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根据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再创新高,1992年,中国开始设立温室气体观测站,而今年的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将创造有仪器观测以来的新的历史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室效应持续下去将会为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020年国家气候变化经济学大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提到,按照人类现在生活方式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总量来看,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平均气温会上升4摄氏度以上,此时南北极90%以上大型冰川将融化超过50个岛屿国家的国土将彻底消失,全球范围内超过5亿人将失去生活场所

造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移活动,最终围绕生存资源势必会爆发世界范围内的冲突

而这一切,都是持续增多的温室气体在几十年后造成的恶果。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扩张的荒漠土地正在侵蚀植被,自然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正在减少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这时可能有人会想,如果减少沙漠的面积,甚至将世界上所有沙漠都变为森林能不能解决持续恶化的温室效应呢?

对此,科学家表示:沙漠和森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立面,而地球上所有沙漠变成森林造成的后果是人类无法承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漠与荒漠化

沙漠在地理学范畴内是指沙质荒漠化的土地,在这种地形单元里,泥土稀薄,地面植物稀少,被沙子覆盖,多形成沙丘或沙滩地貌。

作为一种风成地貌,沙漠的形成与风力作用密不可分。通过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风力使得沙化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沙漠景观

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1.62亿平方公里,占到了地球总面积的30.4%左右。沙漠面积在地球陆地总面积占比中达到20.8%,约为3369万平方公里,包含沙漠在内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总面积约为4800万平方公里,占到陆地面积的29.6%。最新的数据显示,这些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正在以6万平方公里/年的速度不断扩张

为了获取更多居住地,同时提升环境质量,如今人类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荒漠改造活动,对于沙漠的治理并不是要改变如今的生态系统,而是要遏制住荒漠化,降低荒漠化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

沙漠存在的意义

沙漠作为自然界中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物循环系统

这些沙漠中特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细菌等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维持了沙漠自身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对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森林。

以地球上最大的两个沙漠和丛林为例,撒哈拉沙漠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亚马逊雨林共生共存的

亚马逊雨林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总面积达到了932万平方公里,作为对比,我们中国的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逊平原。总面积为550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剧增,这些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保温气体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罪魁祸首。

亚马逊雨林作为“地球之肺”,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氧气补充到大气层中。科学数据表明,亚马逊雨林每年产生的氧气供给量可以达到地球氧气总量的22%左右,这为减缓全球气温升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实,以撒哈拉沙漠为首的大型沙漠也在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做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缺少植被,太阳辐射可以直达沙漠地表,在数百万年的演化中,在沙层中形成了大量的微生物和特殊真菌,这些细菌生物不依赖氧气而存活,为了适应沙漠环境,它们凭借着低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不仅如此,沙漠还在通过另一种方式养育着森林。

撒哈拉沙漠与亚马逊雨林

地球上植物的绝大部分生长活动都有磷元素的参与,磷元素可以增强植物对于养分的吸收,同时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撒哈拉沙漠地区一直是世界上磷含量最丰富的地方。资料显示,北非地区的磷含量占据了世界磷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各国的磷资源储量就占到了世界磷储量的7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洲亚马逊地区土壤的磷含量与撒哈拉沙漠地区是两个极端。因为处于热带,水流量丰富,亚马逊地区的土壤养分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土壤养分匮乏,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了植物体内。科学家经过评估后表示,亚马逊雨林每年受到降水冲刷和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会流失超过2万吨磷元素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卫星传回的数据显示,撒哈拉沙漠每年会以沙尘的形式向亚马逊丛林输送大量的磷资源

受到强力且持久的东北和东南信风的影响,大量的沙尘会在风力作用下向西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沙尘进入大西洋,剩余部分被信风带到南美洲大陆,最终被亚马逊雨林吸收。

总总量为1.8亿吨的沙漠沙尘中最终会有超过2800万吨抵达亚马逊丛林,在这些进入雨林的尘埃中磷元素占比约为0.08%,也就是说每年撒哈拉沙漠会向亚马逊雨林供给超过2.2万吨磷元素

而其它进入海洋的沙漠尘埃中也养育了大量的海洋生物,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将沙漠变成森林会怎样?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所有沙漠变成森林后地球上森林的总面积有多少。

沙漠面积占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总面积将近3400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在陆地面积中占比在31%左右,总面积约为4723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将地球上所有沙漠变成森林的话,陆地上的森林面积将达到8100万平方公里以上,总面积增加了1.7倍。作为对比,亚洲大陆总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公里,这些森林可以覆盖近两个亚洲大陆。

生态系统崩溃

在地球物质的循环作用下,沙漠也在影响着植被的生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沙漠和森林的存在使得地球形成了平衡的自然状态,也是地球温室效应产生过程中的参与者。

二者构成的天然温室效应使得地球保持了合适的自然温度,倘若温室效应失衡,势必会引起地球各地区的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增大,在最后使得地球回归冰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森林面积的剧增本身就是破坏地球气候和生态的过程,这些植被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也会增大对于氧气的消耗量

这些被大量储存在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不再进入大气,此时地球气温将持续上升,在到达森林无法承受的临界值后,森林将大面积消失,这些被储存在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将重回大气层,使得大气层厚度剧增,温室效应反转,地球开始持续降温,最终影响地球生物生存,造成生物大灭绝事件

森林的增加使得地球含氧量的提升成为必然,对于人体来说,大气中21%左右的氧气含量是最合适的。在森林面积大幅度扩大后,我们会吸入过量的氧气,这些高浓度的氧气使得我们人体的氧化反应更加强烈

专家表示,一个成年人一天在呼吸作用下需要的氧气总量为0.92千克,同时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为0.9千克。

过量的氧气在进入体内后,会加速有氧运动,人体新陈代谢和细胞运动会提速,这也意味着人体生理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人的寿命会自然缩短

对于其他生物来说也是如此,碳氧平衡状态被打破也会影响动物与植物的生长过程

碳氧平衡失衡

事实上,规模扩大了近1.7倍的森林很难再维持住碳氧平衡,尤其是在地球上失去了沙漠的情况下。要想维持住地球生态系统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状态,就必须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中绿植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体内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那些超过自身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会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伴随着森林绿植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始终保持平衡,在失衡时,自然界也会通过其它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方式来进行调节。

而沙漠都变成森林后,沙漠这一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态系统不复存在,森林将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大量氧气,大气中氧含量严重超标,地球将进入富氧状态

对此我们可以参照发生在约24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

30多亿年前,蓝细菌出现,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并转化了二氧化碳。“大氧化事件”发生时,氧气还是蓝细菌的产物,在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的同时疯狂地氧化海洋中的亚铁离子,这使得大气氧气含量严重超标,最终达到了40%左右的大气氧气浓度。这也直接导致了地球上的古生物大灭绝,只有15%左右的生物适应了高浓度的氧气存活了下来。

而这,也必然是沙漠全部变成森林后会出现的结果。

结语

科学家预测,所有沙漠都转化为森林后,地球的碳氧平衡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将彻底打破地球干湿平衡,由此引发热力环流系统瘫痪,最终会使地球温室效应加速恶化

由于大气中氧气含量过高,植被的光合作用也会受损,温室气体越来越少,地球温度将持续下降,直到来到冰点以下,最后这些由沙漠转化而来的森林也会消失,地球上的生物也会遭受一轮又一轮的劫难,恐难以承受此等代价。

由此可见,将所有沙漠变成森林听上去是对地球的绿化,实则是加速了地球自然系统的毁灭。地球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地球的大循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其幻想沙漠消失,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一些改善生态的实事,如今,中国正在引领世界沙漠化治理的潮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努力下,我们会有效遏制住温室效应的恶化,共同守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