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可谓是千载难逢。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亲眼目睹国务院发文为襄阳保驾护航!明确层次!湖北唯一!中央给你拍了板,今后想不发展都难了……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马旭明指出,要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要强化迎难而上的担当,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能级;要保持争创一流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布,当中写道:“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洛阳、襄阳、阜阳、赣州、衡阳、大同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透过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央明确了对武汉、襄阳的态度,给湖北的意见就是着力支持这两个城市的建设。结合名单排序来看,国务院将襄阳提升到仅次于省会的层次,是湖北除武汉外的全省第二高地,也是代表湖北参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第二极,整个中部六省仅有襄阳等六个城市紧跟省会身后列为重点城市,层次较此前更加明确,彰显独一无二的特性。

作为湖北唯一一个入选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襄阳迅速接轨,7月23日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实施方案》。之所以说该《方案》与中央对接,是因为《方案》中包含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确定了襄阳城区中远期人口为300-500万的目标值,属于落实中央意见的具体举措。

就在中央意见下发当天,襄阳还收到一份来自国家教育部的喜报。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中,襄阳排在河南省会郑州后边,位居全国第14名,也是湖北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城市。

经了解,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将对襄阳建设中部地区综合性科教中心具有重要意义,试点还将为襄阳更加开放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扩充城市承载力和集聚力,以城市为基地,搭建产业与教育相融合的高端平台,有效补齐本市高校、科教短板。

近年来,襄阳一直在努力完善全国核心城市的功能,主要指标逐渐匹配层次地位,全力推进湖北文理学院创建一流大学,大力培育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技师学院等为骨干的中部区域性职教中心,引进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率先启动全国校地联合振兴事业,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首都资源在襄阳形成华北与中部融合发展的跨区典范工程,一大批产教融合项目的落地,大大提升了襄阳综合实力,非省会地市级产教龙头城市路线越来越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不久,还有一个国家部委将襄阳列入国家示范区。7月15日,国家科技部发函支持襄阳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这是最近几年获批的首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襄阳片区依托高新区运行。据悉,这是湖北省东西部三个城市组团申报批建的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另外两个城市是武汉、宜昌,示范区标准名称为湖北省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本月中旬,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与襄阳高新区共建园区、发展“飞地经济”。这是继深圳与襄阳“飞地经济”、湖北高校转移襄阳、北京与襄阳科教融合后第四个重大跨地工程,预计今后五年从这些地方(“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环渤海”)签约投资3000亿元以上。上半年襄阳市生产总值达到2377.58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500多亿,增速领动全国,在已公布的100多个城市经济数据中,排前30名。按此增率,今年突破5000亿关口的可能性达到90%,为稳居全国城市50强奠定坚实基础。综上,襄阳在国务院及省部的保驾护航下,定将不负众望,建设成特别有实力有吸引力的城市,取得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这些的成绩:(一)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元,冲刺8000亿,入围全国城市40强。(二)2025年强化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实力,提升能级,争取在新一轮中央《意见》里列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写入襄阳城市圈和汉江流域协作区(城市群)、中西部一体化(襄阳)实验区、承接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襄阳)先行区等。

(三)实现境外大学零突破,全市高等院校数量超过20家,建成一级口岸、国际机场、汉江水运通道,进入内陆自贸区第一方阵,扩大综合保税区,加速东津新区国家级标准建设,推动世界襄阳、岘山、汉江等文化所在地组成联盟,全面增强国际化城市色彩。

希望襄阳早日完成使命,成就更大梦想!希望襄阳早日完成使命,成就更大梦想!希望襄阳早日完成使命,成就更大梦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