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河南水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大家吼着“河南顶住”的时候,有几个人想过,为什么河南一带会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是中原地区,从天上蜿蜒而来的黄河之水,孕育了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经科学家们溯源,只不过几个小泉眼,泉水一路奔腾而下,有多条河流的注入,经过黄土高原的时候,携带大量泥沙,其色浑浊,这就是黄河名字的由来。

黄土高原上的泥沙,注定了黄河流域人们的苦难,黄河在流经中原地带的时候,水势渐渐平稳下来,于是泥沙沉淀,日积月累,造就了黄河成为地上悬河,一旦洪水破堤决口后,往往不再回归原河道,而走新辟的河道入海,形成河流改道。虽然历朝历代都在修建河堤,可一旦短时间内遭遇强降水,势必造成溃堤,奔腾的河水瞬间淹没家园。

所以决口改道是黄河水灾一大特征。据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历史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这26次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影响巨大的改道,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在聊郑州水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黄河六次改道,知道了历史,就知道这次为什么郑州会那样了。

第一次:新莽魏郡改道

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临漳西南)元城以上决口,泛滥清河(今县东南)以东数郡。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东汉到隋唐五代的黄河下游河道。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与西汉大河分离,一路蜿蜒向山东平原进发,至利津入海。

此次黄河泛滥,朝廷救援不力,直接导致了农民起义,政权的更迭。至于灾害如何,不说也罢!

第二次:北宋时期泛滥后变成“二股河”

第二次改道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也是遭遇大雨,黄河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条,北面冲出一条新河道,称为横陇河,从今宾县以北入海;南面从今天天津市入海。这就是宋代两股河的由来。

第三次: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金兵南下,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阻止金兵的进攻,不得已挖开了河堤,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往东经巨野、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哀鸿遍野,民众死伤无算。

第四次:蒙古军为了灭金而挖开黄河

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元代初期。蒙古军队进攻金国,时金国向南宋求救,说什么唇亡齿寒的那些高论,几乎忘记了金国是怎么进攻北宋,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的那些事。南宋也考虑到蒙古人太张狂,想着和金国一起联手抗衡。蒙古军为了阻止金兵南逃,在今商丘县西北决河,河水夺濉水入泗。接着,蒙古军为了防止宋军前去救援,又在今开封市北决河,河水夺涡水入淮。

蒙古人的两次决堤,导致黄河泛滥区,民众易子而食,其凄惨程度可想而知。

第五次:明洪武至嘉靖间,朱家的子孙伤透了脑筋 

朱元璋坐镇天下后,对于黄河的治理还是很上心的,毕竟他的老家安徽凤阳,也深受黄河泛滥之苦,所以天下一稳定,他就开始派人治理黄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黑羊山决口,向东经过了开封府的北面五里的地方,然后又折向东南,在东面的寿州正阳镇流入了淮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统十三年(1448年),受大雨所困,黄河先是在新乡八柳树决口,漫过曹州和濮州,冲抵东昌府,破坏了运河航道,最终东流入海。景泰四年(1453年),河南御史张澜的建议,自八柳树以东挑挖一河以接旧道,流经徐州和吕州入海。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由于在沙湾将黄河水堵塞,黄河主流复回开封以北,沿归、徐一路旧道,经宿迁、淮阴入淮。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于黄河南岸的故道被全被堵塞,这样黄河水便全部的从徐、郊流出,侵入了淮河和泗水进海。到了隆庆六年(1572年),黄河南岸的河堤加固,这样就断绝了黄河向南决口的危险,从而使黄河的河道变得比较稳固。此后,黄河归为一条河道,由开封、兰阳、归德、虞城,下徐、邳入淮,一直维持了280余年。

朱元璋的子孙们,被黄河伤透了脑筋,但是好歹还有点用,花了不少银子,该堵的堵,该挖的挖,不至于黄河泛滥之后没人管。下面爱新觉罗的子孙就不一样了。

第六次:咸丰皇帝不管黄河,一心对付太平军

历经金、元、明和清代前期,黄河夺淮入海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已充分抬高,所以,从整个黄河的横切面去分析,就是两头高中间低的形状,这也是为什么黄河始终在中原一带决口的原因。

明清三代都极力挽河趋向东南,从黄海入口,决口泛滥就多在今豫东、鲁西南和苏、皖两省的北部,使这里的地形普遍淤高。

清朝初期的一两百年,得益于明朝对黄河的治理,爱新觉罗的子孙,从顺治到乾隆,睡得都挺安稳。虽然黄河每隔几年就泛滥一次,可那都是小事,不是大灾。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黄河中游连降大雨,导致兰阳铜瓦厢的堤岸全线溃决,肆意的黄河水折向东北。当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军,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治理黄河。黄河自此改道,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夺淮入海的历史。

想想为什么山东和河南一带的捻军,势力发展那么大,就知道黄河泛滥给民众带来什么苦难了。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最出名的六次黄河决堤,其中有两次都是和军事战略有关的,而最近一次黄河流域的水患,就是著名的“花园口决堤事件”,也是一种战略导致。

1938年,日军携占领上海南京的气势,南北两路向中原地区急速挺进,国民党的军队在日军陆空的疯狂火力下节节败退,

在日军占领徐州后,国民党高层认为日军的战略企图,就是沿陇海路西进,夺取郑州进攻武汉,占领中国的中原地区。

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动太快,如果再不做出决策,大批国军精锐都会被日军包了饺子,为了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经过紧急论证之后,于6月9日下达了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几声震天巨响,失去控制的黄河水,顺着决口疯狂而下。不知是天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6月10日,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导致黄河水量猛增,除了冲大了花园口的决口外,还出现了几处小决口,同时,有一个叫赵口的地方,也被大水冲开一个大决口。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流泛滥,向豫东南流去。短短的几天时间,淹没了河南、皖北、苏北40余县的大片土地。根据历史数据,此时间造成数十万百姓溺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了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但是从当时的战略上分析,蒋介石的“以水代兵”的策略,确实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第一、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第二、有近两万的日军先头部队被洪水困住,造成了大批日军非战斗性的伤亡;第三、保住了十几万国军,为后来的抗战保存了有生力量;第四、黄泛区无法生产粮食,日军“以战养战”的战略无法实施;第五、黄泛区内车辆无法通行,但是人员可以涉水,有利于国军的小股部队作战;第六、拉长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日军短时间内无法展开大规模的迂回作战。

黄河决堤给日军带来了重创,黄泛区把日军阻隔在郑州的东面,直到1944年,日本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才攻下郑州。

讲完了历史,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了,这一次河南的水灾,绝对不是偶然。前面我已经讲过,黄河的多次改道和其携带泥沙的特性,使黄河成为地上悬河。而其下游的山东利津一带的入海口,河底泥沙的堆积,限制了河水的泄洪能力。也就是说,当郑州一带的上游突降暴雨的时候,黄河的支流和主流根本来不及泄洪,导致雨水内灌,所以形成了这次大水灾。

由于黄河的特性,加上这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就算郑州和新乡一带的城市排灌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像青岛的德国领事馆区域一样,瞬间将雨水导入大海。

好在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还有各方救援,在大灾面前众志成城,有效地降低了损失,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不得不庆幸我们生在现代,要是换在古代,遭遇了这样的大灾,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