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友晴天

皮克斯(Pixar) 出品的动画,已经成为动画界的金字招牌。

特别是在去年的《心灵奇旅》(Soul|2020) 之后,更加奠定了皮克斯业内标杆的地位。

但最近刚刚上映的《夏日友晴天》(Luca) ,却令不少影迷感到些许失望......

夏日友情天

- Luca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目前,《夏日友晴天》在豆瓣上仅7.3分,与《心灵奇旅》的8.8分有着云泥之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外观众倒是对这部影片相对宽容。

烂番茄新鲜度90%,爆米花指数8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MDb给出7.5分

MTC分数也不错,71分足以证明故事的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友晴天》在工业上依然保持着皮克斯的高水准,动画细节和想象力依然赏心悦目

但在叙事和主题上却有着「低龄化」的势头。

或许是为了迎合了低龄儿童的观赏需求,降低了门槛。

这大概也是成年观众觉得《夏日友晴天》无法和《心灵奇旅》、《寻梦环游记》(Coco|2017) 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率的结尾

先说缺点。

皮克斯的电影,大家都太熟悉它的优点。

其最大的优势并非在动画工业水平制作上,而是故事内核的精心包裹。

看上去天真无邪的故事里往往藏着极具哲理性的主题内核,看完后能让大部分观众有所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寻梦环游记》剧照

《寻梦环游记》 用可爱又浪漫的方式讨论了生死,将血脉亲情渲染到了极致,片尾处的共情力震出不少人的内伤;

《心灵奇旅》用一个灵魂互换的小噱头,给大众普及了「来世」与「当下」的关系,现在看来堪称打工人「躺平学」的经典教学案例。

皮克斯的电影,总是能通过爆棚的想象力将一些大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且让人信服。

那些哲学母题:生与死、爱与恨、梦想与欲望、存在与虚无,都被它巧妙又生动地娓娓道出。

宏观之下不失微观,从局部窥探出整体,洞察力与想象力齐头并进。

这是皮克斯电影的撒手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心灵奇旅》剧照

然而,《夏日友晴天》在想象力的发挥上,却少了惊喜

两位主角卢卡 和阿尔伯特 是居住在热那亚地区的海怪, 他们对人类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少年成长题材配上海边夏日冒险,这是美国影视人最喜欢的夏季限定搭配。

Luca的中文片名《夏日友晴 天》已经突出了主题之一: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形成了两男一女的三角友情,但并非男女爱情。

在阿尔伯特 的鼓动下,一直被家人约束的卢卡 终于去到了人类小镇 (热那亚地区) 闯荡 ,并结识了想要参加当地铁人三项比赛的小女孩朱莉亚。

朱莉亚 为了获得当地人的认同,卢卡 和阿尔伯特 为了得到梦想的摩托车,三人结盟参赛,一段关于友情与勇气的冒险故事由此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最有趣的设定即海怪男孩

卢卡 和阿尔伯特 离开海底就能化为人类, 但一旦碰到水就会原形毕露。

皮克斯这次没有大张旗鼓的构建的海底世界,对于卢卡 生活区域的描述只是浅尝即止。

只是给了他一个海底「牧鱼人」的身份,整个海怪的社会体系并非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影片高度复刻了意大利热那亚地区的人类生活风貌。

「五渔村」的彩色房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的特色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时代感强烈的摩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及同时期的电影海报等......

据说导演是按照自己的童年来构建故事,人类生活区才是他想表现的重点

但皮克斯的想象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故事的发展,一边是卢卡 的父母想要他重新回到海底,对人类持有怀疑和敌意;

一边是卢卡 想要融入人类的生活,看到海底以外更大的世界。

在逃避与融入的矛盾下,两男一女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改变。

当卢卡 为了自己的欲望,背叛阿尔伯特,指认他的海怪身份时,身份认同与少年成长的主题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遗憾的是,影片主题的闭合显得非常仓促,没有给人物弧光的转折提供更富余的时间,导致弧光转折、人物的顿悟时刻显得不够有说服力

我们没有感到少年在身份认同焦虑下的苦苦挣扎,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船到桥头。

小女孩朱莉亚 父亲的观念,以及小镇人民对于海怪的看法改变全都靠「神降时刻」来完成,这绝对是编剧偷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偏见总是根深蒂固的,全片仅有一位功能化明显的「坏人」。

那个对自己羊毛围巾非常在意的贵族公子哥,其余人对海怪从敌意到认同的态度转变,几乎一蹴而就。

大团圆的结尾太过草率,偏见的清除,对小众群体的认同,由此令人生疑,说服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数群体的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友晴天》的「出圈」还有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梗:

影片似乎有为LGBT发声的隐喻。

不少影迷更找出了它致敬《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部分场景。

两位男孩友谊关系的建立与转变、小女孩突然加入形成紧张的三角关系,更是让部分影迷深信两部影片的「牵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夏日友晴天》讨论的是更宏大的东西,并非单独为某个少数类群发声,而是希望让更多小众群体能够勇敢「走出去」

卢卡 和阿尔伯特 在人类眼中是一群在海底兴风作浪的妖兽。

而人类在卢卡 等海怪眼中,其实也是一群在路上生活的「杀手」 (驾驶着机器的捕鱼人) 。

双方的敌意与偏见被海水隔绝,但任意一方露出或者突破海面,就会滋生敌意和更多的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尔伯特 生活的孤岛更是这一隐喻的完美体现。

在残破的塔楼里,阿尔伯特 收集了众多人类的物件;

对于卢卡 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

卢卡 崇拜什么都知道的阿尔伯特,但其实阿尔伯特 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有部分曲解。

残破的塔楼有点隐喻「井底之蛙」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卢卡 通过书籍和人类科技物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后,他对阿尔伯特 的崇拜顿时消散,甚至有了被利用和控制的挫败感,两人的友谊因此受到考验。

卢卡 作为少数群体,最后能够「出圈」,并非单纯依赖友谊和勇气,而是他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了解更多,偏见才能更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误解他人与自我隔离,往往来自认识不够。

阿尔伯特 以及小镇的人类,还有卢卡 的父母各自的片面认知与刻板成见,都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焦虑与担忧。

其实,当他们真正走出那一步,去理解对方时,是可以求同存异、相互融入的

甚至在对方面前大胆展示自己的不同,都是一种认同与理解的有益行为。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东西在片尾的字幕中,出现在了一幅幅定格画中,而没有放到正片里,不知道皮克斯是如何考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有人说《夏日友晴天》是动画版《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大概更多是因为:

两部影片的取景地雷同,加上又是讲述两位少年的关系,所以才给了人误解

不过这也同时反映了:

现实社会里,少数群体依然不敢出圈,至今只能压抑自我的现状。

《夏日友晴天》其实就是一部标准的少年成长题材电影,它希望大家不畏惧自己的不同处,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而社会也应该有更多的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