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德国与我国河南先后出现了严重洪灾,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但许多国内外网友发现,在谈到这两场类型一样、时间相近的灾害时,有些西方媒体的两幅面孔让许多西方网民也看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截取自英国《卫报》

如上图所示,英国《卫报》在6天前报道德国发生的水灾时,以“气象学家表示震惊”为主线,把灾害起因归结到“老天”头上。但在短短几天后报道中国的水灾时,这家报纸则认为郑州等地水灾造成的破坏,是由于“基建落后”、“政府准备不足”。

至于两地水灾的具体成因、严重程度,还有两国政府及民众的应对情况,《卫报》都没有做出严格的考证。

很有默契的是,另一家中国网友熟悉的“双标”媒体BBC,也是这么报道中德两国水灾的。一边对前者喊着“神话破灭”,一边是强调“德国水灾数十年不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BBC中文推特

这个明显的“双标”,很快被常年在推特发布有关中国新闻的一个网友揪住,他在推特把同一家媒体的这两条新闻标题拉出来调侃。很快,评论区就出现了不少网友纷纷响应,表示自己也见过很多类似的情况。

有网友指出德国和中国遇到雨灾的强度差距很大,中国遭遇的降雨量是德国的许多倍,拿中德对比本就不合理。(备注:具体数据以权威机构发布为准)

而另一位网友则举了自己身边的例子表示,西方媒体在报道她来自的越南时,也喜欢一上来就套用“邪恶的社会主义”、“善良的西方世界”的偏见。

其他网友则在评论区贡献了不少类似的“双标”例子,比如《卫报》同一个作者在谈到“艺术创作和欣赏”时,一边说要反对带有革命色彩的俄罗斯艺术,称之为“野蛮的宣传”,一边又认为艺术,哪怕是“极右翼作品”,也应该尊重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这些一开始就遭遇西方媒体双标、对之深恶痛绝的网友,这次中德洪水事件也让不少对中国无感、甚至不太支持的西方网民觉得,哪怕是从“洗脑”的技术层面看,西方媒体的操作也显得越发露怯、简单粗暴。

比如下面这个美国网民就表示,西方的宣传机器真是“崩溃”了,夹带私货居然都这么明显了。另一个网友则无奈地回复:“但西方大多数人就是对这种内容买账啊!”

总的来说,西方媒体的语言和覆盖优势,意味着他们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大多数的话题上能把持主流舆论的走向。但从近些年一次次的具体事件里我们也能看出,类似上面这些过于直接、不加掩盖的双标,已经引起了包括西方网民在内许多人的反感。

而对中国媒体来说,我们就应该抓住更多这样微观、具体的话题,把这些西方媒体常用的抹黑手段一个个摆出来分析明白,一点一点地在西方把持的舆论场上夺回我们的“阵地”。这也意味着,我们将面对一场舆论上的“持久战”。

延伸阅读

多国网友惊讶目睹河南暴雨:祈祷!拜托所有的人平安!

一个不眠之夜。

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12人遇难,10万人转移,河南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为I级……

刚刚过去的十几个小时,从郑州、从河南传出的消息,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揪心。

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全世界,多家国际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打开这些媒体,可以看到河南暴雨现场的画面:↓

路透社:中国河南省强降雨导致12人死亡,当地警告溃坝

韩国SBS电视台今天一早的报道称,郑州一小时降雨量超200毫米,创下纪录。地铁车厢被水淹没,整个城市变成一片汪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联系到近日欧洲西部遭遇的灾难性洪水和美国西部的致命热浪,称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全球关注。

俄罗斯卫星网紧密跟进河南暴雨灾情的同时,报道了解放军第83集团军某旅紧急出动,星夜驰援执行爆破分洪任务的消息。

在中国互联网上,许多中国网友开始转发关于这场暴雨的各种紧急求助信息,也有人号召捐款。

另一边,在外国社交媒体上,许多外国网友也关注到了河南暴雨,为中国、为河南加油、祈福:

韩国网友:“天啊,河南省发生水灾…地铁里水涨得那么厉害,人们只能挺直脖子…自然灾害太可怕了…拜托希望所有人都平安”

“河南省发生水灾

希望大家都没事,好好避灾”

推特上,也有许多人留言:

“哦天!太可怕了”

“为所有人祈祷”

还有网友转发了中国媒体为河南加油鼓劲的图片:↓

“‘河南挺住’图片出来了。”

一位有着相似洪灾经历的德国网友说,“希望所有人安全转移”,“愿当地民众一切顺利”。

“哦亲爱的!我们在德国经历过类似场景。我希望所有人及时得到提醒并且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注意安全,愿当地民众一切顺利!”

而在“今日俄罗斯”(RT)关于河南暴雨的相关报道中,一条被许多人点赞而置顶的评论对比了中美两国军队,写道:“中国士兵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美军士兵在外国土地上非法蹲守。”↓

7月20日晚,河南郑州暴雨,河南武警官兵在救援现场

河南暴雨有多大?郑州单日降雨量比德国科隆的3倍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惊险!郑州暴雨 地铁站积水过腰,多名乘客被困隧道里,已被安全疏散

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19日20时至20日20时,郑州单日降雨量达552.5毫米。而在14日至15日德国有气象记载75年以来的最大暴雨中,科隆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为154毫米,引发德国史上最大洪灾之一。这场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形容为“没有一个德语词可以形容”的灾难级别的降水量,远低于郑州每小时的降水量。

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其中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20日8时至17时,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郑州中西部局地特大暴雨。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20日20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防总河南工作组已经紧急赶赴现场。

郑州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郑州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19日20时至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达552.5毫米。17日20时至20日20时,三天降雨量总量高达617.1毫米。其中小时降水量和单日降水量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

据悉,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毫米,此次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以往一年的降雨总量。相比之下,北京2012年死亡79人、损失过百亿的“7·21”特大暴雨事件,7月21日全天全市降水量164毫米、市区降水量为212毫米。

河南此次暴雨为何如此强烈?持续时间如此之久?中央气象局对此给出三个原因:第一,台风。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还有小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第二,地形原因。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地形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第三,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目前只有等台风“烟花”更靠近我国后,环流形势出现调整,截断水汽来源,河南的雨才能停。

截至7月20日20:40,据飞常准APP显示,郑州新郑机场出现航班大面积取消。当日已取消进出港航班365架次(含提前取消和当日取消数),取消航班占比4成左右。其中当日取消进出港航班304架次。

据郑州东高铁站官方微博20日晚发布的消息,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部分区段封锁或限速运行,导致部分列车晚点运行、停运或折返,截至目前,南阳东至三门峡南、郑州东至洛阳龙门、郑州至长治东的多趟列车停运。

当日早些时候,郑州局管内普速陇海线、焦柳线、宁西线、京广线和郑西高铁、郑太高铁、郑徐高铁部分区段封锁或限速运行,K736/7、K177、K32/29、K1144/1、T197、K8002、K1757趟列车停运,K117、Z376/7、T9等15趟列车折返,郑西高铁部分列车将停运或折返,郑太、郑徐高铁列车不同程度晚点。

一名原计划于20日从武汉乘高铁前往洛阳的旅客告诉《环球时报》,受郑州暴雨影响,不少沿京广线北上的列车都停在了武汉。一名中国铁路郑州局的工作人员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郑州局管内的列车因暴雨大量“停摆”,郑州至巩义段出现设备故障。

据报道, 19日06时至20日15时,郑州巩义市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新中镇,达609.1毫米。巩义全市多处房屋、围墙倒塌,一人死亡,两人失联。

截至目前,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今日共处置抗洪抢险救援408起,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出动消防车548辆次,舟艇25艘次,指战员2710人次,营救被困人员849人,疏散转移群众1500余人,消防救援队伍已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