本突破商业化瓶颈的关键,下一代电池技术如钠离子、固态锂电池等值得关注。

最后是BMS领域,BMS属于高专业化领域,具备技术壁垒的公司享受极高的超额收益,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