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长类大家庭中,有一种猴子可谓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的典型代表。

这种只有巴掌大的小猴子,因为脑袋上的披肩发而透露着一丝霸气,既有点印第安酋长的感觉,又自带摇滚范儿,而它们也就因为头顶上的毛得了名——棉顶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棉顶”,指的是棉顶狨头发的色泽与质地,平时它们那一头白毛就很蓬松显眼,要是受到了惊吓或者准备发起攻击,浓密的白色毛发还会高高竖起,更显威风。

“狨”则是指棉顶狨与狨科动物的亲缘关系,像所有家族成员一样,棉顶狨体型很小,体重不到1斤(平均430克),体长大约20厘米,也就跟人类成年男性的手掌差不多大,可谓是真正的“巴掌大小”。

棉顶狨体长虽然有限,尾巴却很“争气”,通常能比身体长出15到20厘米,拖着这条长尾巴,棉顶狨穿梭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的热带森林中,寻觅瓜果、昆虫、树叶,靠着树林生活,也帮植物们传播种子。

然而,棉顶狨跃动林间得相当小心,不仅因为其需要时刻提防捕食者,也与它们那条无法“抓握”的尾巴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有不少灵长类的尾巴都非常灵活,比如同样生活在南美洲的卷尾猴、蛛猴,它们移动时常会用尾巴尖勾住树枝树杈,尾巴配合四肢使用,攀缘速度极快,还能降低掉落的风险,它们甚至还能够用尾巴抓取食物,及四肢所不及。

而且,就算是只用尾巴缠住树枝,卷尾猴、蛛猴也不用担心掉落,有力的尾巴完全能够承住它们的重量。

但是,棉顶狨的尾巴做不到这些,它只能被用于保持平衡,牢牢抓握树干的重任,则由有力的爪子负责

同时,棉顶狨也会尽量在降低的树木上活动,以此保证自己的安全。

事实上,人类对棉顶狨的关注并不局限于它们的酷炫的发型和不太灵活的尾巴,如何利用棉顶狨做研究才是一直以来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用棉顶狨做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那时候人们发现圈养的棉顶狨有超过两成出现了一种肠道问题,类似的症状也会出现在人类身上,而且会引起许多更严重的、威胁生命的问题。

因此,为了加大研究力度,仅那段时间就有近3万只棉顶狨从哥伦比亚被出口到美国,用于肠道、生育、病毒等方面的生物医学研究,又因为棉顶狨体型小,也让它们进一步成了实验室圈养、研究的理想动物。

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野外生活着大约40000万只棉顶狨,如今仅剩下6000只,其中的成年个体大约只有2000只。这一方面是栖息地的破坏让棉顶狨无处栖身,在哥伦比亚,森林砍伐使近乎98%的棉顶狨栖息地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便是遗留的问题,早年的生物医学研究消耗了太多棉顶狨,即便它们繁殖快,每年能够生产两次,每次基本上都是一对异卵双胞胎,但也很难赶上被消耗的速度。

事实上早在1973年,棉顶狨就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限制将其用于实验研究,但是对棉顶后造成的种群生存威胁已经无法弥补,现在的它们依旧是极危物种。

可以说,棉顶狨曾经为人类做出了一些贡献,单从这一点出发,如今的人类也该留给它们足够的生存空间,放它们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