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林,78 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在 1981 年改革开放初期去英国做访问学者。那个时候我们的钱很少,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 56 元,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1∶3(约数)换算,只有 20 美元不到。所以人家问我“你一个月拿多少钱”,我都不好意思说。当时我在剑桥大学担任学生会主席,中国驻英大使柯华来给我们做报告。报告中说到,在伦敦机场,机场的工作人员指着即将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说:“They’ll never get rich!”(他们永远也富不了)因为当时我们国内物质条件比较差,所以留学生回来的时候都带了许多东西,机场托运加随身携带的大包小包的,英国人看不起,说了那样的话。当时这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我最近又到国外去了一趟,感受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碰到外国朋友竖起拇指对我们说:“China,great!”所以我觉得这几十年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强,这是肯定的,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我讲讲自己接触和了解的老一辈党员科学家。他们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以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自己深受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956年,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当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科大)读书时,吴文俊先生教我们微积分基础课。吴先生当时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学部委员(院士)了。那个时候没有地铁,从中关村到玉泉路是很辛苦的,但从第一堂课到最后一堂课,吴先生从来没缺过课。他的课是自己编的讲义。当时没有计算机,讲义都是用钢板蜡纸刻写油印的。吴先生的讲义一般是年轻工作人员给他刻写,但是有一回发下来的讲义竟然是吴先生自己刻的,可能因为那一次是讲外微分,有很多特别的符号公式,他就自己亲自刻写。我们拿到这份讲义都很感动。

毕业以后,我是在微分方程专业,刚开始跟吴先生没有什么个人接触,但是后来吴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笔名叫顾今用,实际上就是古为今用的意思。当时一般人并不清楚。我有一天在走廊碰见吴先生时试探着问:“这个文章是您写的吧?”他神秘地笑了一下,举了一下拳头,说:“我要准备战斗!”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准备战斗”是什么意思,后来因为对数学史的共同兴趣,跟他接触多了,逐渐有所认识。他的“战斗”,实际上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的数学优良传统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体现出来,自主创新。他在 58 岁时开始转到机器证明的方向。大家想想看,58 岁,一般人的科研生涯恐怕是要画句号了,但是吴先生却在 58 岁这年开辟了新的数学方向,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邵逸夫奖等大奖。再有一个,我觉得他说的“准备战斗”是为弘扬中国古代的数学文化而战斗。从此,吴先生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直到 2000 年,他把自己拿到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 500 万元拿出 100 万元来成立了“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鼓励年轻人去研究古代沿着丝绸之路进行的数学与天文知识的传播。这是在 2000 年,不是现在,在那个时候提出来丝绸之路这个事情,说明了他的高瞻远瞩。所以吴先生心里面想的,一个是古为今用,在数学上自主创新;另一个是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数学文化。几十年来,我在他的亲自教导和感化下做了一些相关工作。

但是吴先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有的人说吴先生是不是把中国古代数学夸大了?我的感觉是没有,因为他同时指出西方欧几里得几何的传统也很重要。有一段时间,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淡化欧几里得几何,吴先生还亲自到教育部提出反对意见。同时,他指出数学的发展不光是西方的欧几里得,还有东方(包括印度、中国、阿拉伯)的解方程,不能把这个丢了。总而言之,我觉得吴先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是自主创新,创造自己的东西,他反复强调跟着别人走是不行的,是没有出路的;还有一个就是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数学文化,他在这一点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吴先生于 1951 年回国,就是奔着建设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来的。他对党忠心耿耿,到 1980 年他 61 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下面我讲讲华罗庚华老。我跟华老没有太多的个人接触。在科大,他给我们讲过一年的复变函数论,我也应该算他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亲耳聆听过“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金玉良言。我最近在整理他的档案,他的家属捐出来一些他的手稿、信件,我边整理、边学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知道,华老1950 年从美国回来,在回国途中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号召大家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封信直到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感染力。他抱着爱国之心回来,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呕心沥血,可以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950年华罗庚在回国的轮船上,二排左二为华罗庚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华老的入党申请长期没有得到批准,但他从没有放弃。华老是什么时候加入党组织的呢?1979 年,当时他已经 69 岁,距离他去世仅 6 年。所以我想这些老科学家,一个是他们那种无畏攻坚、自主创新的精神,一定要创造自己的东西,而且要创造第一流的工作。再一个就是他们身上洋溢着的爱国、爱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我看到他的很多手稿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下也没有动摇这种信念。

华先生、吴先生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以后,曾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们还是坚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为什么?这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对于我来说,他们是高山仰止!

我在整理华老手稿时看到他写的一首诗的手迹。诗的首尾四句是:“喜马拉雅雄鹰,呼伦贝尔骏马……一心为人民,慷慨掷此身!”一心为了人民,自己的生命可以不在乎,华老最后正是倒在科学的讲台上,以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所以我想,这种精神是共产党员科学家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楷模。现在的年轻人是很幸运的,但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我们的国家现在是一个科学大国,还不能说是一个科学强国,科学强国梦还要靠年轻人去实现!

本文摘编自《我心向党 科学报国:科学家精神在这里闪光》(岳爱国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7)一书,原文标题“一心为人民,慷慨掷此身——华罗庚、吴文俊先生往事”。

ISBN 978-7-03-069142-2

责任编辑:侯俊琳 朱萍萍 张 楠 刘巧巧 陈晶晶

本书记录了中国科学事业前进道路上中国科学院发生过的动人故事。书中记录的不是大事要情,而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事凡情。有些人和事虽 不起眼,也许只是无数次科学实验中的一次,也许只是无数次野外科考当 中的几步路程,也许只是浩瀚科学海洋中的浪花一朵,但却是在中国科学 院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确曾发生过的。这些小事凡情很多尘封在老一 代科学家的日记本乃至记忆深处。在建党百年之际,这些曾经奋战在科研 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将这些尘封的真实故事讲述出来。读者 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中国科学家的可爱,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的忠诚和奋发 图强。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励更多的读者传承科学家精神,为中国的科 学事业建功立业。

目录

第一章 用忠诚和学识诠释科学家精神 1

科技人员的楷模——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院士 2

一心为人民,慷慨掷此身——华罗庚、吴文俊先生往事 8

为科学服务,为和平建功——献给党员科学家钱三强的颂歌 11

读朱兆祥先生的一封信 15

工作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三个人 20

叶渚沛院士的人生片段 23

地理研究所的大师们 28

缅怀数量生态学的奠基者阳含熙院士 34

忆地质所的老一代著名科学家 37

当年奋战在地震研究战线上的大师们 42

怀念顾震潮先生 48

为祖国步入强国之林而奋斗——记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52

叶笃正先生与科普 59

科学精神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61

怀念王守武院士 65

心无旁骛 浩然厚德——记张存浩院士的科学报国事迹 69

悼念武衡前辈 74

忆金属所李薰所长二三事 76

回望艰辛——中国激光钕玻璃的研制历程 80

追忆殷之文先生 84

在化石世界追梦不止——地层古生物学家戎嘉余院士的追梦故事 88

毕生为党的事业奉献的老党员、老干部刘允中 95

一生奋斗不息的科技战士高福晖 99

缅怀老所长潘清华先生——追忆昆明动物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104

斯人已逝,科学家精神永存——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原所长施立明院士 107

我与彭加木先生 112

第二章 漫漫科研路上的拓荒者 117

担当历史责任 倾心科学事业——忆原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钱迎倩 118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生——记党员科学家张建华 121

党啊,是您一直引领我前行 125

怀念为资源科考事业以身殉职的张炯远同志 129

深切缅怀优秀党员那文俊研究员 134

中科院西南队接壤分队考察记事 138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怀 143

跟党走,向科学进军 146

我与白云鄂博打了一辈子交道 150

难忘的考察,美好的回忆 154

我的拼搏人生 156

铭记党恩,奋力拼搏做贡献 162

感激党的培育,做一名“安、专、迷”科学家 164

回忆自己的几个科研小片段 168

记平凡的共产党员 了不起的统计学家张里千教授 171

先生风范 山高水长——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陶愉生先生 175

献身科学 报效中华——缅怀姜炳南先生 179

不忘初心,做好每一次角色转换——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文钊研究员 183

上海岳阳路320号的两代人 186

大时代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白建原的故事 189

我为“三农”护航献芳华 194

钟情昆虫 圆梦云南 197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缅怀我们的恩师王应祥教授 200

信仰使我产生了无穷力量和智慧—一份来自1983年的讲话稿 204

科研单位的好领导时逸之 209

第三章 为共和国科学大厦添砖加瓦 213

BEPC和BES,我们心中的骄傲 21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从单环到双环 217

初心引领,努力攻关 221

活跃在爆破力学和文物建筑保护两个行业 224

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研究与发展回顾 227

厘清克山病病因的过往点滴 231

在革命老区激情奉献 234

地球物理研究所为我国首次核试验做出的贡献 238

长江三峡自然疫源地考察 241

盛承发大战棉铃虫 246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讲奉献——记软件研究所孙家昶研究员 250

半导体所与“中国芯”——回忆半导体专业设备研制工作 253

心系祖国 拼搏奋进 256

难忘的会战 259

回忆高精度陀螺测试伺服转台的成功研制 262

感恩祖国培养 终身奋力相报 265

大电机蒸发冷却技术诞生记 268

为祖国的微电机事业奋斗终身 274

探索创建新方法,努力为科研一线服务 278

魂系湿地 282

枯燥科研路上的欢乐点滴 285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建所初期波谱学研究的点滴回忆 288

初心不改四十年 痴迷藤梨为甘甜——我和猕猴桃的不解之缘 295

我国首台高速相机诞生记——怀念龚祖同所长 299

我们在珠穆朗玛峰测绘 302

我与新疆天文台 306

第四章 新中国科学海洋的一朵朵动人浪花 313

我和我的祖国——我为高能事业做贡献 314

怀念刘敦老师 318

闪光的记忆 320

退而不休,徜徉在我热爱的地理科学事业中 324

地质科考往事拾零 330

亲历邢台大地震 336

永远的思念——回忆父亲顾震潮的往事点滴 340

老植物学家为年轻学子开启心扉 344

一曲彰显创新文化美韵的新媒体建设之歌——中科院网站群项目建设的故事 347

科学情报研究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352

回忆金属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356

一位服务于野外科考的党员司机师傅 359

我与祖国风雨同舟九十年 362

从“聚变梦”的故乡走出的人才——回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 366

持之以恒坚持撰写高分子物理系列教材 371

党旗永远在我心中高高飘扬 374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记为攀钢初建时期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的科研人员 377

夕阳余晖 381

不忘初心耄耋老人 洗尽铅华党员本色 385

华寿俊和王士珍共同搞科研的故事 387

“326”精神促使我不断成长进步 390

回忆授时中心的光辉历程 396

征战喀喇昆仑冰川——巴托拉 398

不是尾声的尾声 402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