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约车和出租车,有人会说它们是双胞胎兄弟,另一些人则会说它们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出租车是吃公家饭的,而网约车更像一个没人管的孩子,自由懒散,滴滴、滴答、一喂出行等平台只是为司机们提供一个赚钱的渠道。

但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关系,远没有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公家人不干公家事

一些00后的小伙子、小女孩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坐上网约车,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便捷,不少年轻人一边享受着网络通讯带来的福利,一边抱怨叫车的价格越参数图片)来越高,其实相较网约车,出租车的弊端或许更大。

近年来关于网约车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家开始对网约车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而最早遭到质疑的,还是出租车。

10年代初,这还是属于出租车的时代,在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之前,出租车拼车不打表、绕路、议价、载客等行为屡见不鲜。

一旦碰到野蛮的出租车司机,你就别想有好果子吃,支付超额车费是常态。

这些现象有部分原因在于出租车没有线上监管,而线下部门虽然也会监管但却做不到实时监管。

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出租车运营是靠出租车司机自觉和乘客监督。

而显然的是,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即使面临出租车绕路、拼车、不打表等行为,也会因为投诉麻烦而放弃。

这样的放纵造成了出行市场的混乱,那网约车的出现,是否解决了这一点?

二、网约车的监管模式

网约车带来了更加透明的监管,滴滴、滴答、一喂出行等平台的出现让线上监管成为可能。

但监管的透明换来的是价格的不透明。

相较于出租车的统一定价,网约车因平台的不同而拥有多种定价方式。

对于司机和乘客来说,一张不透明的账单带来的不安全感并不比出租车的不打表好多少。

那么,为什么说网约车对于大城市而言甚至对于我国交通模式而言,也是场变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中国交通行业而言,网约车这种新形式下应运而生的,介于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间的另一种交通模式,很可能是国内形成健康有序交通环境的一种过渡,也是帮助交通模式转型的一个突破口。

从这个层面来讲,网约车显然还具有更深层次的行业变革意义。

但这并不是滴滴搞垄断、割韭菜,平台不透明定价规则的理由。

总结:

没有了滴滴,网约车还是会在,它的规范问题,也从来不由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