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的洪秀全,是带领民族起义走向巅峰的英雄人物。

评价是这样的: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最终虽不幸失败,但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洪秀全和他领导的太平天国,为后人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为后来的学者、作家提供了样本和题材......可以说,洪秀全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也是一幕历史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洪天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与洪天王同属一个朝代的清人,太平军的死对头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难得的能臣,曾公最大的功劳就是解决了太平天国动乱。

刚刚出山的曾国藩,还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他想做的无非是保境安民。不过,随着他招揽的人手越来越多,军队也越来越正规。这支军队受朝廷节制后,就成了湘军的雏形。

然而,在战争爆发之初,湘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死伤无数。曾国藩被朝廷寄予厚望,打了这么多败仗该怎么交差呢?于是,他只能搬出一套“屡败屡战”的妙语,偏移重点,大谈忠心。

虽然最早的湘军并不是清朝的王牌军,但战斗力亦不容小觑。一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怎么被一群拿着锄头粪叉的农民击败了那么多次呢?

这就是洪秀全的军事能力所致了。不论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行动路线,还是与正规军爆发的几场恶战中,都不难看出洪天王很有军事水平,部署能力一流。

之所以老百姓都愿意给洪天王卖命,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概免租赋三年”的口号。读起这段口号,读者们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家,都曾打出过“信某王,不纳粮”的口号。洪天王很聪明,他知道仅凭被改的面目全非基督教没办法操控民心,还得靠这种实际的好处打动老百姓。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很丰富,也很接地气。从这份制度中,我们能够看出洪秀全的出发点是不错的。可以说,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弊端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真的按人头平分土地,每个人都要缴纳全部所得,领取所需,那么,老百姓还有耕种的积极性吗?

一样是耕地,你的土地颗粒无收,我的土地稻谷飘香,我凭什么要将我的粮食无偿分给你呢?显然,这种看似美好却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根本无法调动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就是一部空洞的废典章。制度有问题倒也无伤大雅,大不了一统天下后再行变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洪天王真正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则是他的私欲。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打了很多年,连他本人都曾坦言,自己没信心击败太平天国。哪怕是湘军攻进了天京,曾国藩的心里依旧没有底。直到他看见了一个东西,这才意识到太平天国必败无疑,信心大涨。这个改变曾国藩想法的东西,就是一张宽达八尺,洪天王的御用“龙床”。

湘军入南京,自然要收缴战利品,洪天王的天王府是士兵们搜刮的重点区域。在偌大的后宫中,士兵们将目所能及的宝贝全都搬走,仅留下一张巨床。

为什么没将这张床搬走呢?

搬不动。

曾国藩听说后,立即来到现场,看到这张床思考了很久。床是什么?供人休息的所在,仅此而已。这么简单的事物,却被洪天王搞得如此夸张:雕床所用的一应木料均是外界罕见的稀有木料,床的雕工极其精美,其上点缀的珠玉皆是连城珍品。

可想而知,虽然洪天王在清军入城前就已经一命呜呼了,但他与两千三百个宫女在这张床上度过了多少香艳的晚上。

想到这里,曾国藩不由得笑了。

一介草民,靠妖言惑众之语,篡取大半个江山。不过,连龙椅都没坐稳的洪天王,竟已如此穷凶极奢,若让他当了皇帝,又该如何铺张?这样的政权,如果能够长久,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且不说这一张木床,天国诸王的王府无不是豪华的宫阙,修建这样的宫阙,究竟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呢?而这些人力物力,还不是老百姓的血汗?说到这,洪天王的谎话也就不攻自破了。

除天王及诸王之外,太平天国还真是做到了“无处不均匀”,天国子民有田同耕,养着几条住在王府中的蛀虫。这样的政权,与清统何异?至少清朝给了老百姓靠努力致富的机会,可洪天王却只赋予了他的子民“均贫”。

也难怪,“天兵”在前线与清军玩命,洪天王在他的龙床上夜夜笙歌,同为“兄弟姊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有这种疑问,天京事变的爆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

【《太平天国史》、《真实的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