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之所以能逆袭夺位,并且建立起一个初具封建帝国雏形的王朝,秘诀很简单:重用汉人智囊团。他最初的灵感,其实来自唐太宗李世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天策府“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说得直接点,就是招揽儒生、培养自己的文人队伍。

这乍一看貌似没什么特别,但咱们要知道,他那时只是个负责征伐的军事统帅;老爹李渊一旦得到好的军事人才,第一时间就往秦王府塞,完全满足其打仗的需求。如今李世民却不安分地打造文人团队,理由只有一个:想跨界。后来的的事件走向印证了这一点。

忽必烈也复制了这一思路。作为托雷的第四子、蒙哥的弟弟,他在理论上本没有角逐汗位的优势。不过,这不代表他没有野心。

《元史》称,忽必烈“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跟李世民的做法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胸有大志、崇尚儒学,忽必烈与那时的绝大部分蒙古藩王完全不是一个风格。通过长期向一批杰出的汉族士人学习,他的权谋、手段、人事队伍,以及对于如何治理中原农耕文明体系的心得,在当时的蒙古帝国贵族圈无出其右者。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蒙哥继承汗位后,考虑到弟弟忽必烈比较成熟且有才干,于是便委托其全权负责处理大漠以南地区的各种军国事务。

面对与草原完全不同的政治、社会、人文生态,忽必烈的应对很简单:对症下药,用汉人儒生治理汉地。

比如,邢州地区因饱受战火的摧残,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社会生产被严重破坏,忽必烈便任命张耕为安抚使、刘肃为商榷使,采取了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劝课农桑的举措,最终“邢乃大治”;

陕西的情况与邢州差不多,而且当地的吏治尤其混乱。忽必烈安排杨惟中、高挺前去治理,他们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发展生产,很快扭转了局面。而随后的廉希宪继任后,进一步开拓民田,兴办学校,并且还有针对性地打压民间高利贷,使陕西的状况大为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这些被忽必烈重用的官员中,张耕、刘肃、杨惟中、高挺都是汉族儒生,廉希宪是接受了系统儒学教育的畏兀儿族。这些人原本就是忽必烈的谋士,此时由他们出面治理汉地,有一举三得之效:

其一,减少了当地人民的排斥感;

其二,充分发挥汉人儒生对汉地风土人情的洞悉优势,实现高效治理;

其三,增加了汉人儒生对以忽必烈代表的蒙古贵族的信任感,对接下来有效治理中原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治理邢州、陕西只是牛刀小试的话,随后的汗位争夺战中,那些汉人儒生让忽必烈尝到了更大的甜头。

公元1259年,蒙哥死在钓鱼城外后,汗位之争在四弟忽必烈、七弟阿里不哥之间展开。

首先,忽必烈在蒙古宗王及汉人儒臣的支持下抢先称汗,而阿里不哥则在一些反对忽必烈用汉人、行汉法的蒙古贵族的支持下同样自立门户;

随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展开了持续四年的内战。这期间,他身边的许衡、刘秉忠等汉人儒士提出应采用“祖宗旧典”、“古制”等治理天下的思路,极大地恢复了生产、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忽必烈实力的发展壮大。

其三,双方在陕西、四川、燕京等地的持续鏖战中,忽必烈任命总帅汪良臣、宣抚使廉希宪等人率军击溃阿里不哥,为自己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随后迁都大都(今北京);1271年,他在其领地内定国号为“大元”,正式建立元朝。

在位期间,忽必烈清醒地认识到前四任大汗统治时期的缺陷,提出系统变革的思想。他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全面采取理学宗师许衡的建议,打破华夷观念、彻底行汉法,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设立立翰林国史院,修撰辽、金史,通过这种历代中原王朝的例行动作,忽必烈传递出自己重视中原历史的信号,也向天下展现出自己对中原王朝正统地位的继承;

第二,他于公元1267年“敕上都重建孔子庙”。我们知道,千百年来,孔子是中原儒生的至圣先师,通过大张旗鼓地修复孔庙,忽必烈再度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可、继承,进一步拉拢了儒生群体;

第三,建立行省等行政机构,大量使用汉人官员。据统计,忽必烈的100多名幕僚中,汉人占据了90%;设立在燕京的行中书省,除了丞相祃祃外,其他三名长官都是汉人,即平章政事王文统、平章政事赵壁、参知政事张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概而言之,当初身为蒙古王爷时,忽必烈依靠重用汉人幕僚,成功地积蓄软硬实力、最终逆袭夺位;而在夺得大汗之位后,他通过行汉法,初步建立起各项封建政治制度,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帝国呼之欲出。

然而,在公元1262年,益都行省长官、江淮大都督李璮的反叛事件,给忽必烈带来了很大冲击,其后他开始重用阿合马、桑哥等少数民族大员,一步步疏远了汉人儒生,为元朝的衰落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