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连日降雨和当天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郑州市的地下水防御体系。近日来,洪灾日益加重,已有数十人遇难。

河南,这个历史上就曾灾难深重的华夏文明摇篮,再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对河南的偏见仍旧存在。趁此机会,或许你也应该了解一下,河南到底为华夏遮挡了多少风雨?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10分钟。

01 文明摇篮

当从壶口倾泻而下的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流过关中平原以后,很快就秦岭山脉和太行山脉的围追堵截。

黄河从险峻的三门峡来到东崤山,进而通过邙山,才再次感到轻松。

在这里,伊水和洛水冲击出伊洛河谷平原,最终汇入黄河;太行山脉中的王屋山和秦岭的余脉嵩山渐行渐远,形成了一个喇叭口,再往东就是辽阔的华北平原了。

这里,就是历史上的豫州,今天的河南。

最晚在距今5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居住了。裴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则证明了,这里是早期华夏文明的重要摇篮之一。

夏都斟鄩、西河等,均在河南境内,可知早在那时,河南就已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地区。

到了殷商时代,河南进一步成为华夏文明的中心。但河南的灾难也是从此开始的,那就是频繁爆发的黄河水灾。

为此,商代统治者不得不经常迁都,在河南的黄河两岸留下了大量的都城。一直到了殷和朝歌,商都才逐渐稳定下来。

而河南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河南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洛阳-郑州-开封一线。

而这条中原生命线的最早开发,是在西周时代。

公元前11世纪,当周武王征服殷商以后,第一次来到伊洛河谷时,便对他的弟弟周公旦说,这片土地不正是我们掌控东方的最佳据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约8年后,在周公等人的努力下,洛邑拔地而起。周成王将这里命名为成周,驻军守卫,成为西周王朝统治关东地区的总根据地。

作为河南最富地理形胜的代表,属于洛阳的东都时代来临了。

02 洛阳的东都时代

西周王朝以镐京-成周为中心而控天下的格局,成为后来中原王朝的长安-洛阳为东西两京的雏形。

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9世纪,近2000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将洛阳与长安并称两京,要么为副都,要么为都城,举足轻重。

洛阳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河南的代表,成为华夏文明的中心呢?

从地缘上来看,华夏文明的核心板块主要是以下几个:

华北、江淮、江南;荆襄、巴蜀、关中、河东;

除了巴蜀到洛阳有一定距离、有点麻烦以外,洛阳无论是向东到达关东大平原的华北、江淮、江南,还是向西直达关中,向南到达荆襄,都很方便。

在交通不甚发达的时代,洛阳几乎也是唯一一个到达所有版块都很方便的地方。所以,天下之中洛阳,便汇聚了所有华夏文明的王气所在。

同时,洛阳地处伊洛平原,物产丰饶;周围又有八关拱卫,易守难攻;是一个绝佳的军事中心+经济中心。

因此,洛阳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原王朝居中而驭四方的理想定都之所,而河南地区也就成了华夏文明的核心所在。

但同时,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东都洛阳却大多数时候都以副都的地位存在,难掩长安的光辉,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扩张是其根本属性之一。而海洋时代到来之前,华夏文明扩张的方向主要有四个:

1)关中的西北方向,通往河西走廊和西域;

2)关中的北边,河东的西北方向,通往蒙古高原;

3)关中和巴蜀的西边,河湟谷地和青藏高原;

4)华北平原的东北方向,也就是现在的东北和朝鲜;

这四个方向,除了经济和军事价值都不突出的东北和朝鲜,其余三个方向分别处于关中的正北、西北和西南。

而洛阳不管要往哪个方向扩张,几乎都不能直接到达。

所以,如果华夏文明要扩张和发展,以洛阳为中心,不仅交通时间长,难以及时根据前方局势进行决策,而且作为总后勤基地,还会在运输的途中损耗过多的人力物力无法对前线形成高效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历代两都格局中,我们发现,在王朝以外部扩张为主的阶段,基本都是以长安为第一政治中心,比如秦、西汉、前秦、隋朝前期、唐朝前期;

而内部不稳定、倾向于守护基业的王朝,基本都会以洛阳为第一政治中心,比如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后期、唐朝中期。

如果说长安是华夏文明强盛时扩张的有力拳头,那么洛阳就是华夏文明衰弱时一个温暖的港湾。

如果说长安将华夏文明推向了巅峰,见证了华夏文明最强大的时期;那么洛阳则在很多时候搂住了华夏文明的后腰,保护了华夏文明最脆弱的时期。

进以长安为基,退以洛阳为港。一旦乱世来临,洛阳总是守护华夏文明最坚强的保护伞。

也正是这样的政治地位,注定了1000年来,河南比关中承载了更多的风雨和灾难。

西周被戎狄所灭,平王东迁。在洛阳的庇护下,东周好歹站住了脚,中原诸侯才能够抱团抵挡住四周戎狄对华夏文明的蚕食;

东汉末年,洛阳被多次攻占和焚毁,河南地区千里无鸡鸣;

西晋末年,洛阳为华夏抵挡了多次来自匈奴刘汉的军事攻击,河南地区人相食,直到306年才被攻破。

03 从洛阳到开封

当时间来到公元6世纪,关中地区被历代王朝过度开发,已经再难承载起华夏文明的富饶之时,洛阳、开封相继挺身而出,担起了华夏文明的重担。

早在隋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隋炀帝就意识到了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发和经济凋敝,于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隋唐大运河应运而生。

隋唐大运河,很快就成为了帝国的生命线,并在唐帝国的经济和生活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洛阳到长安段的运河,却经常堵塞。唐高宗以后,长安乏食的记载已经屡见不鲜,洛阳成为了大运河的西部终点。

于是,唐中期以后,洛阳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支撑着千疮百孔的大唐帝国延续了一年又一年。

当过度的战乱和经济崩溃导致洛阳也无力承担时,运河的下一个终点-开封,接过了两京手中的接力棒,第一次站到了华夏文明的前台。

接下来的五代到两宋,是继南北朝之后,华夏文明最为艰难的200多年。

丢失了燕云十六州的华夏文明,连之前的基本盘也难以坚守。华北平原成了契丹人肆意纵横的战场。

门户大开,作为华夏文明最坚固的核心,长安、洛阳没了经济支撑,又面临西北的威胁,已经自顾不暇。

这种危局之下,开封被升级为东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凭借纯粹的经济中心而成为首都的城市,它仍旧还是帮助北宋王朝坚守了近200年之久。

河南,再次搂住了华夏文明的后腰。

虽然这段历史并不扬眉吐气,但这也并不是开封的错。

而随着北宋王朝的腐败和没落,开封和河南,却再次承载了华夏最深重的灾难。

公元1127年,女真人的铁骑终于攻破开封,史称靖康之耻。

在宋钦宗一错再错的决策之下,北宋徽钦二帝和数以千计的宗室、大臣、百工、女眷被掳掠北归,开封城内的财物被女真军队洗劫一空,百姓惨遭屠戮。

北归途中,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凌辱和欺压,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此生都没有再回来。

他们出发的那一夜,开封心力交瘁,整个河南都流淌着鲜血。

1135年,岳飞曾带领着南宋军民反攻占领河南,但旋即又被召回,开封再次落入女真人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女真人衰落之后,河南再次作为金国的核心地区,多次遭到蒙古人的残酷屠杀;

1234年,南宋朝廷发动北伐,史称端平入洛。然而,宋军看到的只有河南地的白骨蔽平原和千里无鸡鸣。而蒙古人早已准备好了屠刀,再次在河南地狂屠了这支宋军。

一直到14世纪,开封和河南才再次看到了华夏文明的曙光,朱元璋的军队北伐,赶跑了元军。

此时,更大的地缘格局形势,和关中河南的残破,让长安、洛阳、开封这些故都纷纷失去了角逐天下的政治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南北两京。

04 郑州时代

1905年,京汉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909年,汴洛铁路建成通车。

这两条铁路便是后来京广线和陇海线的前身,而这两条中国铁路最重要的铁路大动脉,其交汇的核心点,是河南郑州。

本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海洋时代的到来,河南的傲气已经消退得所剩无几了。

然而,在中国近代的波谷,河南却再次凭借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中国实业崛起的点点星光之一。

那么,小城郑州似乎别无闪光点,为何能力压洛阳和开封,成为这个核心点呢?

作为京汉铁路的建议者,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目的是把铁路修到家门-武汉。

所以,作为一个沿途的站点,具体是洛阳、开封,还是郑州,张之洞并不在意,主要是可行性高、成本低、风险小。

因此洛阳首先被抛弃了。因为洛阳是盆地,周围全是山和丘陵,而且路线也很绕,从洛阳修过去成本太高了。

而开封被抛弃的原因,在于黄河。

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至少从公元6世纪开始,母亲河就已经黄了。

而进入平原的缓慢流速,让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渐升高,母亲河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淹了河南和山东。

为了治理黄河,历代王朝都投入了吃奶的力气。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河床和堤坝试比高,河南山东越来越低。

开封段最为突出,据说现在这段河床已经比开封地平面高了7米左右了,两层楼的高度,只比当年的印尼海啸低3米。

要在这样的地方修铁路大桥,以当时的技术修不修得了暂且不说,就算修好了能管几年呢?要知道,当时的黄河都还没治理好。

这也是河南灾难深重的原因之一。本来这也是上游的祖祖辈辈干的好事,但河南却不得不承受母亲河愤怒的后果。

所以,幸运儿郑州就取代了洛阳和开封,成了这个天下之中的正中。

而有了京广线和陇海线的加持,郑州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快就超越了河南的三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

虽然此时的河南已经不是中华大地的绝对主角,但长期担任中国铁路线中心的郑州,却为中国近现代的崛起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为河南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直到今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早期铁路和商业一并传播出去的,还有全国人民对河南人的偏见。

这个黑锅,河南人一背就是几十年,一直持续到这几年经济发展逐渐平衡,才慢慢改变。

子彧说

河南,这个因为母亲河成为华夏文明摇篮之一的地方,却也同样因为人们对于母亲河的不尊重,而成为了承受母亲河愤怒最多的地方之一。

从洛阳到开封,河南无数次搂住了华夏文明衰弱时的后腰,却也因此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承受血腥灾难最多的地方之一。

这些都是河南为这个华夏而承担的,但来自全国人民的偏见却是河南的害群之马自己造就的。

当然,今天的河南已经不应该继续承担这个偏见了。

而这个夏天,愿郑州加油,河南安好!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