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爱一样,陆澄也同样对“心即理”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传习录》第86条中,陆澄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阳明曰:“然。”

止于至善,到底在哪里为止?

答案很简单:止在吾心也!

陆澄的理解,阳明表示肯定,认知的起点在于心,而最终归宿也依然在于心。如果事事物物都要去纠结,那就大错特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明在强调“心即理”的本体,即是内心宏大格局之外,他同时也强调“心即道”的实践功夫,在《传习录》第66条中,陆澄针对如何“求道”的问题向老师求教。

陆澄问:“道就是一。古人谈论道,见解往往不同,求道是否也有要领呢?”

阳明曰:“道无方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执着,如果拘泥于文字上去求道,那么离道的本意就远了。现在的人只说天,其实哪里见过天?人们认为日月风雷就是天,是不对的;认为人物草木不是天,也是不对的。道就是天,天就是道,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万物皆是道。人人都仅凭着自己的片面理解,认定道只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所以道才有了不同。如果知道要向深处探求,明白自己心体,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古今交错,不分始终,又有什么异同?心即道,道即天,明白了心也就知道、知天了。”

阳明继续补充:“各位要想实实在在看到这个道,必须从自己本心中去体会,无须借助外物去寻求,才能真正得到。”

既然心即理、心即道,那么,道、理有精粗、大小、强弱之分吗?

阳明回答:“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也就是说,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能见到的、悟到的层次,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固执、越容易走进“死胡同”,转不出来,如果跟这种认知水平的人去较真,说明自己的认知水平也一般。

阳明打了一个比方:“比如这一间房子,人刚进来的进修,只看得到一个大致规模。待到久了,房柱、墙壁之类,都逐一看得清楚。再久一些,房柱上我篆刻的花纹,都能详细看得出来。但是这间房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我们用功不一样罢了。”

深入来讲,这所房子为什么会存在?是因为我用“心”去观察、去感知了它,它的结构、花纹存在于我的脑海中,它内在的布局格调、精神气质也被我的“本心”感知到了,因为某种“缘分”,我的“本心”与这所房子产生了直接的链接,发生了“心”的碰撞,或许,我在感悟这间房子的同时,它也在感知我的存在。

正如卞之琳在1935年10月写下的那首很有名的哲理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以上节选自《江波讲传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