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山市四九镇五四儒笏村,有两幢绿树翠竹环绕着的百年碉楼——“三益碉楼”和“三兄碉楼”,三益银信博物馆就是利用这两幢碉楼建成的。这是江门台山侨批民间收藏家李柏达的心血,是他多年来保护传承侨批文化的成果之一。

在江门,李柏达是声名颇响的“侨批迷”。他收藏了逾五千封侨批,走访各地研究这些泛黄的信件,理清邮路、找寻华侨后人、挖掘其中故事,并将研究所得著书记录。他的著作《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获得“中国2019世界邮展大银奖”,这是江门地区首枚世界邮展奖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6月,李柏达(右一)在武汉参加“2019世界集邮展览”向各地读者讲解五邑侨批故事。

2003年,热衷集邮的李柏达在一次邮展上无意发现了侨批,并对其萌生研究兴趣。在之前,李柏达就与侨批结下不解之缘。1905年,李柏达的曾祖父李云宏从家乡台山远渡重洋到了古巴,李家自此陆续收到了从古巴寄来的侨批,现留存86封。因此,李柏达一边整理家中留存的侨批,一边从邮票硬币交易中心、古玩店、私人卖家等地方购买侨批,密切关注全球的侨批拍卖信息。

收藏侨批并不容易。李柏达介绍,民间收集侨批存在难度,加上早年间五邑地区的侨批被各地收藏家争相求购,如今较难在江门收购侨批。李柏达唯有辗转多地,想方设法收藏。

收藏只是第一步。李柏达细心地保管每一封侨批,分析每一封侨批的历史背景,了解侨批上的每一个邮戳、邮票甚至开口所代表的意义。他还经常外出调研,并著文记录。至今,他已出版的书字数达45万字,还有逾10万字成稿等待出版。此前获奖的《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精选了近千封侨批档案,介绍了台山侨批机构的历史发展轨迹,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侨批文化,描绘了侨乡文化的斑斓面貌。

2021年7月,李柏达(右一)在三益银信博物馆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讲家族银信故事。

每次细读祖传的侨批,想到出外闯荡谋生的祖辈最终客死异乡,毕生积蓄大多寄回台山家中,李柏达不禁潸然泪下。侨批中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李柏达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加入到侨批的保护和研究中,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关注侨批文化。

【撰文】叶芷晴 黄烨倩

【图片】受访者提供

【作者】 叶芷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