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对吴亦凡事件发表评论 吴亦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官媒迟迟才发声?原因在这 ,告诉大家相信法律,相信警方,这不,吴亦凡事件再次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北京朝阳警方通报,“吴亦凡事件”中都美竹博网为网络写手牟利代写,并且与好友刘某文商议在网络上公开其与吴亦凡的交往过程,以提升网络知名度。同时,网友刘某诏为发横财,决定利用此事诈骗,分别冒充吴方和都方,还骗来“认罪书”意图诈骗300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针对网上其他举报内容,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届时会通报社会,如果构成违法犯罪,将会严格依法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朝阳警方对吴亦凡事件通报

通报内容可概括为四点:

1、双方仅见过一面,并且发生了性关系

2、都美竹与好友刘某文共同策划炒作,并且通过网络写手发帖

3、事件背后另有诈骗人员“操纵”,已被刑拘;

4、有关吴亦凡被举报“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及其他行为,暂未查清,仍在调查。

有网友总结了下:一个骗色的遇上了一个骗流量的,然后他俩一起遇到了一个骗钱的

并且对都美竹之前所称已向警察报警一事,警方也做出回应,未收到都美竹报警。此处划重点!后面要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嫌疑人刘某迢是于7月18日被警方抓获,而官媒20号对此事进行评价,恰好也说明了该事件基本事实真相也已调查完毕后官媒才发声!同时也印证了官媒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从都美竹与好友刘某文舆论炒作开始,公众从关注八卦开始到呼吁司法介入,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越来越迫切,对于“吴亦凡事件”,网民始终在等一个真相,一个经过了警方调查和法律检验的真相。

这场互爆互捶的网络舆论战,倘若没有司法的及时介入,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还会爆出多少“猛料”。从娱乐吃瓜到网络混战,涉法的事还是要法律来管。虽然部分网友们在互联网上肆意宣泄情绪,但不管是吴亦凡还是都美竹,或者是已被刑拘的诈骗人员,谁都别想在法律面前撒谎。再完美的谎言,在法律面前都不堪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某文炒作起稿的第一篇博文

所以大家端好小板凳吃瓜就好,不信谣不传谣,事情可能比你我想象的还要复杂!

有律师表示,如果都美竹的爆料不实的话,她也会承担法律上的责任。比如她说去报案了,想让公安机关去追究对方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刑事责任,那么如果不属实,那在这种情况下,她可能就会构成诬告陷害。即使没有报案,她只是在微博上或者网络上说一说,但是如果是虚构、捏造事实的话,可能会构成诽谤。如果这些都不构成,那么还有一个可能兜底的罪名叫做寻衅滋事,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秩序造成了一个侵害。

在这个事情上面其实有另外一位吴姓明星的事件当中的涉事女方其实已经是前车之鉴了。当时双方之间也是一些感情纠葛,女方可能问男方索要了高额的补偿或是好分手费,那么最后她是被以敲诈勒索来追究刑事责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美竹自诉称有报警

但根据我的推断,最后的结局有两个可能:由于都美竹方炒作的行为,舆论使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太大,吴亦凡方不会主动和解,如果他真的没有违法犯罪行为,那他一定会选择调查清楚,洗白翻案;如果都美竹涉嫌诽谤罪,吴亦凡的公关团队的举措肯定是选择处理都美竹之前,放弃对她的控告,以此来塑造重情重义、大度善良的人设,洗白重新回归娱乐圈!

“吴亦凡事件”的相关事实还有待进一步查证公开。再大的“爆款新闻”,它的热度总会散去。但无论吴亦凡最终是否入狱,如果网友们的爆料属实,作为一个失败的、 无艺且无德的偶像产品,他都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再抛头露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同法制新闻所说的一样:在“吴亦凡事件”的新闻成为互联网上冗余的数据后,“吃瓜群众们”早已经明白了一个质朴的道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厘清真相,法律是最有力的定音锤。无论是谁,违法必惩!这也许是这起大新闻存在的更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