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北大红楼将开放个人预约,观众可通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观众不仅可以在此看到李大钊《狱中自述》、毛泽东与蔡和森关于建党的通信、全部63期的《新青年》杂志、多版本《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物,还可走进精心复原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分别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第二阅览室,身临其境感受先辈革命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整幢楼坐北朝南,楼内有200多间房屋,占地面积21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北大红楼投入使用后,校部、图书馆等陆续搬进来。一层是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办公室和图书馆,二层有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及其他各科学长办公室,三层、四层是文、法两科的教室,地下一层是印刷厂。

在当时,北大红楼汇集了许多学者和新派人物来此授课,还集中了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许多革新团体,《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就是在红楼印刷厂印制出版。这里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也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61年,北大红楼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迎接公众参观,2020年,北大红楼保护修缮工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系统修缮提升,北大红楼及“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览于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每天以预约方式安排1000人次参观,其中上午下午各500人次,每天开放时间为9点至17点,逢周一闭馆。北大红楼自重新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3万人次。

展览中,2000多件展品围绕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建党人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着力展现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所具有的独特地位、贡献和价值。

展览共分为6部分19个单元,面积约8000平方米。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介绍,展览在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对中国思想启蒙、民族觉醒和社会革命的里程碑意义的同时,彰显了北京建党地域特色,系统呈现出北京党组织开创北方革命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历史。

“在一个个小房间里展示宏大题材无疑是有困难的,但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并用一种恰如其分的艺术语言将展览和建筑融为了一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介绍,展览没有破坏任何建筑结构,所有展出元素都由建筑本身生发而来,门窗、地板甚至暖气都保留了原有的风格。

此外,展览还将北大红楼内旧址纳入参观流线,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做到北大红楼内59个展室“一室一专题、一室一方案”,使各展室皆有驻足点和亮点。

在展览第二部分“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第一单元“新文化运动发端”展厅内,一面墙壁摆满了不同期次的《新青年》杂志。据讲解员介绍,展柜中包含李大钊所著文章《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两本杂志均为原件;在房间一角的交互触摸屏上,游客可在触摸选择后阅览《敬告青年》《狂人日记》等《新青年》共九卷中的经典文章。

一幢红楼,百年沧桑。红楼精神,常为常新。这幢古老建筑见证了一个民族的伟大觉醒,也将带领我们赓续红色血脉,在建党百年之际,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伟业开启新的篇章。

编辑:彭丹

图片:新华社记者 谢晗/摄

责任编辑:江胜信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北京日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