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学习过中国古建筑,或对中国古建不感兴趣,那“样式雷”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

样式雷,中国史上最牛的“包工头”,中国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他家修建的。

圆明园、颐和园、景山、天坛、北海、中南山,乃至北京城外的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这些多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设计,皆出自雷氏之手。

雷氏家族七代人,前后经历八代皇帝,历经260年的岁月,始终在皇家的样式房行驶掌按之职,也就是“皇家御用首席设计师”,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最牛的建筑设计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样式雷时代的开启

康熙二十二年,一位64的老人“北漂”,从南京来到北京,参加了紫禁城的修建工程,他就是“样式雷”的第一代——雷发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技艺精湛,雷发达得到了大boss的肯定,被康熙皇帝所赏识,获得官职,担任设计工作,拉开了一个传奇建筑世家的辉煌序幕。

在主持重修紫禁城时,他大胆创新,保留了故宫中轴线上大殿建筑的严格对称,这种建筑模式在日后的数百年,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建筑美学。

| 明清紫禁城宫殿平面布置分析图 |

但真正“样式雷”建筑世家的帷幕,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拉开的。

作为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建筑,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在营造所供职并投充内务府包衣旗。

他的“出场”是从挽救一场危难开始的。

那时,紫禁城太和殿正在修缮,因缺少大木头,官员们便从明代殿陵中,拆取一根金丝楠木换作太和殿大梁用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太和殿 |

工程竣工之后,康熙亲自出席「上梁典礼」,可脊檩怎么也合不上榫,雷金玉拿着斧子现场处理,大梁最终落稳到位。康熙大喜,封雷金玉为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赏七品官,食七品俸」。

成为钦工处掌案后,雷金玉的才华便有了用武之地。他把自己独特的工艺化作鲁班再现,对宋代以来沿用的“斗拱”进行改进,以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形成由“斗拱”变“斗口”的新模式,让设计与施工能够更加科学地衔接。

从此,建筑所用柱子梁枋的粗细、高低,都是以“斗口”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直到现在,这项木工技艺仍无人撼动。

雍正登基后,雷金玉已年过六旬,但雍正仍然让他做了圆明园的总设计师

| 圆明三园(样式雷史料)|

可惜的是,这座万园之园、结合了中西建筑文化精髓、世界建筑排名第一的奇迹园林,已在清朝衰败、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被彻底毁灭了。

| 圆明园鸟瞰图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方壶胜境 |

雷金玉在70岁去世后,雍正皇帝特地降旨由国家拨银通驿站送其回江宁归葬,在当时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铁三角

雷金玉去世后,雷家却失去样式房掌案职位,于是,便举家迁回了原籍。只有一个人坚决不肯回去,就是雷金玉第六位夫人张氏,她带着三个月大的儿子雷声澂留在了北京。

上演了一出豪门宫斗,在工部泣诉,夺回了父亲去世后被外人抢走的样式房掌案之位。(后来,雷氏后人在老祖坟上立了一块德政碑,褒扬张氏在家族史中不可磨灭的功德)

雷声澂专心培养教育后代,培养出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三个大师级人物,号称当时设计界强大的“铁三角”

三兄弟中,雷家玺尤为出色,所以便做了样式房掌案。三兄弟最擅谋篇布局,设计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园庭工程,并扩建了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

| 颐和园万寿山排云殿 |

颐和园,是铁三角的代表作。当时颐和园叫做清漪园,1750年,乾隆为庆祝母后六十大寿,启动清漪园工程,让样式雷负责设计。

| 清漪园(颐和园前身)|

一开始,乾隆下令在园中心建一座9层宝塔。建到第8层,风水先生提出异议,认为北京的西北方向不宜建塔。乾隆便下令把塔全部拆除。

拆后怎么办?乾隆把难题交给样式雷,要他们在废塔之上重建一座建筑。三兄弟苦思冥想,后依照武汉黄鹤楼,设计出了一座八方阁的建筑物,这就是今天游客不绝的佛香阁

| 佛香阁 |

| 佛香阁平、立样图 |

为皇帝设计陵墓也始于雷家玺。这是样式雷的又一次新发展,嘉庆“昌陵”成为样式雷第一个陵寝杰作。

| 昌陵 |

昌陵地宫结构宏大、四门九券雕刻精细。陵寝券顶是用一块块砖砌筑的,合拢这样的券项是相当困难的,但雷家玺成功将金券合拢,堪称奇迹。

| 陵墓琉璃影 |

| 陵墓琉璃影壁尺寸画样 |

雷家玺还有一项绝活——装修设计,他的园林及陵墓装修设计,可谓集古典装修艺术之大成。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烫样

样式雷故事到了第五代,又出现了一个意外插曲。雷家玺61岁时猝然去世,当时,儿子雷景修只有22岁。雷家玺觉得雷景修经验尚乏,就把样式房掌案交给了同事郭九。

好在雷景修深知父亲临终用意,从此潜心技艺,诚心接受郭九指派,在经过24年卧薪尝胆后,终于以高超技艺争回了样式房掌案。

遗憾的是,雷景修虽技艺高超,但鲜有用武之地,他生活的道光、咸丰年间,清廷内忧外患,国势衰微,大规模园林宫殿建造纷纷停下脚步。

于是他干了另一件大事,他开始整理祖上传下来的设计图纸和烫样模型,并建了三间屋子来收藏,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雷景修又把工部样式房的图纸和烫样,迅速转移到自己家中妥善收藏,样式雷图档才得以保存下来。

雷氏家族最登峰造极的技艺是「烫样」

| 烫样 |

所谓「烫样」就是用纸板、木头等为原材料,用烙铁烫制而成的建筑模型,比例从1/200至1/100不等。

烫样不仅是效果展示,还是施工参考模型。样式雷的烫样堪称艺术品,所有烫样均可层层拆卸,打开屋顶便可看到内部梁架结构。技艺之精巧即使放在今天,也让微雕大师们自愧不如。

| 房顶拆下后能看见内部构造 |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皇帝抛下皇宫、子民逃跑了,官员丢下忠君爱国之心逃跑了,军人扔下刀枪、荣誉逃跑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一个工匠世家却站了出来!为保护祖先耗尽心血建造的花园而奋起反抗,雷景修女婿被侵略强盗乱刀刺死。女儿带领全家老幼14口,自焚殉园。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呕心沥血

1866年,雷景修病逝。40岁的雷思起,顺利接过父亲掌案之职。他一生经历道光、同治、光绪三帝,主持修建了定陵、定东陵、惠陵和西苑,及许多王公、贵胄的府邸、园林、陵寝。

| 样式雷全程参与惠陵踏勘和营造工程 |

定陵更是雷思起的旷世之作,因建陵有功,雷思起被钦封五品职衔。

| 定陵 |

| 样式雷定陵地形 |

咸丰帝定陵完工后,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陵寝,于是,雷思起又挑起重担。

费尽周折,才在定陵东边找到两处风水佳穴。但开工前,雷思起测量发现,两处陵寝的志桩不平准,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因为慈安和慈禧两人处处攀比争胜。

得罪谁,那都是杀头之罪。雷思起抓耳挠腮后,推出一个绝妙设计,两位太后各用一个地宫,共用一套祭殿。

工程好不容易完工了,慈安去世,慈禧开始独揽大权。为了体现身份和地位高于慈安,她下令将建好的陵墓内部全部重新修缮,为了让慈禧满意,雷思起数次更改设计,耗尽心血,积劳成疾,从此不振。

慈禧陵寝许多装饰,大量使用贴金,豪华异常,在清帝陵中仅此一例。

| 慈禧陵 隆恩殿 |

1866年,太平天国被镇压,1868年,北方捻军被消灭。经此两役,清廷元气大伤。但1873年,慈禧竟然异想天开,想重修被英法联军烧掉的圆明园,她想把四十寿辰放在圆明园举办。

对于重修,同治帝一开始很反对,但慈禧频频施压,同治只好遵了太后懿旨。因时间太紧,同治给下的工期仅一年。要求雷思起一个月内完成全部画样和烫样。

于是雷氏档案中出现了大量印有“赶紧办”“赶紧烫样”“赶紧进呈”等字的催办加急文书,终于在一月内完成圆明园所有图样。

| 九洲清晏之天地一家春烫样-【圆明三园样式雷史料】|

| 九洲清晏之天地一家春烫样局部-【圆明三园样式雷史料】|

| 九洲清晏之思顺堂烫样-【圆明三园样式雷史料】|

可重修圆明园,根本拨不出款。1874年9月,同治帝被迫发布上谕:“圆明园工程,均著即行停止。”工程虽停,但雷思起却累垮了,不久便撒手西去,终年50岁。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样式雷的终结

雷思起去世后,儿子雷廷昌成为新掌案。他主持重建了天坛祈年殿、紫禁城太和门,以及慈禧太后万寿庆典的点景楼台等。

因惠陵金券合拢和隆恩殿上梁有功,他被朝廷赐为二品,样式雷家族荣耀达到巅峰。

圆明园重修停工后,为顾全慈禧颜面,大臣们又提出修葺三海的建议。三海,即紫禁城南面的北海、中海、南海。其中最大工程就是修建富丽堂皇的仪鸾殿。

毫无疑问,重任又落到雷廷昌肩上。仪鸾殿建成后,慈禧立马迁入居住,召见群臣,成为清廷的实际政治中心。

辛亥革命后,这里更名为怀仁堂,解放后,成为中共中央举办重大会议的场所。

1897年,慈禧再度启动圆明园重修工程,雷廷昌儿子雷献彩,做了圆明园样式房掌案。1907年,雷廷昌去世。清末崇陵、摄政王府等重大工程,则由雷献彩主持完成。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帝制结束。样式房差点消失,样式雷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雷献彩曾先后两娶,却皆“无出”,他在失业的忧愁和没有子嗣的悲哀中辞别人世。传承八代的样式雷建筑传统就此终结。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2007年,样式雷建筑图档经过评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我国第五个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建筑专家们说,“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可知道圆明园的很多,知道样式雷的,如今又有几人呢?

样式雷的家族,留下了近两万件珍贵建筑图档,为今天人们研究古代建筑留下了宝贵的财产和资料,并因此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因每一代的样式雷都会让子孙学习图纸,样式雷的图纸便代代相传。民国初年,雷家后代认为祖辈留下来的这些图档有“居奇之余地”,于是就将其藏匿起来。

| 样式雷的传世图档 |

但在接踵而至的乱世中,雷家迅速衰败,迫于生计,他们开始变卖样式雷图档。由于声名显赫,这些图档十分抢手,在地摊上就可买到,致使部分图档流落海外。

这个现象被当时的名流朱启钤先生注意到。

朱先生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办人,年轻时就对建筑感兴趣,并认识一些宫中的工匠,对样式雷的建筑成就颇为了解。

| 朱启钤《样式雷考》和《雷氏族谱》|

他看到一些日本人和中法大学人也在收购这些图档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他就给当时的文化基金会提出购存建议,希望能够拨款将样式雷图档收购。

后来文化基金会“拨款五千元,全数购入”。图档足足装了10卡车,但距离“全数”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批图档后来保存在北平图书馆。

而营造学社也一直没有放弃对散佚在市面上的样式雷图档的搜集。目前样式雷图档主要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单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国外一些个人收藏者手里也有一些。

自1982年以来,天津大学己将国家图书馆所藏最混乱的样式雷有关陵寝工程的图档5000余件清理完毕,并将初编目录输入电脑存盘。

随着对样式雷图档研究的深入,人们将会越来越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而通过解读彼时彼刻的设计语言,清朝皇宫建筑中的诸多谜团也将被一一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