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陈兴杰,媒体人

最近最大的新闻除了河南暴雨成灾,大概就是取消社会抚养费。

7月20日,一纸《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社会抚养费及相关生育处罚清理废止。

《决定》还指出,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这基本等同于宣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质取消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极好的事情。但舆论反响稍显平淡。

我在微博刷这一则新闻评论,发现年纪大一点人(看主页就知道是70后或80后)颇为雀跃感慨;年轻人很少关注,他们沉浸在娱乐圈的吃瓜氛围里。

年轻人确实不关注生育政策,哪怕他们即将面临结婚生孩子的大事。

很多人认为,国家放开二胎三胎、废除计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的生活已经够糟,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还生什么生?

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年轻人却对未来前所未有地悲观。

很多人恐婚恐育,不敢多生的理由是:怕孩子将来日子变差。隐含意思是:父母若只生一个,就能将所有资源倾注在一人身上,他的生活就会更好。

果真如此吗?这种简单的期盼恐怕并不容易如意。

1

教育:独生子女有优势吗?

影响一个人成才的因素非常多样。天生禀赋至关重要,教育也起很大作用。

但很多人对教育的理解失之偏颇——他们把学校考试和校外辅导视为教育的唯一,却对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氛围感染不甚重视。他们对生活充满焦虑,汲汲于赚钱,用花钱解决培养孩子的问题。

他们在口头上绝不会承认,但他们的行动却表明了这点——买学区房,给孩子报培训班,在孩子身上的投资非常巨大。

在我看来,这根本谈不上投资,而是消费。用巨大花销来抚平自己担心孩子竞争失败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多位这样的父母聊过,一个通常的话题是:以你们的收入水平,怎么生不起二胎呢?别买这么贵的学区房,那些昂贵的课程少报几门,养孩子的钱就出来了。

毫无例外的是,他们拒绝这样的意见,不愿削减投资。说到底还是迷信课程教育,不相信天赋的力量。

焦虑悲观的父母们不会意识到,融洽的家庭氛围是最好的课堂。孩子不仅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知识,健全人格,还能从小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和社会压力相比,多子女家庭的压力适度可控,孩子要处理的事情更多。相比于这些,所谓父母教育资源倾斜带来的好处,太单薄了。

有人就问过我,为何经常鼓吹二胎并且还身体力行,还嫌“韭菜”不够多?我的回答是,除了有爱孩子想丰富人生体验的私心,我还想给“老大”多个至亲,我会教他们相亲相爱,学习玩耍,长大后守望相助。

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身体力行的教育。反观一些父母说“老大不想要弟弟妹妹”,难道不恰好证明自己教育失败吗?

2

就业:独生子女选择少

一般人观念里,独生子女多受父母宠爱,较少需要谦让和自我限制,个性张扬。

独生子女的个性常被认为更适宜在新时代成功。这种成功链条有道理吗?我不知道。但是,独生子女就业选择上面临的限制,却是真实存在的。

2021年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了“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其中有一项指标,在职业选择上,看起来最有个性的“Z世纪”(指95后一代人)受父母的影响最大,达到了35%;而70后和80后一代人,受父母影响则小得多。

这个模糊的描述包含了大量真实:70后和80后一代人,通常有兄弟姐妹,父母在“望子成龙”这件事,不会给某个孩子特别的压力。

父母的关注和选择多了,孩子的压力就小得多。无论就业还是迁徙,父母不那么固执己见,孩子的选择就宽松得多。

十多年前我北漂时,没有事先征求父母意见。在北京工作稳定,我才和父母打了个汇报电话。当时父母没有反对,甚至惊讶都谈不上——在他们的意识里,家里三个孩子,总会有人“远走高飞”。

我的人生历程如舟行江上,包括婚姻和定居异乡,父母都没任何反对。不是因为不爱孩子,而是“爱不过来”:我的姐弟离父母较近,生活各异,父母哪有精力“管”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我接触了一些“新北漂”,他们就少有前辈的从容。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好处是各种嘘寒问暖,处处帮助;坏处是父母的爱太沉重。

混得不如意了,则焦虑发愁;想要创业,倍感压力巨大。在外地太久,就想回乡照顾父母。无论择业、婚姻还是定居,当代年轻人能享受的选择自由,少了很多。

当代年轻人很多没有兄弟姐妹,他们对家庭成员的合作一无所知。在他们眼中,家庭成员尤其兄弟姐妹,总是争斗不休。然而现实生活的多数,兄弟姐妹(尤其成年的兄弟姐妹)的帮衬互助才是常态。

合作多则选择多,心理上常得慰藉,人生道路不至于太艰难。这样简单的常识,现在还需重讲,只能说计生政策造成的文化损失实在太多。

3

养老:独生子女压力巨大

老龄化是中国人口的大趋势,养老自然成了年轻人都面临的大问题。随着国家养老金难以维继,养老压力回到家庭和个人身上,势难避免。

养老不只是花钱,老人需要看病手术,看护照料,这些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人力投入都不会减少。儿女,永远是养老问题的第一责任人。生育几个孩子,关系到将来给孩子带来多大负担。

两个独生子女结婚(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将要面临抚养8个老人的困窘局面。很多年轻人清楚地感受到这种压力,但他们选择回避这个问题,还是毅然决定:只生一个孩子。

全然不顾自己的孩子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事实上只要孩子有兄弟姐妹,这种压力就大大减轻。

在孩子将来的养老困境上,为什么很多年轻父母选择回避呢?不妨听听他们的理由:

他们会自己储蓄养老。愿望固然美好,现实往往残酷。不说通胀侵蚀,只说日常消费,独生子女家长通常在孩子身上倾注大量资源(因此他们常说养不起),花费一点不少。少养孩子少花钱?这话恐怕他们都不相信。

将来选择住养老院。这无疑又低估了现实残酷性。养老院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鸟语花香,友好融洽,其生活质量通常远不能和家庭社区相比。单单一项价格,就足够劝退很多人。

年轻父母们回避养老问题,不想多生,原因通常很简单:他们希望当下过得舒服一些。至于长远的隐患,未来孩子面临的现实困境,他们则抱着侥幸心理:也许到那时候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可是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大部分困难局面在他们这一代人还未老去时,就会全面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