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国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随之关于填报志愿、择业、内卷、教育等话题再度成为热门。

今天铺子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部记录片,摘得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上海电影节黑马新片,豆瓣8.6分,向我们展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记录了德国施塔特阿伦多夫市一位老师与来自不同国家学生的校园故事。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晨,天蒙蒙亮。

孩子们在车站排好队,挨个挤上公交。

拖着步子晃进教室,懒散地卸下书包,开启元(死)气满(沉)满(沉)的一天。

“Ilkur刚才说话了,我们再练一遍。”

大家走出教室,又重新走进教室,这遍好点。

这老师,有点龟毛。

“你们还困吗?谁还没睡醒?”

大家纷纷举起手来。

“好吧,那所有人再眯一会儿。”

慕了,自己上学那会儿是不是困了就得到黑板上站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挺有个性的倔老头,就是片名中的巴赫曼先生,一位65岁、即将退休的老师。

巴赫曼先生的班上有他的规矩,没睡饱就再睡一会儿,但上课就得有纪律、有精气神。

随着三个半小时之久的影片缓缓展开,你会解锁这老头更多的“规矩”:

1. 可以争论,但你得有理有据。

在一次就两性关系展开的班级讨论中,

男孩Hasan直男发言:“当你有了妻子,问题就随之而来。”

女孩Stefi当即回怼:“当你有了丈夫,问题就随之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班哄笑。少年们就性别问题开启了激烈的辩论。

巴赫曼不表明谁对谁错,只是继续引导、不断深挖。

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多元的观点进行碰撞。

孩子们得以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进而引发深入的思考与反思。

由此议题顺其自然地发散到青少年性教育话题。

巴赫曼大方谈及自己的初夜,并引用科学研究,让少年们自己权衡过早经历性生活的利弊。

不过多干涉学生们的生活与选择,这位妙人只将蕴藏生活哲理的锦囊悄悄预埋在他们人生的各个节点,潜移默化地替他们指引方向。

2. 可以拒绝,但你先要学会尊重。

德语吃力的Ferhan当众展示自己编写的故事,底下同学却趴倒一片,小动作不断。

巴赫曼以天然的幽默方式提醒了那些不屑倾听的同学,

继而充分肯定了Ferhan的展示,并邀请自恃优秀的Ayman帮助她一起纠正语法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yman连忙摇头。

这种下意识的拒绝没有恶意,但往往最伤人。

巴赫曼这次是跟他杠上了,秉持着上一条凡事都讲求个“有理有据”的原则,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

Ayman在巴赫曼唐僧般无休止的追问下,吞吞吐吐憋出了一个可以让Ferhan好受并接受的理由。

没有严厉的斥责,没有按头的道歉,但对于Ayman来说,“尊重”二字大概已经刻烟吸肺了。

很多时候,多问问“为什么”,也许你会发现有些下意识的回避只是不加思索的偏见。

3. 可以成绩不理想,但要探寻自我的意义。

在巴赫曼的班里,聚集着来自不同国家、浸染不同文化、信仰不同宗教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或因语言不通、或因二代移民身份,有这样那样的学习困扰和自卑情绪。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学校所在的城市,施塔特阿伦多夫——

上世纪60年代,亟需发展工业振兴国力的德国劳动力短缺,政府决定实施外来劳工计划,从土耳其等国大量引进劳动力,施塔特阿伦多夫这座工业小城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会说土耳其语就可以生存下来”的地方。

而这些外籍移民的后代,很多都由于语言文化上的水土不服,而在基础教育阶段无法取得理想成绩,稀里糊涂被迫走入了职业学校,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继续成为构成德国底层劳动阶级的“中坚力量”。

职业不分贵贱,但在巴赫曼看来,眼前这群懵懵懂懂、语言不通的孩子,同样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他不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只耐心地引导学生们超越自己,给足提升的空间,只要再点点脚,便能有更多选择。

为了给予学生们充足的安全感,巴赫曼总是唠家常般试图了解每个孩子的琐碎日常。

聊聊他们的家庭,聊聊他们的家乡,建立情感连结,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关心着、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此外,他也总能捕捉到每个孩子微小的优点。

或是一副还不错的嗓音,或是一个感染人的笑容,或是一句机智的回答。

当说起校长在审视学生时,Cengiz形容他“眼睛里长着摄像头”,巴赫曼听了这个比喻后不住点头;

当讨论两性关系时,Jamie一句老成的“梦中男人或梦中女人或是任何之类的,它们最终都会变的”,让巴赫曼感叹:“我们这儿坐着几位哲学家嘛!”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闪光点。

在他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关注,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自我认同。

赢得竞争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成为自己。

4. 可以课上放松,但你先要听我唱首歌。

巴赫曼的课堂是一场综合了德语、文学、历史、音乐等等多元的教学:

他先是将歌词所描述的故事娓娓展开,再是引导性地带学生们分析其所蕴含的情感与深意,话音刚落转手就扫起手边的吉他,带着少年们高歌一曲。

在我们看来如此生动奇妙的一课,对于巴赫曼班上的孩子来说,只是“平平无奇”的日常。

为此班里还组建了一支“流动”乐队,今天你打鼓,下次我弹琴。

四季流转,弹唱贯穿始终,时而悠扬时而豪放。

整支band的演奏也越来越流畅,配合越来越默契,从最初的有气无力,到开始起范儿了。

借着音乐,巴赫曼或是又发现了天赋异禀的摇滚巨星;

或是唱出一段一双少年的凄美爱情,引发了一场新的辩论:

班里不少人谈gay色变,听到这样的故事直捂耳朵,大呼恶心,更夸张的还要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延续一贯作风,巴赫曼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到底是什么让你觉得恶心?还是“你害怕别人与你不同”?

对方反复强调这不正常,却答不上为什么,慢慢便会对这种固有观念产生怀疑,不由得重新审视、尝试思考。

“至少他们是相爱的。”

女孩Rabia话不多,却总能一语中的,她对于LGBT群体的总结温柔而有分量,又让巴赫曼毫不吝惜地吹起“彩虹屁”:

“Rabia你经常道出重点。”

在这个班上,音乐能让少年们凝聚,也启发着他们独立思考。

除了育人,在教书方面巴赫曼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教室里的任意物品都是教学道具。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

一张桌子、一把吉他就是一段带点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文学:

用这段故事将所学单词串联起来;

再抛出一个悬念,让学生自由发挥续结尾;

脑洞大开,模仿各种乐器说话的语气:

还不忘cue大家用各自的语言说“我爱你”。

磨练了听力、提升了口语、发散了思维,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书育人。

再来看看巴赫曼先生的教学成果。

先看成绩。

其他班的老师聊八卦般说起自己班的学生:一个都没考过。

巴赫曼班上却有八位同学拿到了A等级。

再看成长。

从前有些利己主义的Jamie,开始留意周围同学的情绪变化,展露出细腻的一面;

从前时常被巴赫曼问及家常趣事的Hasan,反过来关心起巴赫曼的家庭故事;

从前一言不发的Rabia,逐渐参与进课堂,再到如今金句频出;以前的同学会嘲笑她的发言,所以她不敢开口,而现在不会;

Ferhan和从前一样,还是喜欢独处,可独处不再意味被排斥……

作为一名年逾六旬的老教师,巴赫曼先生的教学方式是严慈相济的,面对搞事情的调皮学生不失威慑,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始终有温柔的力量流淌其中。

他致力于关注学生的感受,也能用最平和的语气去探讨一些敏感话题,只引导思考,从不灌输情绪。即使是说起自己家族的波兰姓氏被纳粹剥夺的往事,也带着云淡风轻的态度。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同样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教育,只将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与结果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引发关于“什么是教育”的深思。

影片的末尾,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天。大家围坐一圈,听巴赫曼慷慨激昂的毕业寄语:

“这些成绩只是暂时的,

它不是真正的你们,

分数无法代表你们,

它只是一瞬间的影像,

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

或许此刻的他们还无法理解,当下只想飞出教室彻底解放。但那些成绩以外的附加,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送别了最后一届学生的巴赫曼先生即将迎来退休生活。

教室又恢复了影片开头空荡荡的模样,

而这一次走出教室的,是柔软坚韧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