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30多年前,去晋南农村的舅舅家走亲戚,舅妈招待我们的总是油馍。关于油馍,度娘是这样说的,面团和油做成的饼状食物,一般为圆形,中间有一个小孔,下到油锅后会鼓起来,出锅时用筷子穿过小孔挑起来控油,先炸好的放下面捂一捂就会变得松软可口。舅舅家住在一条黄土塬上,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住地坑院,煮油馍的时候油香味和着面香味在地坑院上空飘荡,随着风蔓延到村子里,就像发信号似的,不一会,满村子都知道谁家来客人了,就有热情的乡邻来到舅舅家与妈妈这个远嫁的女儿拉拉家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生活节俭的农家人平时是不会做这种美味的,尽管舅舅家因为有“公家人”(舅舅在县城上班,属于城镇户口)条件很好,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支开油锅炸东西吃,不然就会被村里人笑话说不会过日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便我们从小就在县城住,那香喷喷油馍仍是记忆中最美好的食物。

30多年过去了,广大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住上了砖瓦房,开上了小汽车,腰里的钱包也鼓了起来。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待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周末的不逢年不过节的,家住山西平陆坡底乡的董大娘一大早就和儿媳妇在厨房里忙碌着,只见这边大娘早早发了面,那边,儿媳妇熬上了一早钓来的野生鲫鱼,还准备了饺子和几个家常菜,看样子家里今天有贵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大娘说,可不是嘛,阔别60多年的表哥今天要回来了,昨晚接到电话大娘就激动地一晚上没有睡好觉:要知道这个表哥是她舅舅家的孩子,比她就大几个月,两个人小时候玩的很好。13岁那年全家随父亲搬到广州生活,今年都76岁了,一别60多年再没有见过面,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大娘说,表哥走时自己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再见面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感慨命运的无情呀。没想到人老了老了还能见上一面,这比什么都好。表哥的来电将时光一下子拉回到了60多年前那艰难又快乐的儿时,那会她像个跟屁虫似的经常跟在表哥身后玩耍,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接到消息,儿媳妇就问怎么招待舅舅,咱这小乡村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吃的,表舅从广东那样的大城市来,吃饭一定很讲究。大娘说,自己家里有什么就做什么,家常菜配油馍才是记忆里家乡的饭菜。

这位就是董大娘的表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由董大娘的儿子带着往家走,找不到董大娘家是正常的,他离开老家时董大娘还是个孩子呢,如今这外甥都人到中年了。

得知表哥就要快到家的董大娘,赶紧架上柴火支上油锅准备炸油馍,用农村人心目中最好的饭菜招待远方的城里亲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大娘说这油用的是去年家里榨的葵花子油,做油馍白面和玉米面都是自己家磨的,里面还放有花椒叶和咸盐,两种面放一起炸出来的油馍特别又香又软和。

提起为什么用油馍招待客人,大娘说,以前家里太穷了,她和表哥小时候想吃上一次油馍都要等到过年,觉得油馍简直就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现在虽说条件好了,好东西吃多了就没有什么可馋的了,油馍也不是什么多好的东西,可是表哥漂泊异乡多年,今天这油馍一定会让表哥想起几十年前她们在一起的童年生活。

大娘说,她家这油馍的做法比以前改良了很多,和街上买的完全不一样,等会你先尝上一个,她也希望表哥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这是刚出锅的油馍,这成色黄亮黄亮的一看就特别棒,经过面粉发酵和食油高温相互融合,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香气,让人忍不住胃口大开。各位亲,像这样式的你一顿能吃几个?

炸好油馍,这边儿媳妇准备的一桌子农家家常菜也做好了,这些西红柿菜瓜土豆丝土鸡蛋别看不起眼,可都是自己家种出来产出来的绿色食品,外面的饭店买不到的。儿媳妇对于这位从来没有见过的表舅也是充满期待,大娘说他这位表哥可是一位画家,在广东肇庆学院当教授,叫葛永刚。

大娘和儿媳妇忙活了一上午的饭菜刚拾掇好,大娘的表哥也进门了,看着眼前满头白发的表哥,也许是守着这么多晚辈不好意思,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与痛苦,两个人甚至连寒暄的话都没有,默默地笑了一下,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见面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的都是客,吃好喝好是山里人的待客之道,大娘家儿子让陪同一起来的城里客人一一落座,面对眼前的一桌农家饭菜,大娘的表哥感动的满眼热泪,连连说这才是家乡的味道,是他60多年吃的最好的一顿饭,饱含着家乡亲人满满的情谊。

听了表哥的话,热情的董大娘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在招呼城里亲戚一行人赶紧动筷子后,自己站在厨房里看着白发苍苍的表哥偷偷抹着眼泪。是呀,打小就在一起玩的兄妹俩说分别就分别,而且一别还就是60多年,此时心里的五味杂陈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旁人也被他们这样的兄妹情谊感动着。各位亲,你们有这样的离别故事吗?都是怎么招待亲人的?欢迎留言区交流(要看到更多图片故事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