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全景故事】栏目独家约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文清

7月19日,郑州大范围普降暴雨,暴雨在7月20日下午4时达到顶峰,直到7月21日上午才逐渐停歇,目前部分人已经恢复正常生活。这场暴雨给郑州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灾难,我结识了几个身处郑州、亲身经历过这场暴雨的普通民众,以平凡百姓的视角,记录下这场千年一遇暴雨当中的点滴故事。

1

刘希是一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女生,因为暑假留在学校做研究,刘希比其他同学晚了半个多月才踏上回家返程的路。在离校返回郑州前,刘希就已经知晓了郑州即将下暴雨的事,但刘希并没有过多在意。

“我爸妈还打电话给我,让我晚几天回家,等这场暴雨结束了再买票,但我当时太想回家了,只想着赶紧回来吃到我爸妈做的饭菜,所以也没有考虑太多。”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决定,现在的刘希有些懊悔,“我想着是,下雨天飞机可能延误晚点,但是高铁还不是正常运行嘛!这有什么关系呢?”

7月20日下午4点左右,刘希顶着暴雨从郑州高铁站出来,坐上了哥哥的轿车,此时,郑州市区主干路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积水,道路两边的水流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溪流,湍急地流向地势更低的低洼地带。

其实在哥哥来接刘希时,郑州市区的街道上便已经出现了不少积水,但当时积水深度还并不影响交通通行。可没想到,7月20日下午4点多的那场暴雨势头猛烈程度远超过刘希的想象,眼看道路上的积水快要淹没轿车的排气孔,刘希哥哥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轿车,生怕轿车熄火,直到兄妹俩行驶到了陇海高架桥处,情况才有了好转。

因为地势较高的缘故,高架桥路面上本身没有太多的积水,水流顺着路面两侧的围栏向低处流淌。但当刘希的车沿着高架桥行驶到即将下桥的路段时,前方出现的一段几百米长的积水路段拦住了刘希的去路。

通常情况下,刘希只要从前方路口下了高架桥,再沿着主干路行驶一阵,便可以到达家中。但这一次,刘希的哥哥望着前方的积水犯了难。

“高架桥两边的水泥护栏应该有八十公分高,但当时,那几百米路段的积水深度几乎要淹没那水泥护栏,这么深的积水,车辆几乎是没办法通行的!”回忆起那段极深的积水路段,刘希的心里还有些紧张,“我还是第一次在郑州的雨天见到哪个路段的积水有这么深!”

积水还在源源不断向前方的积水处汇去,如果再不开车离开这里的话,前方的积水只会越来越深,于是有几辆车冒险决定蹚水离开陇海高架桥。

“当时我哥跟我说,只要这几辆车顺利通过了前方的积水路段,他就开车带我回家。”

几辆车在水中行驶了约十来米后,便纷纷熄火,积水一度淹没到了轿车的车窗位置,并且水位还在不断升高,轿车里的人急忙打开窗户爬了出来,这时刘希才注意到,道路积水的深度已经超过了成年人的腰部。

看到这一幕,后面持观望态度等候着的轿车谁也不敢“以身试水”。

刘希的哥哥原打算从高架上原路返回,寻找一处能够转下高架桥的道路暂且离开高架,再绕路返回家中。但很快刘希便得知,来时的道路也已经被积水淹没,根本趟不过去。

下午六点过后,先前被困在积水中的轿车几乎快要淹没车顶,此时暴雨依然没有停息的迹象,为了安全考虑,被困在高架桥上的人们开始向高架桥的高处转移。

打开手机地图,刘希看到周围的道路几乎都处于无法积水过多无法通行的状态,四面楚歌也不过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夜幕完全降临,但暴雨的势头依然不减,刘希感觉肚子饿得有些难受。

因为刘希有晕车习惯,所以早上出发的时候刘希只是简单喝了一碗稀饭,吃了一个包子,中午在高铁上时,鉴于高铁上饭菜价格较贵,刘希只吃了点自己从学校买的水果,现在,刘希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

刘希哥哥的车上并没有携带任何食物和水,兄妹俩仅有的资源便是刘希背包里的半份葡萄和保温杯里面半瓶水。刘希后悔自己白天没有吃太多食物,导致自己被困高架桥上时,饥饿感来得如此强烈,如果自己中午可以花点钱饱饱地吃上一顿,那情况会好上许多。

受到暴雨的影响,郑州市的移动网络信号受到严重影响,高架桥上的手机信号也时断时续,好不容易借着有信号的机会,刘希急忙拨打求救电话,但电话的另一头不是处于无法拨通状态,就是被占线,这一刻,刘希预感这次危机的严重性远超过预期。

后来,刘希的哥哥收听广播,得知了人民日报发布的紧急求助平台,他登录指定网站填写了求助信息,刘希的家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传达了陇海高架桥上发生的危机,但由于当时的郑州已经完全被暴雨笼罩,需要得到救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当地的救援力量实在是跟不上,这也是刘希和诸多人被困在陇海高架上始终得不到救援的原因。

兄妹俩在车里度过了漫长了一夜,因为饥饿,加上暴雨砸在车身发出的噪音非常刺耳,兄妹俩这一晚上睡得并不怎么好,透过车窗,刘希看到隔壁高架车道上同样停靠着不少轿车,想必这个糟糕的夜晚谁也没有办法安心入睡。

7月21日天亮的时候,暴雨依然没有减弱的趋势,除了高架桥两头的道路被淹、导致车辆无法通行外,高架桥下面的道路上同样积水严重,浑浊的水面淹没了整条道路。

因为缺水,兄妹俩的嘴唇已经出现干裂,喉咙里也热得冒烟,仅剩的半杯水也已经喝完,两人只能吃点葡萄润润嗓子。因为饥饿,刘希干脆将葡萄的皮也咽下了肚子,希望缓解自己胃中的饥饿感。

周围有些口渴难耐的车主选择打开车门,用仰头喝雨水的方式缓解干咳,考虑到直接饮用雨水不卫生,兄妹俩并没有选择这么做。为了缓解心中的焦躁,刘希哥哥借着手机有信号的机会查阅了新闻,得知暴雨灌入地铁站造成十二人死亡的消息。

“这一刻我感觉,活着真是一种幸运。”

在被困期间,兄妹俩不止一次看到高架桥下有救援车辆携带着皮艇、拖车路过,车上的人看起来并不像是专业的救援队伍,他们除了穿着统一的救生服外,没有配备统一的着装,刘希推测,这应该是民间的救援队伍。

和一般的轿车相比,救援车辆的外形看起来更像是卡车,宽大的车轮加上超高位置的排气口,让救援车辆可以顺利通过被积水覆盖的道路。

每当看到救援车辆到来时,高架桥上的人便会站在桥边通过大声呼喊的方式,呼叫着救援。可能是由于救援车辆有更要紧的事要处理,大多数救援车辆并没有理会众人的呼喊,只有少数几辆救援车辆上的工作人员通过喇叭,冲着刘希等人喊话,让他们保持冷静、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7月21日中午,雨渐渐停了下来,但天空依然乌云密布。手机网络和车载广播的信号时断时续,刘希的哥哥不断刷新着新闻,试图知晓哪些道路可以通行。

雨停之后,有人提议弃车蹚水,先行离开高架桥,等水退去了再回来取车,但面对着高架桥下湍急的水流,谁也不敢第一个蹚水过去。

昨天被困在积水中的轿车,现在已经完全被积水淹没,众人只能从高处看见水里有几块白色的区域——那是轿车的车顶。

7月21日下午1点左右,有消息说新郑机场高速可以通行了,但考虑到这条道路先前处于封闭状态,且不了解这条路的积水程度和路况,刘希的哥哥不敢贸然前往,直到下午两点左右,刘希哥哥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明确告知新郑机场高速可以通行,刘希的哥哥这才下定决心,改道前往新郑高速。

在前往新郑高速的途中,虽然路面上一些低洼地段依然有积水,但好在积水并不深,只是路面的围栏上清楚地残留着积水曾经淹没过的痕迹。对比着积水的深度,刘希很庆幸雨停了,如果雨一直下,这种深度的积水车辆也是没有办法通行的。

从新郑高速下了车,手机网络略微趋于稳定,而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刘希的哥哥小心避开了地图上的警示路段,绕行着道路朝家中开去,又饿又渴的兄妹俩迫切想找到一家饭店或是小卖部,好好填饱肚子补充水分,奈何街道上所有的店铺都处于关门状态,而且一些低地势的路面上依然残留着不浅的积水,刘希哥哥担心自己一旦停车或者车速慢下来之后,水灌入排气孔就没法再次启动汽车,因此他不敢在街上做过多的停留。

最终,兄妹俩平安到达了家中,面对着迎接自己的亲人,刘希的眼眶湿润了。

这段平日里仅需要四十分钟的路程,这一次却花费了刘希几乎一天一夜的时间,期间有二十余个小时,刘希都是在陇海高架桥上度过。脱困之后的刘希饱餐一顿后,足足睡了12个小时才缓过神来。

2

苏慧是郑州郊区一处工业园区的一名普通员工,虽说园区的排水管网功能齐全、运行能力尚佳,但由于苏慧所在工作地点的三层办公楼地势较低、四面较高,U型的地基结构让这里成为工业园区内最先遭受积水侵袭的地域之一。

自从7月19号郑州大范围降雨过后,苏慧公司办公楼门口,便已经出现了约20公分深的积水,为了加快园区内的排水速度,一些工作人员干脆直接掀开园区里的下水道井盖,汹涌的水流瞬间涌入井室当中,但因为暴雨未停,堆积在路面的积水始终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7月19号晚上,苏慧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在单位里加班到很晚,下班后,苏慧原想着用打车软件叫一辆出租车,却发现叫车的人已经排队到两小时之后。

一个和苏慧一起加班的同事提议开车送苏慧回家,但因为积水较深、淹没排气孔的缘故,汽车始终打不着火,这让两人颇为郁闷。

因为考虑到天色已晚,苏慧和几个加班的同事担心道路上打开的井盖容易成为“隐藏的陷阱”,谁也不敢蹚水离开,于是众人决定先在公司将就一晚上,等第二天雨停了、水退了再走。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位于一楼的苏慧隐隐约约感觉自己的脚边有水迹,苏慧顿时清醒了过来,此时一楼办公室地面上,竟然汇集了一摊积水,水面高度足有十来公分。

苏慧急忙叫醒了同事们,大家这才发现,原来是道路上的积水已经没过了一楼50公分高的台阶,流淌进了楼道内,昨天停靠在路边的轿车,现在积水已经覆盖到了车灯的位置,涨势如此之大的水位,令众人大吃一惊。

没多久,园区便在微信群里下达了停工通知,苏慧等人这才知道,昨天下了一夜的暴雨,给郑州市排水设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城市的主干路上因为积水过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市民的出行。

苏慧这才意识到,这场雨显然比自己预期得要更大。

急忙搬离到了公司二楼之后,几个同事开始讨论接下来的事宜,有人认为,看样子这场暴雨一时半会不会停歇积水只会越来越深,不如大家趁着现在积水还不深的时候,蹚水离开这里,这里因为地势较低所有会有积水,只要离开这片区域、到达主干路后大家就可以打车回家了。

但苏慧依然担心,园区内打开的下水井盖会给大家出行带来麻烦,昨天晚上大家尚且还能看到打开井盖旁边的金属告示牌,然而现在因为水位过高的缘故,这些警示牌已经全部被水流冲倒或淹没,这无疑会增加行动的危险。

有人试图拨打119电话,但因为手机信号弱,电话一直拨打不通,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公司又停电了。考虑到道路上水流的速度并不湍急,危险性并不高,最终,除了苏慧以外,其余同事手牵着手排成一列,领头的人拄着一根拐杖,趟过没过腰部的积水,缓慢地离开了公司。

在所有同事都离开公司后,苏慧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办公楼里,她的心中既害怕又疲惫,因为停电的缘故,加上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苏慧没有给手机充电,苏慧手机的电量很快就告了急,她试图在手机没电的最后时刻,给自己的朋友发一个定位,但糟糕的网络信号让这条信息最终没有发送出去。

7月20号下午4点至5点期间,这是暴雨降临最猛烈的时间段,公司附近的积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猛涨,水流就好像是大海的波涛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涌向这个低洼处,从道路上渗入一楼办公区的积水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上涨了半米深,停靠在路边的轿车,很快就要被淹没车顶。位于二楼的苏慧感觉不妙,此时手机已经没电关机,而苏慧身边也没有任何食物,几乎同一时刻苏慧发现,洗漱区的水龙头冒出来的水不再是清澈的自来水,而是浑浊的泥水。

苏慧推测,应该是自来水管破损,导致雨水混入其中,不过这也意味着,自己不能再使用自来水了,而办公室里同样没有食物。

眼看一楼的水面高度越来越高,街道上的水流越来越湍急,这汹涌的水流很快就会淹没一楼,苏慧想到一楼靠近楼梯的位置有一个仓库,公司的厨师通常会在仓库里储存一些食材,为了能够取到这些生活用品,苏慧必须在水还没有淹没一楼之前赶到仓库。

苏慧用胶带将几沓A4纸缠绕在自己的腰上用来增加体重,随后她又将三个插线板的线路连接在一起,线路的一头固定在楼梯的扶手上,另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做好保险措施后,苏慧这才扶着墙壁、趟过不断上涨的水面,缓慢来到了办公楼一楼的仓库。

仓库的冰箱里放着一些冻肉和鸡蛋,在断电且没有食用器材的情况下,苏慧没有办法食用这一类食物;一些被积水浸泡过的熟食也不能食用,苏慧只能从仓库的货架上,带走了一瓶尚未拆封的醋和一袋白糖。

7月20号下午5点过后,整个一楼办公室都已经被积水淹没,而暴雨依然在下,迟迟没有停歇的迹象。这一刻,强烈的绝望感涌上苏慧的心头,她在担心离去同事安危的同时,也后悔自己没有跟他们一同离去。

7月20号晚上,苏慧的肚子饿得难受,她只能吃一口白糖,让自己的胃稍微舒服一点,暴雨依然响彻苏慧的耳边,她打量了一下积水深度,可能是因为降雨量和下午相比稍小一些的缘故,此时一楼积水深度上涨的速度开始放缓,但苏慧还是搬到了三楼办公区去过夜。

7月21号上午,当苏慧再一次醒来时,她发现外面的雨已经小了许多,而积水的水面则停留在一楼与二楼楼层中间的位置,相对平静的水面让苏慧心安了许多,只是这浑浊的积水表面泛着的浓烈恶臭味让人作呕,这是由于污水管道被水淹没后堵塞造成的。

“幸亏雨停了,如果21号雨还在下的话,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万一水淹到了三楼,甚至把整个三楼都给淹了,我就死定了。”回忆起那个早晨见到的场景,苏慧依然心有余悸。

既然雨几乎要停了,那接下来肯定会有人来搜救,苏婷得想办法让人知道这个办公楼里依然有人存在。她喝了口醋补充了点水分,又吃了口糖补充了点能量,随后她将三楼办公室几条废弃的横幅取了出来,悬挂在了窗户上。红色的横幅在白色的墙壁上看起来非常醒目,苏慧希望有人能够看到这些横幅并来拯救自己。

因为喝醋过多,苏慧的嘴里总是夹带着一股酸味,牙齿都有些酥软。光吃白糖维持体力,虽然能满足苏慧的生理需要,但苏慧的胃里始终有一种空洞洞的滋味,算下来,苏慧已经超过二十四个小时没有吃食物。

21号下午4点多,苏慧突然听到外面街道上有船桨划水的声音,预感到有人经过,苏慧急忙跑到窗边,冲着有船桨划水声音的地方大声呼喊。果不其然,很快街道上便出现了一个橙黄色的橡皮艇,上面坐着几个穿着救生衣的人。

后来苏慧才知道,他们是一个民间搜救队的成员,因为自己的同事蹚水回到家后,始终联系不上自己,出于对自己安危的担忧,他们便联络了救援队。

一个身材强壮的救援队员沿着外部墙壁上的水管攀爬到了二楼窗户,和苏慧会合。他给苏慧换上了救生衣后,用绳子将苏慧从二楼窗户放下,准确地吊放在橡皮艇当中。

回头看去,此时公司门口的停车场再也看不到同事那辆轿车的踪影,水面已经完全将那辆车淹没。

上船之后的苏慧这才平复了下心情。搜救队成员驾驶皮划艇,将苏慧护送到了没有积水的主干路上,随后便告别去救援下一个被困者。

身心疲倦的苏慧试图寻找到一家饭店吃些热食,但苏慧经过地段的饭店,不是处于关门状态就是已经售空,最终,苏慧只能去一家尚有存货的小卖部中购买到了几包薯片暂时充饥。

回到家中,苏慧本想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却发现自己家中已经停水停电,苏慧用充电宝给手机充了电,借助微弱的网络信号,苏慧给家人和朋友报了平安。

简单过去了一个晚上,7月22日,苏慧的家中依然没有水电,苏慧只能寻找到一处酒店,这才洗上了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虽然22号凌晨郑州零星下了些细雨,但是到了中午时分,城市主干道路的路面基本已经干涸,不过苏慧听说暴雨并没有完全结束,回想着自己这两天所经历的一切,苏慧疲倦地叹了口气,随后望着远处行驶的车辆,她在心中默默祈祷着:

“希望这场天灾尽快结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酒店里苏慧望着路面

3

最开始听说郑州即将迎来大范围降水的消息时,家住在郑州市中心的王伟先生,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欣喜的。毕竟没什么事,比炎炎夏日里的一场暴雨带来的阵阵凉意更能让人感到舒适惬意。

从7月19日中午开始,郑州全市范围内普降大雨。7月20日中午,王伟所在的单位因暴雨原因宣布暂时放假,所有人趟过单位门口没过脚踝的积水各奔东西,而王伟也有幸搭乘地铁赶回了家中。

在地铁上,王伟刷着手机,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中已经出现一些关于道路积水堵塞、水流涌入地下车库的视频,不过对此王伟并没有当一回事。

“下暴雨的时候,城市下水管道出现堵塞、导致道路积水的情况太常见了,几乎每年这个时间段,一些设施陈旧、排水设施老化的街道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一般等雨停了,过几个小时就好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不仅是当时王伟一个人的想法,也是大多数郑州市民的想法。

出了地铁站,王伟顶着暴雨小心翼翼地往家走去,此时这场暴雨已经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即便是宽阔的柏油马路地面上,也堆积了不浅的积水。回到家中,王伟惊讶地发现,自己家中房屋的墙壁上竟然渗出了水渍,这让王伟感到有些意外。

王伟家住31楼,没过多久,处于相同地区、但地势较低的一楼住户家中的厕所里、墙壁的插孔上,出现了水流倒灌的情况。

今年36岁的王伟,是98年特大洪水的亲身经历者,即便是过去了二十余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洪水依然在王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7月20日下午四点至五点这一个小时时间段里,面对着窗外漫天暴雨激起的水雾、听着耳边震耳的轰鸣声,王伟一度以为,这场暴雨就是98年洪水的重现。

事后通过新闻我们得知,在这一个小时内郑州的降水量达到了201.9mm,相当于是在将150个杭州西湖中的水短时间内倾倒在了郑州这片土地上。

图:渗水的插座

7月20号下午五点过后,王伟所在的小区里开始出现停电和停水的迹象,王伟手机的移动网络也受到了影响,信号非常不稳定,但好在,王伟所住的楼层没有断水断电。

平日里,夏天的郑州直到晚上8点左右,夜幕才会完全降临,但是那一天,王伟感觉下午三点多过后,天就没有亮过。

记不清是7月20号夜里,还是7月21号的凌晨,王伟模模糊糊听到外面有人举着喇叭在喊些什么,因为下雨的缘故,王伟听了好久,终于才听清楚,原来是物业工作人员,呼吁大家非必要不出门。

7月21日上午,王伟的手机又收到了短信提醒,说因为暴雨的影响,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漏电和塌方事故,情况非常严重,同时一再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出门。

但不出门对于王伟来说是不可能的。王伟一个人生活在郑州,平日并不会在家中储备太多的食物,7月21日早上,醒来后还没顾得上吃早饭的王伟眼看外面的雨逐渐小了,他急忙下楼准备储备些生活用品。

王伟本以为自己出发的时间已经够早了,可面对着楼下小卖部里空空如也的货架,王伟一度有些茫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卖部的老板告诉王伟:“昨天夜里(7月20号)就已经有不少人冒着暴雨来抢购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生活用品,现在我这里都卖空了,什么都没有了。”

王伟不甘心,他询问老板什么时候可以再去进一批货,可老板却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供货商的存货都已经被抢购一空了,再说了,就算供货商手里头有货,就凭现在的交通状况,能送得到我们手中吗?”

听到这话,王伟只能叹了口气,然后继续去附近其他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7月21号上午,雨水势头逐渐降低,主干路上的积水已经开始慢慢退去,但退去之后的柏油马路上,出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塌方,即便是没有塌方的区域,道路上也残留着不少泥泞和垃圾,这些都是道路曾经被积水覆盖过的直接痕迹。

王伟小区附近有数条小路被人用围栏围了起来,附近有管理人员看守,他们要求路人从主干路上通行,避免横穿小路,据说小路上的塌方情况非常严重,最深的塌方点足有八九米深。王伟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巨大的陨石坑画面,也不知道这塌方里面是否有人被埋。

王伟逛遍了附近的超市,这些超市不是关门就是商品已经被抢购一口,只剩下几包辣条和薯片无人问津,王伟不得不去一些偏僻、人少的地方走去碰碰运气。不过幸运的是,在一家老城区的小卖部中,王伟遇到了一个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一个小卖店老板将自己囤积的部分食物和矿泉水卖给了王伟,这让王伟暂时摆脱了困难。

回到家中王伟发现,家中的电力供应变得非常不稳定,好在还没有完全断电,但水已经完全停了。因为手机信号不好,王伟在给亲戚朋友报平安的时候,不是每条信息都可以成功发送出去,微信和QQ上时不时就会出现象征着发送失败的红色感叹号。

窗外,除了有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喇叭呼吁人们非必要不出门的嘹亮声音外,还不时传来警笛与警铃声,望着仅存不多的口粮和矿泉水,王伟心里充满了担忧。

“如果这雨要是接着下,城市断水断电,生活物资又送不进来,那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度过呢?”

郑州地铁站渗水事件,全国大多数人早就在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也就是7月20号便有所知晓,但身处郑州的王伟却直到21号中午才断断续续知晓了这起事故全部经过,看着网上传播的视频与图片,听着当事人的真实经历,回想起自己在暴雨当中也曾坐地铁回家的经历,王伟顿时感觉有些胆战心惊。万一单位没有提前通知放假,万一暴雨提前到来,那么被困在车厢里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王伟自己!

看到积水淹没过人胸膛的画面,王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7月21号晚上7点,好不容易停下来的暴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此时此刻,王伟早已没有第一次听闻下雨时的开心心情。墙壁上渗水的位置已经不再渗水,但因为下雨的缘故,王伟没有办法修补墙壁,他只能裹着被子,勉强休息了一个晚上。

7月22日,王伟收到信息,为了满足市民用水需求,郑州市区共设置了42个临时取水点,由送水车来为市民送水,得知了这一消息后,考虑到自己家中储备的水源已经不多,王伟急忙拎着一个桶前往离自己最近的取水点。

取水点等候取水的市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所有人焦急地等候着这来之不易的水源,王伟的一个朋友甚至步行了两公里,这才来到了这个取水点,只为了能给家人取一桶干净的水源。

在等待取水的过程中,王伟刷抖音看到了一段视频,先前被困在郑州东站的旅客当中,有一群学生在危难关头齐唱《我和我的祖国》,这画面令王伟深感触动。

“困难总会过去的,这场雨能够下一时,我就不信它能下一世!98年的洪水都已经被我们给赶跑了,只要我们心里不放弃希望,这场暴雨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街道上正在清理垃圾的清洁工,远处忙着救援的警笛声依然在响起,但王伟已经不再感到害怕。对于郑州市区来说,未来几天大范围的降水已经结束,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明媚的阳光又将会重新普照这片遭受过暴雨侵袭的土地。

注:文中故事为真实故事,主角均为化名。

本栏目长期接受热点事件当事人、人生经历、职业故事等主题故事投稿。一经采用,将获得丰厚稿酬。投稿发送至 wangyihaogu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