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来,河南多地遭遇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雨。郑州、鹤壁、新乡、安阳、焦作、洛阳、南阳、平顶山、济源、周口、漯河、开封、驻马店、许昌等地出现特大暴雨,全省32个县(市、区)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作为一线指挥中枢,中部战区抢险救灾前进指挥所自20日23时许成立以来,昼夜不息连续运转,指挥部队全力投入抢险救援。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多支部队星夜出动,“杨根思部队”、“红一师”、“钢刀连”等英雄的部队紧急赶赴救灾一线。

这些英雄部队在抗洪一线

7月2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许昌长葛市双洎河水位上涨,大周镇庞庄村和大李庄村被洪水包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70余名官兵利用运输车、冲锋舟和橡皮艇,挨家挨户转移群众,连夜将2个村700余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该旅是“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曾参加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等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1日晚,在安阳市汤阴县境内,南水北调工程2处出现险情,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和“红一师”150余名官兵紧急出动,连夜修补加固堤坝。经过22小时的连续奋战,到23日19时,决口处已筑起底宽10米、高约五六米的沙袋墙,决口封堵任务圆满完成。

此外,还有“钢刀连”抗洪战士高举旗帜奔赴河南新乡抢险一线,网友纷纷致敬暴雨中的逆行者。

而近日,随着河南郑州天气逐渐转晴,在中部战区统一指挥下,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5000多人,在郑州各个街道、社区和地铁线路站点打响清淤大会战。7月25日杨根思部队又再次出动官兵,在郑州淮北街、福寿街、鼎盛大街等6个方向执行城区清淤任务,清理道路17多公里,铲除淤泥4300多立方米。

7月25日,杨根思部队官兵在郑州街头清理淤泥

该英雄部队前身由毛泽东创建

多说一点,这次在前线参与抗洪的第83集团军“红一师”,是毛泽东1933年6月在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藤田整编)亲手创建,并从井冈山上走出来的英雄部队。

红船杂志注意到,由于战争时期丢失了很多重要资料,加上难以查找,在1978年之前,“红一师”为部队讲传统时,一直认为自己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诞生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

据报道,1978年夏天,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邓华上将特意找到驻扎在河北北部的“红一师”。原来在1933年建军时,“红一师”下辖三个团,邓华是红三团团政委,后来又成为师政委。他向“红一师”的干部们回忆,1937年后“红一师”又开始叫八路军独立第一师,以及晋察冀第一军分区,他分别是师和分区的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报道称,在残酷的战争中,部队的改编乃至撤销、合并经常发生。“红一师”从组建到全国解放,编制改了8次,两个主力团“红一团”和“红三团”也先后调离,但这支部队还是顽强地延续下来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一师”在前线抢险

1933年6月7日,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红三军”下辖的第7、9师和“红22军”军部及66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当时任师参谋长的耿飙后来回忆说,“红一师”组建后就有两面旗子,一个叫“决胜千里”,一个叫“牺牲决胜”。

“红一师”最著名的一战,是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当时“红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率一营冒雨赶到大渡河安顺场,由17名官兵组成渡河敢死队,分两次乘船渡河,即“大渡河17勇士”。

长征后,“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后升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1937年11月,部队改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1939年底,他们在晋北黄土岭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1941年,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将敌人引上河北易县附近的狼牙山,最后跳崖自尽,是为“狼牙山五壮士”。

解放战争时期,“红一师”曾参加保卫张家口、绥远、石家庄,进军察南、热西,转战冀东、平绥路,鏖战平津、太原,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是华北军区的主力部队。

1951年,“红一师”入朝参战,毙伤俘敌9000余人;1984年,“红一师”以两个反坦克导弹方队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资料:新华网、中部战区、央视新闻、河青新闻网、中国军网等】

编辑:周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