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续数天多地遭遇极端强降水天气,发生洪涝灾害,面对暴雨带来的种种影响,我们应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一、蔬菜类:面对暴雨来袭,菜田怎么办?

近期,河南大部地区连降暴雨,并根据气象预报,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应做好应对措施。

1. 疏通沟渠

在预报有暴雨来临之前,应及时疏通排水沟渠,特别要注意不仅疏通自己田间的排水沟渠,还要让它们与大的沟渠和河流相连通,便于及时排水。

2. 及时排水

下雨时和下雨后要及时排出菜田积水,对于下沉式日光温室还要用排水泵排水,一般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田间积水不要超过半天,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灾害。

3. 开沟沥水

对于已经积水并排出地表水的田块,要开深沟沥出多余的地下水,可用钩机每3-5米开一条深0.5米、宽30厘米的深沟,防止渍水。

4. 支架防倒

排尽田间积水后,对茄子、辣椒等直立蔬菜要进行扶植并进行支架,如果叶面有泥土,还要冲刷干净。

5. 及时采收

对于积水时间较长,超过2天以上的蔬菜,可能会导致死亡,要在叶片和果实萎焉之前及时采收销售,补充市场短缺。

6. 防病治虫

雨期和雨后,湿度加大,病虫害较易发生,要及时防治,同时可喷施叶面肥和芸苔素内酯提高抗性。

7. 清理田园

对于已经淹死的菜田,在积水过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植株和杂草,墒情合适时翻耕整地,及时播种和定植下茬蔬菜。

8. 栽种下茬

在河南省的大部地区,秋延后的大棚番茄、茄子和辣椒可在8月上旬定植,黄瓜可在8月中旬定植或8月上旬直播,西葫芦可在8月中旬直播或8月下旬定植;日光温室的秋冬茬果菜可以在8月下旬到9月下旬定植。这些都需要提前育苗和向育苗场定苗,茄果类苗岭一般25-35天,黄瓜和西葫芦苗岭在20-25天。

对于露地蔬菜,一般大白菜在8月上旬到下旬直播,萝卜在8月中旬到下旬直播,豫南地区8月初播种胡萝卜还来得及,也可在8月上中旬直播马铃薯。芹菜在8月上旬移栽,可在11月初收获。其他速生叶菜如生菜、小白菜等可以随时播种,一般40-50天可以收获。包菜、花椰菜、青花菜都可在8月中旬定植,要提前20天育苗。对于耐寒的叶菜,芫荽可在8上中旬播种,菠菜在8月中下旬播种,还可以在8月中下旬种植蒜苗。

科学施策 防汛救灾——暴雨之后蔬菜生产如何进行自救

近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的侵袭,郑州、扶沟、漯河、新乡、安阳大部分温棚被淹,露地蔬菜也多天泡在水里。广大菜农如何做好防灾以及雨后自救,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提出以下措施:

1. 坚守“人员安全第一、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

暴雨之际,在危险没有排除、存在次生灾害的情况下,宁可棚室、蔬菜受些损失,也不可冒然前去温棚和田间进行排水和采摘作业。

2. 严防次生灾害,造成二次人员财产损失

排水、维修和补种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观念,虽然雨停了,但有些温棚仍然会有安全隐患,在田间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大雨停之后,在棚室断电后再进入棚内。进棚前首先检查温棚是否安全,一是检查墙体,特别是对于下沉式温室,检查出入口、东西山墙和后墙有无塌陷;二是看温室、大棚立柱基础是否松动;三是对于屋面较平的巨型棚,棚面积水严重时破膜后再进入棚内。

3. 雨后分清轻重缓急,有序救灾

(1)做好温棚和菜田四周排水:

挖排水沟、疏通堵塞的水渠进行排水,有条件的采用抽水泵抽水。首先是挖沟排水降低水位,或者在温室内外挖窨井,然后用水泵向外抽水降低水位。只有水位降低了,才能对墙体做基础,才能修复立柱,否则工作无法开展。

(2)科学修复棚室:

对于一些局部墙体塌陷、棚体基本完好的温室,进行修复。第一步后墙修缮,首先将已经坍塌、以及发生松动的土墙清除,把塌陷的土回填到温室内。同时在保证土壤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前提下,在土墙内表面附近设置一排斜立柱和一排垂直立柱,对前屋面骨架和后坡进行支撑。第二步,沿后墙处每隔一段距离垒支撑墩支撑后坡,支撑墩上面东西拉横梁,保证后墙不再受损;后墙外部斜坡做平,空陷处斜拉钢丝做一与后墙平行斜坡,外部整体覆盖就薄膜,以防后墙内进水;第三步,前屋面维修,对于变形、错位的立柱,加强基础,校正位置,加固松动的接口;对于破损的棚膜,尽快更换。

(3)苗场尽量多育苗,保证后期蔬菜供应

7月份正值棚室秋延后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育苗期,夏秋花菜育苗、定植的季节。有些育苗场受到水淹,有些定植到田间的幼苗长期水淹的情况下也会受损。育苗场有条件的抢时多育些叶菜和果菜类苗子,采用穴盘高架苗床育苗,做到手中幼苗,菜农不慌。对于一些种植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积极联系外面的育苗基地,进行异地购苗。

 (4)做好设施和菜田的消毒,及时防治病虫害

一是雨后及时清除绿藻,由于菜田土壤富含养分,雨后容易滋生藻类,藻类引发根系病害,与根系争夺养分与氧气,应及时清除。清除的方法雨后及时排水,晒田和翻耕。也采用地面喷施5mg/L的硫酸铜和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喷施后经阳光暴晒一段时间,然后再翻耕;二是及时消毒,严防病虫草害,雨后因为高温高湿,很多蔬菜、瓜果极容易发生软腐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秧苗还会出现沤根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会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损害。三是及时中耕松土。地里能进人时,抓紧中耕松土,打破地表板结层,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适当追肥,加强叶面喷施。

(5)分类施策,抢播补种

对受灾严重,根系已死亡的蔬菜或者大面积死亡的蔬菜要及时清理田园,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联系种苗重新定植蔬菜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对一些受淹较重但根系仍有吸收能力的茄子、椒类、番茄等蔬菜可通过剪除地上部过密的枝叶,减少植株体内水分过分蒸发,预防植物生理性失水,或用遮阳网短期进行遮阴防晒,预防萎蔫;涝害绝收的菜田清园消毒后,趁晴天及时整地补种。可抢种西葫芦、白菜、萝卜、菠菜、香菜、青梗菜、生菜、油麦菜、茼蒿等生长期较短的蔬菜,以解决灾后市场蔬菜供应之急。

二、果树类:桃园水淹后应急措施

近日,我省中北部地区突降大雨,该区域正是我省的桃主要产区,大多数桃园严重积水,对桃树生长和果实品质和产量将造成严重影响,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挖沟排涝

首先打通桃园与外界的排水通道、沟渠等等,迅速排除园内积水;其次在桃树行间根据地形隔行或多行开挖排水沟, 沟宽30 cm左右,深 50 cm左右,在加快排水的同时,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根据地形,也可考虑开挖与行间垂直的排水沟。

2.抬高树盘

结合开挖通气、排水沟,抬高树盘,形成馒头状的高垄,既利于积水排出,又可提高土层厚度,还可改良土壤结构。

3.预防治病虫害发生

积水造成土壤和桃园温度增大,可预防性喷一遍杀菌剂, 以防治病害发生,可选择百菌清 800 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亦可添加一定量的杀虫剂,如杀灭菊酯等。

4.叶面喷肥

长期水淹后会导致树势衰弱,由于土壤湿度大,追肥困难,叶面喷0.4%尿素+0.5%磷酸二氢钾,时间和频率可依据桃园的肥力和树势来确定。

5.适当修剪

桃不耐水涝,如果淹水时间长,可适度剪去一些冬剪时要去除的枝条,以调节树势,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三、林木类:林木苗圃水灾后怎么办?河南农大专家为你支招

1. 水后进园作业,注意安全!

2. 控沟排水,防止苗木长期淹水死亡

3. 清除苗圃内冲积的杂物、垃圾

4. 对轻微倒伏的苗木扶正、支护

5. 倒伏严重、断裂的苗木清除出圃地

6. 对劈裂、断枝的苗木用愈合剂处理伤口

7. 全园喷施抗菌药物,防止病害滋生

四、畜牧类

近日,我省中北部地区突降大雨,该区域正是我省的畜牧业主要产区,大多数畜牧生产单位严重积水,对猪、鸡、牛、羊、牧草等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促进我省灾后养猪产业平稳有序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近日我省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侵袭,对我省养猪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增加了疫情风险。为了保障灾后养猪产业平稳有序生产,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养猪专家指导团对灾后养猪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对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

避免洪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污染场区,对洪水淹过的猪舍、泥土、沙石、粪便、垃圾及各种污物,按照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顺序有序进行清扫、清洗和消毒,确保不留死角。

2.预防传染病和虫媒病的发生

由于灾情影响,气温变化大,环境应激易造成猪群免疫力低下,病原菌入侵,所以应注意猪场内消毒和生物安全制度,彻底清扫圈舍,对食槽、水槽及用具,及时清洗并消毒,预防非洲猪瘟、口蹄疫、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水灾过后容易孳生蚊蝇,因此,应及时清除场内外杂草,尽快疏通排水系统,避免场内有过多积水和粪便,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虫剂进行喷洒,灭蚊蝇,避免蚊、蜱等吸血昆虫传播疾病。

3.避免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

水灾过后的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猪的应激反应,应加强舍内通风,并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少食勤添,供给充足、清洁和卫生的饮水,加强通风,及时排出水汽。

4.病死、溺死猪无害化处理

为了避免死亡猪体携带致病微生物的危害,禁止宰杀,食用、出售和转运,直接焚烧或投入无害化处理池。

5.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水灾过后,做好洪水过后防大病的准备,确保疫苗兽药充足,全面做好防疫工作。对于受水灾的养猪场,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如猪瘟、口蹄疫、炭疽、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等,都要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6.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水灾过后,环境温湿度较大,适宜于霉菌孳生,因此,饲料做好防潮处理,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防霉脱霉产品,避免霉变;饲料储存间做好定期通风和紫外线消毒;禁止饲喂霉变饲料,避免霉菌毒素中毒。

促进我省灾后牛羊产业平稳有序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1.及时排干积水

水灾后牧场应及时排干场内积水,特别是地下式青贮窖。同时加强舍内通风,畜舍尽快回复干燥,因为潮湿的坏境会加快病原菌快速繁殖,夏季也会加重牛羊的热应激。

2.及时修复、加固破损的畜舍

防止屋面漏雨或墙体受雨水长时间浸泡发生的坍塌。为避免触电等灾害事故,水灾后要及时关闭电源,迅速组织人员对畜禽栏舍、围墙、粪污处理场及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对已损坏的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加固与更新,做到不漏电、不漏雨,不积水。对粪污处理场要采取防溢流措施,防止粪便污水随雨水直接流进江河。

3.全面消毒

养殖场遭受强降雨,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原被雨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疫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灾后必须对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或火碱进行道路和运动场地消毒,同时防止蚊蝇滋生。

4.防止饲草饲料霉变

检查饲料饲草库漏水情况,发现有雨水浸湿的饲料和饲草要及时清理出来,尽快饲喂或者晾晒干燥,不能及时处理的饲草饲料若发霉千万不能饲喂牛羊。

做好灾后重建,恢复我省家禽养殖生产的指导建议

近日,我省部分地区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罕见持续强降雨给我省家禽养殖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加快灾后家禽业有序生产,最大量的减少损失,河南农业大学家禽专家团队对灾后健康生产提出以下指导建议:

1.如实上报灾情,无害化处理家禽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如实向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备灾情,时时关注信息,以便及时获得政府物品或者资金上的支持。不幸死亡的家禽,一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排水防渗,修复受损设施设备

首先,启动应急发电,保证禽舍正常运行;采用抽水泵等设备及时排出积水,防止饲料间、舍内渗水,防止饲料的霉变和房舍的垮塌;检查各种设施设备和电路,进行维修和更换。

3.全面严格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暴雨造成场区内水流蔓延,净道污道之间有了相互流动,垃圾和粪污在舍内外和道路上漂流,及时清除淤泥、垃圾污物等,采用生石灰或者火碱进行全场消毒。对禽舍墙壁、笼具设备、墙体、工具、家禽等采用不同浓度的百毒杀溶液消毒。

4.适当增加饲料营养,注意饮水安全

雷雨天气,对鸡只应激比较大;雨水导致湿度增加,饲料容易霉变。饲养过程中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种类,适量增加能量饲料,提高家禽抗病力和免疫功能。一定要彻底检查饲料和水源是否霉变、结块、有异味等,饲喂中防止饲料受潮,少喂勤添,适当增加一些脱霉剂;使用自来水或者清洁用水饲喂家禽。

5.生物安全和免疫

雨水过后,蚊虫滋生,门窗及时修补,场区内清除杂草,加强灭鼠防鸟,防止疾病的传播。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对所有鸡只进行1次紧急接种。雨后潮湿容易滋生球虫,雏禽和平养禽的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

做好灾后重建,恢复我省水产养殖生产的指导建议

1.及时报灾

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者水产主管部门报备灾情,关注救灾政策,以便及时获得苗种、物质或者资金支持;

2.积极开展自救,修复受损设施

暴雨期间最常见的就是养殖设施损毁、漫塘、鱼种逃逸等。洪灾过后,应及时维修和清理池坝、修复受损设施,加固养殖池埂和进排水措施,防止进一步的垮塌和渗漏,避免二次损失。如鱼塘刚好处在行洪区域,灾后水位回落后应尽快利用泥浆泵等清除池塘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恢复生产能力;

3.尽快补种,确保稳定生产

洪灾过后,各生产单位要及时进行存量调查,评估损失。根据养殖动物逃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逃逸量少的鱼塘及时采购优质苗种进行补种;逃逸量大、存塘量少的鱼塘可考虑并塘养殖,腾出来的空塘清理消毒后,尽快重新投放鱼种,以便及时抓住灾后鱼类生长旺季,达到稳产增收目的;如果是鱼苗培育场,则重点做好亲本保存工作,将亲本保存作为灾后生产恢复的重心。

4.加强水质管理,做好鱼病防控

洪灾期间,将有大量农田水、生活污水等流入鱼池,导致池塘水体泥沙和有机质含量过多。洪灾过后,各养殖场要尽快进行水体排污、清淤工作,并及时做好水体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溴碘制剂等进行水体消毒,必要时换注新水。消毒后及时补充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藻相和菌相,做好改水改底和鱼病防控工作。

5.科学投饲,强体保健稳生产

持续性强降雨或者洪水漫塘容易导致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导致食欲下降、抗病力降低。洪灾过后,应适当减少投喂量,视鱼类摄食情况逐步恢复至正常投喂水平。为强化鱼体体质,应确保投喂优质饲料,避免发霉变坏的饲料,同时可拌喂免疫增强剂如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以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对环境应激和病原侵袭的抵抗力,尽快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

6.坚持巡塘,强化病害防治

洪灾过后,坚持早中晚巡塘,及时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的活动、摄食、养殖水体水色等情况。加强水质检测,建立动态水质检测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打捞病鱼、死鱼,并分析发病原因,合理用药。同时要做到打捞工具专塘专用,及时对打捞工具进行消毒,避免病原交叉感染,强化病害防置。

做好灾后重建,恢复我省家兔养殖生产的指导建议

近日,河南多地遭遇强降雨的自然灾害天气,降雨强度创历史记录。强降雨会造成养殖场区积水、养殖舍进水、饲料浸水和粪污处理区域泡水等现象,给家兔健康与安全生产带来危害,那么强降雨“水灾”过后应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来减少损失。

1.积极防止重要区域进水

要及时组织人员,利用沙袋迅速加强饲料车间、秸秆贮存区、养殖车间等重点区域门、地窗等部位,防止水流进入;如来不及,可将笼具下层兔只转移至中上层。

2.及时排除积水

降雨停止后,首先采取挖沟排水、电机抽水等措施,把饲料车间、秸秆贮存区、养殖车间等重点区域积水排出,然后用生石灰吸潮,同时加强通风;然后尽早把养殖场区、粪污处理区域积水排出。

3.精粗饲料浸水处理

及时把进水的饲料翻垛,把底层浸水部分摊开晾晒,以防霉变;可将确定没有霉变的浸水饲料及时饲喂给育成期群体,同时使用合规药物进行保健;确定已经开始霉变的饲料务必丢弃,不可使用。

4.环境全面消毒

暴雨期间环境污染严重。为清洁环境、消灭病原,必须对环境及用具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包括养殖舍内外环境及周边辅助设施,重点包括圈舍内的地面、墙壁、围栏、水槽、料槽、用具、车辆等,排污沟要重点清理;对清扫出的污物用10%石灰水消毒,墙壁、地面可以选用2%~3%的烧碱溶液消毒,其他用具和家兔饮水可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刺激性弱的消毒剂进行,浓度可适当加强;养殖舍外地面和粪污处理区可用石灰水消毒。

5.无害化处理死亡个体

其间发生死亡的个体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污染环境。有条件的在处理中心集中进行,也可在合适的安全地点进行消毒、深埋处理;被污染的饲料、排泄物等,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6.做好防疫工作

夏季暴雨过后,环境湿热,有利于环境中微生物滋生,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防疫、驱虫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鲜草饲喂的场家,雨后不能到低洼积水取草饲喂,以防寄生虫感染。

促进我省强降雨灾后苜蓿产业有序恢复的建议

近日,我省部分地区发生50年来的强降雨天气,对牧草产业尤其是苜蓿产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灾后可能会出现很多隐患,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恢复生产。为了尽快摆脱灾情对苜蓿产业的不利影响,特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1. 黄河滩区水灾损失尤其严重

苜蓿具有不耐水淹的特性,淹水情况下根系缺氧、腐烂,2-3天内就会出现部分植株死亡,严重者甚至全田苜蓿死亡。郑州周边的黄河滩区如长垣、兰考、开封等地近8万亩苜蓿是我省100万亩牧草草业带建设的第一批企业,有30%以上淹没于水中。例如,河南合博草业有限公司的郑州基地2100亩苜蓿,其中1900亩苜蓿灾情严重;长垣基地8000多亩苜蓿, 3000多亩苜蓿淹没在水中。郑州极致公司的荥阳基地3000多亩苜蓿, 其中1000多亩淹水达1米深。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损失将非常严重,甚至使入驻黄河滩的企业丧失信息。因此,必须在1-2天内,采用挖排水沟、排水渠等办法,引水入黄河,或引水入附近的沟渠、河流,使苜蓿地面尽快消除积水。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挥焦裕禄的精神,给企业鼓劲,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连夜奋战,打好这一仗。

2. 水灾后容易发生虫害流行

严重者把苜蓿叶子吃光,必须尽快遏制虫害的发生。主要虫害包括棉铃虫、苜蓿夜蛾、甜菜夜蛾等,尤其是虫龄大时可造成毁灭性打击。应该组织草业专家、植保专家等尽快行动,预防为主,把虫害消灭在虫卵阶段和1-3龄幼虫阶段,才能保证苜蓿顺利在灾情后尽快恢复。

3. 灾后尽快采取施肥措施

苜蓿受淹排水后,其一部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溶解在水中随排水损失掉,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灾后必须尽快补施肥料,使苜蓿尽快恢复生长,减少近年的产量和经济损失。

4. 加强病害监控

苜蓿淹水后,一些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加重,应及时观察,出现根腐病等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尽快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灾情措施的指导

例如河南省牧草联盟(位于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部门要迅速与苜蓿生产企业取得联系,指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快速高效排水方法,减少强灾的影响;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要尽快将灾情上报给农业部,向农业部申请受灾补贴和重建。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生产灾后技术服务部分专家咨询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农业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