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多地降水显著增多,近日河南省多地更是出现了极端暴雨天气和洪涝灾害。暴雨过后,尤其是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引发多种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等。7月22日,山东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了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后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饮水卫生需注意,避免“病从口入”

暴雨和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工厂化学物质污染。因此,洪涝灾害地区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山东省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所长赵金山表示,受灾区域居民最好选择饮用瓶装水、桶装水,没有条件可自行取水后烧开后饮用,但也应注意取水点要尽量远离粪便、垃圾、污水,同时应注意选用干净的容器盛水,并经常倒空、清洗容器。不得已选择已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时,一定要进行澄清、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食品卫生同样需重视。赵金山介绍到,洪涝灾害可能影响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例如农作物霉变、牲畜疫病或死亡等,食用这些食物后将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应注意将肉和水产品要煮熟煮透、瓜果蔬菜洗干净、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方能食用;即使食物短缺,病死、淹死的禽畜,腐败变质、霉变和受污染的食物,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也坚决不能吃;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生吃水产品,少吃或不吃凉拌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强病媒生物控制,防止传染病蔓延

洪涝灾害期间和洪水退去后,老鼠的野外栖息地被破坏,更易进入室内形成鼠患;另外,大量积水、垃圾等恶劣卫生环境会为蚊、蝇的孳生繁殖提供条件,极易引起害虫密度骤增,可能导致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媒介生物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因此,水灾后应注意环境消杀并做好杀虫灭鼠工作。

“洪涝灾害后,应排尽家中积水并对环境彻底清理、消毒后再回迁。”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刘文杰特别提醒,人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引起皮肤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排积水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此外,还应及时清除家庭及周边的粪便、污泥以及有积水的瓶瓶罐罐等垃圾杂物,从而断绝老鼠的食物来源,消除蚊虫在家中的孳生地。

个人防护要做好

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主任医师景晓提示,应关好家中门窗防止蚊虫进入,外出活动时穿长衣长裤,必要时涂抹趋避剂防止蚊蝇叮咬。此外,由于鼠类在水灾中死亡或迁徙时,体表寄生虫往往会脱离或逃逸,因此在做好灭鼠工作的同时,也应注意鼠体表寄生虫的控制。可以通过在居民安置点喷洒杀虫剂,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等寄生虫。

专家特别提示,洪涝灾害期间常见传染病早期信号包括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表现,应尽快就医并听从医嘱及时隔离。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晨 通讯员 闫鹏飞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