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面料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古代平民一直称自己为“布衣”,这里说的布就是“麻布”,事实上明清之前,苎麻和大麻做成的麻布才是主要的纺织面料。

与此同时才是更为贵重的丝绸,不过丝绸一直都被规定为达官贵人的专属,平民百姓只有缫丝技术,没有穿的资格。

然后是毛织,毛织技术在古代已经很成熟,但没有大范围推广,因为中原地区对这种保暖性过高的产品没有迫切需求。

明朝朱元璋强制性种植棉花——“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平民百姓终于穿上了更为舒适的棉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棉布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往下都是主要的服装面料,人们经常穿着全棉衣物干活、上班,但棉布的缺点也很明显。

由于棉布主要是以棉花为原料,然后经纬纱相互交织而成的,它保留了大部分作为织物的特性,一个是容易皱,皱了之后还很难抚平;另外还会缩水,只有经过特殊处理才能降低缩水率;也会变形,尤其比较薄的夏装;又容易坏,醋不小心倒上去都很要命。

所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家在穿衣服上就很惆怅,毕竟那时候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十分之短缺,买棉布还得通过布票,但每年也就3尺,都不够做一套衣服,做好的衣服还容易坏,所以经常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大的穿了小的穿,能传成传家宝。

有时候就会忍不住想:什么时候能来一件那种穿不坏,不容易皱的衣服?

群众想得多了,企业就会听见,听见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商机,恰好那时候政府也意识到,棉花用地实在是太多了,都侵吞粮食和蔬菜用地了,以至于人们依然穿不上好衣服,还吃不饱饭,要不得!

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1976年到1979年开始有厂子大量进口设备,生产“的确良”布。

这种布简直就是为了代替棉布而生的,它确实完美弥补了棉布所有的缺点,挺括不皱还结实耐用,并且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比起棉布来说,的确良虽然不用布票,但要贵很多,《纵横》曾刊载过一篇文章,作者刘心格讲述了他人生中第一件的确良衬衣。

彼时他在乡下卫生院工作,看到上海毕业的两名医生穿的确良,就很心动,想托他们买,但是上海的确良要凭工业券才能买到,他的工业券得攒三个月才能卖得起,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过之后阴差阳错为一名妇女进行剖腹产,对方十分感恩,愿意帮他买的确良,还少收了他钱,他才人生中第一次穿上天蓝色的确良衬衣。

他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怀的记忆。

但贵是贵,并不妨碍它风靡整个中国,大家一方面把它做成中规中矩的白衬衫,另一方面又把它做成花花绿绿的中长裙——这几乎是当时大街小巷女孩子们的普遍装束。

男人们也是衬衫,不过更有短袖,穿上这轻薄顺滑挺括的的确良,人都看上去不知道精神多少,相亲的时候更是倍儿有面。

如果要是有人愿意送自己的相亲对象一套良衣服的话,那这门亲事基本上也就差不多可以定下了。

另外军队的服装也第一时间改换了的确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除了本来的爱国情怀之外,的确良也成为吸引年轻人参军的一个重要存在。

不过世界上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存在,很快的确良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一个就是不贴身,像穿着高端点的塑料布。

还有就是不透气,闷的时候能把人闷死,又不耐寒,冷的时候还能把人给冷死,同时一遇上水就跟雨衣似的透明,一出汗就能直接黏黏糊糊粘在身上。

那个年代大家再想要开放,也不至于搞出这等跟不穿衣服一样的行为,轻一点被人嘲笑,重一点就要被说不检点。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感受到了的确良带来的尴尬,于是对于的确良的热情突然之间就降温了。

的确良就这样变成了一种时代记忆,变成了一种怀旧物品,渐渐消失在服装市场,曾经的棉布反而成为高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的确良本身其实从未消失过,因为的确良本身是英国人卡罗塞斯发明的高分子材料纺出来的合成纤维,叫做Dacron,也就是涤纶或者涤棉。

纯涤纶的纺织品,或者涤纶是与棉和毛混纺的涤棉,在中国被叫做“的确良”,所以现在它只是恢复成了以前的名字,同时也依然是不少服装面料的主要构成。

它也还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叫做“聚酯纤维”,现在在网上或实体店买衣服,只要不特意选择面料,基本掀开成分表都能看到“聚酯纤维”这几个字。

所以老板关于面料的忽悠听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