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银元一直是市场上流通的硬通货,虽然1936年国民党进行了法币改革,但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党大量印刷法币,引起法币严重贬值,从而引发恶性的通货膨胀,所以直至新中国成立时,银元一直是市场的主要流通货币。

大洋一般指的是袁大头,是民国时候的一种银币,当时的面值为1元。

那么,当时的一块“大洋”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是一个十分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时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价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有一个大致的“平衡”。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叫卖,“卖包子咯,两文钱一个”,而今天我们买包子已经是一块钱一个了,所以作为参考的依据,彼时的两文钱应该和今天的一块钱的概念差不多了。由于大洋本身属于一种银币,因此,在收藏市场中,收到了许多藏友欢迎,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

1919年鲁迅和弟弟周作人一起合伙买了西直门八道湾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花了3500块大洋;1924年在阜成门的胡同中买下了另一座四合院,才花了800块大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北京),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洋钿)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银圆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就拿20世纪10年代的上海来说,工厂的职工收入在40银元左右,而类似于工程师、教员、律师等算作是高收入群体,能够获得100银元以上的收入。当时的米价,100斤的大米,6银元,100斤番薯在4银元,一块大洋能够兑换200~300铜钱,约等于150个鸡蛋、8斤猪肉。换算下来,一块大洋能够抵值如今150元左右的人民币。

由于大洋本身属于一种银币,因此,在收藏市场中,收到了许多藏友欢迎,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市面上最多的三个品种是民国三年、九年和十年铸造的,守家一般在700-720元之间,民国八年的市存量少,市价约18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