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怡良向道光皇帝奏报,他本人按照皇上的吩咐,撤防师船。但在师船归营途中,“猝被英夷在洋轰击,夺去米艇兵丁”。(《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18,第605页)

道光皇帝这下又惊了,英国人不都表现的很乖吗?怎么还干这种事?

就在这惊疑不定间,道光皇帝于1840年12月25日,收到了琦善到了广州后于12月7日写就关于广东谈判的奏折,也就是关于谈判条件的。

如果没有怡良的奏折,这事没准就叫琦善糊弄过去了。但有了奏折,就不一样了。在道光皇帝看来,英国人所谓的俯首帖耳,全是骗局,不管怎样,都要先揍了再说。

道光皇帝也就愤然回复:“著琦善详加体察。密行侦探。一面与该夷目善议戢兵。一面整饬营伍。遴选将弁。枪炮务须得力。船只必堪驶驾。妥为布置。毋少疏虞。如该夷实系恭顺。退还定海之外。别无非礼之请。自可仍遵前旨查办。傥敢肆鸱张。始终桀骜。有必须剿办之势。”

这个诏书一发,琦善整个头都疼了,皇上啊,您咋还不好糊弄了?

深知英军目前实力和野心的琦善,也就在头疼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顶牛。无论如何,得把皇上这顿战火给灭了。

说英国人能打?这显然不行,道光的脾气,是个典型的顺毛驴,要给他说英国人强悍,他没准来了脾气,御驾亲征都有可能!

于是琦善不厌其烦解释,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我军困难大,广东这边的军备,真是严重不足,有作战经验的老兵也太少。新修的炮台,作战能力极差,建筑质量也有严重问题。捎带骂了下林则徐,这林则徐之前修的铁链,全都是劣质产品,大船一来全给碾断,根本就不禁用。反正林则徐身上的锅不少,也不差这一口。

值得钦佩的是,虽说是和稀泥,但琦善这稀泥,活的极有技术含量,还生动描述了英军的作战场面:“该夷进攻之始,止用中小兵船数只,排列多炮,鱼贯而入,连环施放,力量极猛,击中石墙,即致碎裂飞散。我军势不得不竭力回击,而该夷无论受伤与否,一面暂先却退,一面易船复进,旋击旋退,旋去旋来,循环数次,其船可易而炮台不能易,其炮位则各船皆有,而我军止有台内安设之炮,不但无可更换,亦断不及更换。”

人家火力强速度快来去自如,我军火力弱速度慢,基本没法打。

捎带又把林则徐一顿狠踩:“他如火枪火箭火罐火球之类,亦皆远且准,而为我师之所不及。且兵船非货船之比,吃水本浅,其小兵船火轮船,更不过数尺之水,即足以资浮送,行捷如飞,路径循熟,随处窜越。前督臣林则徐备有灌注桐油之草船,以备火攻……夷船未被烧毁,火船已成灰烬……”

就英军这战备水平,林则徐还想着用草船去烧英国船?三国演义看多了?没烧着人家自己就要烧成灰。

琦善的这番奏折,后世好些历史学者,无不义愤填膺痛批,说这人卑鄙无耻下流,夸大英军实力,散布投降论调。可是如果仔细对照看,他对于英国作战方式和双方水平的描述,每一条都是事实。

不管有多少争议,琦善,总归是个认真的人。

可道光皇帝最受不了的,就是大臣太认真:你是个钦差大臣,这话是该你说的吗?把敌人说的这么强大,我军说的如此不堪,琦善你够了!

看过琦善的奏折,道光皇帝就是这样怒火中烧,1841年1月6日,怒不可遏的道光皇帝,给琦善下了一道毫无商量余地的严旨:“逆夷要求过甚。情形桀骜。既非情理可谕。即当大申挞伐。所请厦门福州两处通商。及给还烟价银两。均不准行。逆夷再或投递字帖。亦不准收受。并不准遣人再向该夷理谕。” 

注意,在这道严旨中,道光帝又开始强调“逆夷再投递字帖,亦不准收受,并不准遣人再向该夷理谕”了。

这就是要终止谈判,继续开战!

无论英国人包藏着多少野心,无论琦善做出了多少不该有的让步,但看看谈判的走向就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突然终止谈判开战,这不是爱国,这是愚蠢。

可一意孤行的道光帝,坚决要把愚蠢进行到底了:他降旨令湖南、四川、贵州各督抚挑选兵丁随时准备着等待调遣,他说,“夷情益形桀骜,且所愿甚奢,其势不得不大加征剿”,称“傥有夷船驶近口岸。即开放枪炮痛加剿洗。其自粤回浙夷船及留屯定海逆夷一有可乘之隙不必俟广东知会。即行相机剿办固须计出万全尤当一鼓作气”。且再次强调“逆夷在粤情形既多桀骜,如在浙投递夷书著即行拒绝”。

就连已经被革职的林则徐也沾了光,命令林则徐协助琦善“妥为办理”。也就是既然要打仗,林则徐就要出力。

为啥这次这么有信心,说到底,还是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到此时人品大爆发,道光皇帝觉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朝廷现在国库空虚,再经不起折腾,也不能在英夷面前丢份子,这仗,无论花费多少银子都要打一打,教训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虎不发威,你还真当成病猫了?哼!

接下来的日子里,道光一次次给琦善下令,声称“惟有大加惩创,方可以褫夷魄而绝后患”,要他“厚集兵力,用张天讨”。大谈什么湖南四川贵州各兵一旦抵粤,便可分布要隘,“乘机痛剿,不留余孽”。又说“至淡水食物,必应断绝,该夷无可接济,不能久持,自己不战而溃”。

这样,战火又再次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