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钓友对调漂这个事,可谓是百感交集,各种调漂视频,各种调漂技巧的文章,不管是大师的还是大咖的,看了无数次,可是实战一动手,就是调不准。

不管是老老实实的重铅沉底测水深,然后做调目、做钓目,还是空钩半水找调目,再挂钩做钓目。

理论上已然无敌,实操之后,总是感觉缺点意思,因为调钓完毕之后,验证找底,钓目要么增加、要么减少,精准调钓,简直就像开玩笑一样。

要说究其原因,有可能是钩饵落点起伏不平,毕竟水体的水底不可能被人工修整的一马平川,规规整整。

然而,在抛竿时,钩饵从水面落到水底,压根就无法精准控制,技术再高,也只能做到钩饵落到水面的位置比较精准,稳定。

其实,在调漂过程中,真正影响调钓精准的因素,是以下几个比较不太起眼的细节,而只要注意以下几个调钓的细节,只要水底起伏落差不太大,调漂的误差都不会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一、饵重

不管是重铅沉底调漂,亦或者半水调漂,在做钓目的时候,都需要挂上饵团,而饵团的重量,往往容易被钓友们所忽略。

以调四钓二来举例,调目四目,要么带钩是四目,要么是不带钩调目是四目,那么挂饵之后,压下了两目。

这个时候,不带钩调目四目,和带钩调目四目,下压两目之后,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带钩调目四目,带饵下压两目之后,当下钩触底时,双饵的饵重,其实是加上钩重的。

换而言之,如果将双钩都带上饵,很有可能浮漂会全部被拉入水中,不管是上推,还是下推,都无法将钓目调成两目,亦或者漂目调成了两目,但是找底时,怎么都没办法确定到底是上钩触底,还是下钩触底。

如果不带钩调漂,调目四目,是不带钩重的,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不带钩调漂,再挂双钩,测完钩重,再推移浮漂,重新做调目四目,然后再单钩上饵,测量饵重之后。

这样钩重、饵重都了然,不管是上钩触底、下钩躺底的钓目两目,还是上钩离底、下钩触底的钓目两目,都很容易调钓到位。

当然,顺便吐槽一下,调四钓二,除了钓鲫鱼,使用钩型、钩号略大一些的鱼钩,双钩重量都不止两目,实在不明白调四钓二怎么钓鲤草。

细节二、水线长度

在调漂时,水线的长度具体是多少,钓友们的垂钓经验不同,习惯也多有不同。比如老鸟们调钓,不管水深还是水浅,尽量控制铅坠离底的距离,保持在子线对折后,加上6厘米左右。

而有些钓友,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只要鱼钩离底就算是半水,事实上,铅坠离底的位置越精准。

在调钓的时候,如果水浅,水线的长短自然影响不大,但是水深超过1.5米,水线越短,信号越灵敏,水线越长,信号误差越大。

换而言之,铅坠离底越接近水底,在调钓时讯号越真实,反之,铅坠离底距离越大,调钓结束后,漂目的误差越大。

本来鱼线在水中就谈不上什么支撑力,在调钓的时候,水线长度短,调钓结束之后,水线长度增长,钓目差个两三目,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三、饵料雾化速度

如果使用玉米、蚯蚓、红薯这类钓饵,这个因素的影响并不算大,但是使用会溶散、雾化的饵料,情况就不同了。

水浅,钓饵入水和钓饵沉底时的状态相差不算大,如果水深一些,饵团雾化快一些,钓目的误差也就出来了。

很多钓友喜欢在调钓时,使用橡皮、或者调漂器调钓,但是正钓时,用正常的饵料做钓饵,饵团入水开始溶散,落到水底之后,饵重已经减轻了,钓目自然会增加。

在实战时,老鸟们的习惯,是正钓用什么样的饵,调钓就用什么样的饵,亦或者在调钓时,子线略微弯曲一些,来避免这种误差。

细节四、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调钓

在正常情况下,鱼线和浮漂会因为表面的张力,都会在表面吸附一定比例的水分子,鱼线越长、浮漂的体积越大,这种影响越是明显。

在水深超过3米时,鱼线和浮漂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将漂目下拉半目到一目都是正常的,而在调钓时,鱼线和浮漂都没有长时间浸水,这种影响不明显。

垂钓时间长了,这种影响自然而然就出来了。除此之外,频繁地抛竿入水,以及进窝鱼进窝觅食,都会导致水底的地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两个因素组合起来,垂钓时间一长,浮漂的钓目发生变化,是必然会发生的,所以老鸟们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新修整一下。其实就是重新确定钩饵在水底的具体情况。

除此之外,钓饵放置时间久了,比重也会发生变化,放置时间越长,影响就越是明显,加上以上两个影响,不做规律性调整,垂钓时间越长,钓组的误差就越大。

注意到了以上四个细节,不管是半水空钩调漂,还是重铅测深调漂,亦或者是其他什么调漂方法,调漂结果即便还有误差,但差异也不会太大。

但是,还是要提最后一句,调漂只是一个手段,算不上什么诀窍,诱鱼效果不好,鱼群不进窝或者进窝鱼很少,再精准的调钓都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