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追国产剧的体验类似于开盲盒。

抽中“隐藏款”的概率不到1%,九成以上的概率都是抽了个寂寞。

就,比如这部新剧《你好,火焰蓝》

本剧主打消防+医疗题材,本该是双倍的快乐,结果变成了双倍的糟心。

剧中的专业细节谈不上错漏百出,但剧情走向和我想象中的职业剧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我的心情,全程都在“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和“达咩”之间疯狂切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从一开始,本剧便破坏了我作为观众的沉浸感,真就四个字:

开 幕 雷 击。

单看这场景,道具组真的知道剧组在拍职业剧,而不是什么科幻剧吗?

日常生活中,谁见过一尘不染、金光闪闪的医院?

还有这未来科幻风的光效,总觉得拐角不窜个机械姬出来,都对不起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械姬》

再看具体桥段。

第一集,霍言(龚俊饰)用胰岛素救下了即将临盆的被困孕妇,但孕妇因为受到惊吓,情况危急。

此时,晏蓝(张慧雯饰)及时赶到,安排人手准备就地接生。

伴随着一阵“深呼吸,抓紧我!”、“三二一,吸气!”的喊声,镜头一转,晏蓝抱起襁褓里的小婴儿。

从羊水破了再到孩子出生,这段前后加起来,居然不到50秒…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人和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现实中也许有真人真事。

ok,深吸一口气,忍了。

再往下看。

解救过程中消防队撬坏了出租车的后备箱,事后遭到了司机的投诉,要求他们赔偿损失。

副站长罗杰(庞涵辰饰)的第一反应是:我有钱,我来赔。

出于严谨,我特地研究了一下,我国《民法典》中存在“紧急避险”条款,而当类似事件发生时,曾有律师对此做出过解释:

“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为了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保护较大的权益而损害较小的权益的行为属于法律上的紧急避险,只要紧急避险在合理的范围内,便无需对被损害较小权益的第三方承担责任。”

换句话说,可以赔,但没必要。

作为老追番(剧)人,我一向遵守“三集定律”——不管第一印象如何,先撑个三集再做决定,追还是弃。

so,我决定再坚持两集。

好家伙,更无语的来了。

集训时,新队员江桐与王大印突然发生争执。

江桐在试飞无人机,王大印却冷嘲热讽,表示这玩意儿怎么比得上他的实战经验,大学生捣鼓这些玩具,属于玩物丧志。

据我所知,相关技术最早于2016年就已经投入测试,2017年更是规模化地运用到实战。

作为一线人员,王大印咋还表现出一副没见过世面、十分抗拒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ine,这波权当编剧在强调新老队员不同理念的碰撞,勉强能理解。

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又又又给我整迷惑了。

两人再度发生争执,江桐一气之下爬上转盘,结果体力不支当场晕倒,被王大印抱走了。

公开怼上级、因个人情绪耽误集训,意气用事导致险些受伤,这就是一名合格消防员的素质?

再加上江桐又是女消防员,很难不怀疑编剧在有意强调“女人就是任性”、“女人不适合当消防员”的性别刻板印象。

看到这,我的拳头微微一硬

类似的问题,后续剧情里也有。

野外拉练时,晏蓝和霍言为如何处置一名受伤的养蜂人,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如果先把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方撑不了太久,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执意动手术,随时会遭遇暴雨,被困山中。

最后,霍言不顾上级指示,决定帮晏蓝做完手术,接着二人便踏上了归途。

你猜,这时候罗杰在干嘛?

他正忙着用无人机看直播,围观主角俩是如何秀恩爱,并强行破坏了暧昧的氛围。

就这?

正常来讲,难道不该赶紧指引队员归队,避免遭遇极端天气?

个人情感与队员的身家性命,孰轻孰重?

啧,动不动就醋精附身的罗杰是怎么坐到副站长这个位置?值得怀疑。

看到这,大家其实应该心里有数了,这又是部批皮偶像剧罢了。

甜宠逻辑,早就刻进它的DNA里——

医生会在上班时间发花痴;为了救暗恋对象和争风吃醋,消防员对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为了“英雄救美”的高甜段落,女主既可以毫无缘由地晕倒、绊倒、平地摔,也可以无视组织纪律,擅自离队。

是,剧中的知识点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盖章认可,乃至表扬。

但这不能代表剧情逻辑的合理性,就好比数学公式谁都会背,但不代表会解题。

这种操作反而会劝退一批奔着“职业剧”而来的观众,甚至对消防员的专业素养连带产生怀疑。

02.

如果是古偶仙侠剧拍不好,还能挽个尊,反正国产剧一家独大,爱看不看。

但消防救援,不算特别冷门的题材。

远的,有港剧《烈火雄心》,美剧《紧急呼救》《芝加哥烈焰》系列。

近的,还有台剧《火神的眼泪》

毫不夸张地说,先看《你好,火焰蓝》,再看《火神的眼泪》属实有种神清气爽、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比起《你好,火焰蓝》中构建的背景悬浮、不存在苦难与血泪的真空环境,《火神的眼泪》对消防员的生存困境做出了系统性的解构

剧集开场,便展示出形形色色的外部矛盾。

首先,是民众的质疑和迁怒。

位于市中心的居民楼突发火灾,现场浓烟滚滚,被困人员也情况不明,情况凶险。

为了延缓火势的蔓延,消防员们出动了高压水枪,开始对室外喷水。

看到这,围观群众开始指指点点,“对着空气喷水干什么!到底会不会啊!”

性格火爆的林义阳(刘冠廷饰)忍不住回怼,让他们别不懂装懂。

说起来,消防员的工作不被外界理解,俨然是种常态。

送伤员去医院,会遇上怼人比说rap还溜的家属;

实在是人手不足,才把捕蜂捉蛇的任务转给农业局,却被人骂成是爱踢皮球的“米虫”。

就算被骂,也只能强撑笑脸,当做无事发生;

明明按时到达,还是一言不合就被人投诉,说态度不佳、动作太慢。

事后,林义阳情绪上头想辩护几句都不行,结果不光被按头道歉,还被罚抄《金刚经》。

救火是累,但遇上这些“刁民”,才是真的心累。

其次,是死板的规章制度。

某次,消防队接到一起火警,有人怀疑楼内失火。

当时的情况是屋主失联,屋内又隐约传来焦味,再加上屋主还有前科,如果再不破门,事态堪忧。

邱汉成一咬牙,破。

进屋之后,众人傻眼了,红彤彤的“火光”居然是圣诞灯。

不出所料,屋主向消防局提出索赔。

由于当时并不存在实质性救援,因此“紧急避险”条例也不成立。

经过调解,邱汉成必须自行承担8万元的赔偿。

结果一出,所有人都替他打抱不平,明明他在为群众的财产考虑,凭什么要当冤大头?

既然不敢违规,那保守一点,凡事只按流程走呢?

答案是,下场可能更惨。

当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时,汉成选择了更稳妥的做法——等,等报案人到达现场,签字确认再破门。

万万没想到,门后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诘难。

人们纷纷指责汉成的不负责任,说他草菅人命。

他们看似群情激奋,但没人会设身处地替他着想,考虑他的难处。

违规,要赔钱,遵守规定,又要被喷。

区区消防员,说到底也是打工人,要他们承担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责任,本身就不公平。

很显然,同样涉及救援索赔,《火神》的情境设置更加巧妙,它触碰到了“程序正义VS道德”这一难题,让观众自发去思考制度的漏洞,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甩出一句,“大不了我来赔”。

“我们不想变成好莱坞式的打火英雄片,想要真实呈现台湾消防员身心的辛劳与脆弱面。”

正如导演蔡银娟所说,本剧完全与英雄叙事背道而驰。

它讲究从细节出发,真实还原消防员的日常,就连看似不宜宣扬的“家丑”,剧里也毫不避讳。

比如,普遍性的过劳。

无论碰到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台湾民众都会第一时间打119。

救火、急救、安检,再加上消防宣传和消防检查这些本职工作,消防员的工作量超乎想象。

等忙完救火,还得熬夜爆肝再把现场的无线电和笔录逐字打成文字稿。

说好的做二休一,也没法好好休息。(作为参考,香港是做一休二,美国部分州是做一休三)

新队员们趁着年轻还能苦中作乐一番,有的老油条倒是想得很开,干这行的迟早都会跟他一样,把身体累垮。

再比如,与工作压力不成正比的待遇。

无线电坏了,只能凑合着用;消防服人手一套,破了也没得换;有人莫名其妙惹了官司,没钱请律师不说,还要扣奖金。

每天的排班之密集,说是压榨也不为过。

总之,就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缺人难办,缺钱还不简单?向上级打报告呗。

问题在于,剧里的领导都挺难缠,只要提到钱,对方的态度一律就是别问,问就是没钱。

有的领导不光抠门,还不讲武德。

明明有钱,但人家偏要“诶,就是玩儿”,明摆着搞人心态。

为了讨无线电的经费,白局长先是据理力争,又是一通卖惨,就差没当面磕个响头,但对面的领导愣是把官僚主义的傲慢发挥到了极致:

“你买一堆无线电,民众会觉得你有在做事?”

在他看来,再多的实绩都比不过政治作秀。

层层压力传导之下,基层人员陷入了人手不足、装备落后、工作量超负荷,人人有苦难言的境地。

距离压垮他们,只差最后一根稻草——不可控的权力。

娱乐世界的消防安检中多次不合格,消防设施也不过关,义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找上门,要求限期整改。

对方嘴上说着要改,马上改。

但为了省下高达百万的整改费用,对方私下里找来议员向消防局施压,逼他们撤单。

消防局顶不住压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眼,让对方蒙混过关。

上层摘果,基层背锅。

面对权力的勾结,消防员的牺牲则成了某种必然。

深夜,娱乐世界突然燃起大火,火势一发不可控制。

为了扑灭这场火灾,多名消防员不幸遇难,包括义阳。

在无线电失灵的情况下,他独自深入火场,最后为了救人,葬身火海。

戏谑的是,那张被撤的罚单,现在成了林义阳玩忽职守的“罪证”。

当初那句“如果没死几个消防员,大家永远都不重视我们的命”一语成谶。

义阳之死触动了整个行业,牺牲者的家属和同僚们组织了游行抗议,他们联合起来发出了最沉重的叩问:

为什么消防员忙着救人救火,“消防制度”这张防护网却破洞百出,没能给予应有的安全感?

为什么消防员一再的牺牲都没能换来消防制度的改革?

至此,创作者终于不再掩饰锋芒,而是蓄力一击,表达对体制的诘问与控诉。

那些白底黑字的标牌、口罩下愤怒的面孔,给人的感觉就像针扎进肉里,隐隐刺痛。

03.

我很少会用“温柔”形容一部现实主义剧,因为“批判”与“温情”不可兼得,但台剧是个例外。

《我们与恶的距离》深入探讨了新闻伦理、网络暴力、废死等严肃议题,最终目的是缓解人们心中的悲痛,愈合随机杀人事件留下的创口;

《想见你》关照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它想表达的是哪怕身为被孤立的“异类”,也能得到救赎;

《俗女养成记》以偏温暖治愈的笔触,书写了现代女性的成长困境,充满生活气息的台南小院,成了世俗意义中“败犬”的美好归宿;

同样的,《火神的眼泪》披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体制的不公、官僚体系的无能、程序正义与道德的拉扯、消防员的过劳与安全问题等等。

另一方面,它仍对“人性”、“善意”抱以热忱,试图以质朴、诚恳的态度去接纳人们的怨气与悲伤。

它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正是源于保留了“人情味”和“心理疗愈”这两大传统艺能。

举个例子。

剧里有个经常不省人事、睡在路边的醉鬼,每次接到热心群众的求救电话,林义阳都恨不得翻白眼。

就连给对方处理伤口,他的语气也恶狠狠的,“痛死你算了”。

在他看来,把醉鬼送去医院简直浪费公共资源,不如让他们躺着算了。

某天,林义阳在出勤途中接到了求助电话,他离事发地点很近,只有几分钟的车程。

但按照规定,他必须先送醉鬼。

等到他忙完,那个原本能及时送医的人已经不幸去世。

积怒已久的林义阳当场暴走,他把醉鬼拽下救护车,然后掏出针管扎了他一针,青筋毕露地吼道,“我每天载你们这些喝醉的,真正可以救命的却救不到!”

但,剧情没有到此为止。

后来林义阳从医生口中得知,对方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这才借酒消愁,逃避现实。

听到这,他心中那股怨气顿时消散了。

一想到对方是个苦命人,他实在很难再口出恶言。

同理心,战胜了愤怒。

透过消防员的视角,剧情不仅捕捉到了令那些失意之人短暂显影的时刻,也让陌生人之间的共情成为可能。

为了实现阿婆的临终愿望,子伶和义阳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决定绕路带着阿婆去海边看风景。

回头再看剧名,顿时觉得妙不可言。

消防员虽被冠以“火神”之名,可荣耀的背后不过是一具具肉体凡胎。

“眼泪”取自“观音垂泪”,它指的不仅是自怜,更是悲悯。

火场之外,他们无数次目睹这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有人以爱之名将孩子逼上绝路,最后却以器官捐献的方式延续子女的生命;有人承受不住世人眼光的催折与失去爱人的悲痛,黯然离世,也有人在火场中重获新生,愿以余生来助力消防事业。

这些游离在主线之外的小插曲,无疑为本剧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底色。

在我看来,本剧的剧本胜在扎实,可惜剧情编排和主题表达方面比不上《与恶》《想见你》这些9分档台剧。

比如,几位主角的剧情线收束有点突兀,导致收尾略显仓促,配角的形象塑造也不够鲜明。

当然咯,以上评价都建立在一套高标准之上,别忘了《火神》的出品方是台湾公视。

说到这,又忍不住叹气。

咱们对学霸的要求肯定是精益求精,至于某些学渣嘛…还是先考虑怎么争取考个及格分吧。

港真,观众对于职业剧的要求也不高,别糊弄,少谈点恋爱,多来点正经的职场戏份,比什么都强。

-END-

互动话题

你怎么看这部剧?

投稿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不白拿,有稿费。对脾气我们就将约稿进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聪明才智,看几篇我们的推送,心里指定有数。

实习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会写,能写,热爱写写写。

2.满足第一点万事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