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一直在努力想要了解同性恋行为的进化过程,现在这项发现提供了生物学家非常重要的线索。平均来说,对个体的繁衍无益的基因,是无法以6%的比例遗传下去的。所以,终生奉行完全同性恋的男性当然不会得到任何繁衍成果,而双性恋男性在繁衍子孙方面,却是能够有所成就的。由此看来,完全同性恋很可能只是双性恋者的各种繁衍利益之一,也是一种来自遗传的副产品。假设这项推论属实,那么同性恋行为可算是人类众多遗传特征之一。当个体只继承了少数与此特征相关的基因时,对个体是有利的,但个体若继承到过多这类基因,则反而对个体有害。
在这里举个最传统的遗传特质的例子,就是镰刀型贫血(sickle-cellanemia ,sicklemia )。对生长在热带的人类来说,如能拥有相当程度的镰刀型贫血基因(sickle-cell gene),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因为和没有这种基因的人比起来,他们会对疟疾产生较高的抵抗力。但当体内这种基因的数量增加一倍时,则不仅会缩短人类寿命,甚至还使人必须终生忍受疼痛与痛苦。
当然啦,同性恋行为虽然在这里被拿来和镰刀性贫血放在一起比较,但我们却不可将这种比较解释成:同性恋行为也和镰刀性贫血一样是一种疾病。我们在这里拿镰刀性贫血来举例,只是因为这种疾病在研究遗传学原理方面是最佳的例证,因此也能帮助我们对于同性恋行为的了解。我们可以假设双性恋者体内只有很少数的同性恋行为基因,而完全同性恋者则拥有相当多的这类基因。所以,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比起来,双性恋者在繁衍后代方面会得到更多利益;而同性恋者则无法生出后代,他们和异性恋者及双性恋者比起来,在繁衍方面显然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双性恋者与终生只和女性性交的异性恋者比起来,究竟他们获得的繁衍利益会比异性恋者强多少呢?
双性恋者一生当中和他的长期伴侣能够拥有的子女数目比较少,但却可能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会生出子女。例如长景30里的男人,他和长期伴侣之间共生了两个孩子,这个数目可能是他所在的社会里的平均数字。但这名男性还不到23岁就生了这两个孩子,这个年龄要比异性恋者生产子女的平均年龄早上好几年。提早生下子女看起来似乎并不会给繁衍成果带来多大的利益,但实际上却是有所帮助。因为生物学家计算繁衍成绩的时候并不只是计算子女或孙子女的数目,他们同时还要计算繁殖率。如果某人在一生当中生出的子女数目比别人多,或是比别人更早获得相同数目的子女,他的繁殖率都会高过他人。虽然我们在这本书里所要讨论的,只是有关如何追求繁衍成果,但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请大家不要忽略,那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繁衍成果,其实就是指繁殖率。
要把不同类别的男性——例如说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放在一起比较,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即使我们将对比的范围限定在他们的长期伴侣关系之中,这种比较仍然相当困难。因为这时可能会有一种情况发生:这对长期伴侣虽然共同养育子女,但伴侣中的男性却非孩子的亲生父亲。这种可能性将使对比工作完全失去意义。而若要把男性跟许多女性在短期关系中获得的繁衍成果拿来相比,则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连女性本身也不见得弄得清她生的子女究竟是谁的孩子,男性当然就更无从获知真相了。但很明显的,对双性恋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上述这种获致繁衍成果的途径。但目前我们虽然推测这种繁衍途径能让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获得更高的繁衍成就,不过,我们却仍然无法找出证据来证明这种想法。
男性双性恋者的特征之一是他们都拥有多数的伴侣(其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根据统计显示,有同性恋行为表现的男性在其一生当中,约有四分之一至少拥有十人以上的同性伴侣。对某些这类男性来说,他们的同性伴侣人数甚至会超过百人以上。而更重要的是,这类男性在一生当中拥有的同性伴侣越多,他们似乎也会拥有更多的异性伴侣。此外,平均来看,双性恋男性和异性恋男性比起来,他们一生中会在更多女性体内射精,所以双性恋男性也更可能拥有同父异母的子女。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双性恋男性一般都比较能够吸引及引诱不同的女性。这种特长是否跟他曾经有过很多男性伴侣有关?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三方面来讨论。
第一,双性恋男性在少年时期就和其他男孩一起学会各种性交技巧。据统计显示,曾经有过同性恋行为的男性当中,超过80% 是在15岁之前,而98% 则在20岁之前显出这种行为。男性同性恋者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孩童时期,就会在和长辈或同辈间相处时表现出这种行为。为了把有同性恋经验和异性恋经验的两种男孩放在一起比较,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在这里将以场景30和场景27里的两名男性来举例。场景27里的那位男性,他在19岁的时候不只弄不清女性高潮的微妙,甚至连性交该从何开始都不知道。而另一方面,长景30里的双性恋男孩,他在13岁的时候就能引诱女孩和他性交。等他到了19岁的时候,想要取悦他的女人已经在排队等待他的青睐,甚至,在他到了29岁的时候,他放射出来的性感仍然能够吸引比他小15岁的女孩。而从结果来看,这名男性在他30岁生日之前就让3 名女性为他生了4 名子女。这个数目比和他同社会的异性恋男性终生获得的子女数都要多。
第二,同性恋行为对异性恋的繁衍成绩能够有所帮助,因为同性恋者有机会和各种类型的人练习性交。双性恋男性会和多数不同类型的男性伴侣相处,这种经验使他在面对多数不同类型的女性伴侣时,也能够处于优势。例如在场景30里的那名男性,他就注意到,他那最后一任同性恋情人和他从前的一个异性伴侣有着相似之处。这个女人还曾经给他生过一个孩子。一名男性先前和某人相处的经验,能够帮助他处理其后与别人之间的关系。例如这个场景里的男性是先有和女人相处的经历,然后才认识了他的同性恋情人。假设情况反过来,结果也是一样的。双性恋男性与性格特别的男性相处所得到的经验,也能帮他与类似性格的女性建立起良好关系。类似经验甚至在他与女性交往的各种阶段——从诱惑到刺激、性交,甚至在欺瞒女性时——都能派上用场。
第三,同性恋行为能对异性恋的繁衍成果有所帮助,因为双性恋男性在与女性建立长期伴侣关系的同时,还可能与其他男性发生外遇行为,这等于提供他一个练习的机会,将来他也可能会冒险去和另一名女性发生外遇。尽管双性恋男性在过完青春期之后,他们的同性恋行为会很明显地逐渐减少,而且他们也会开始和女性发展关系,但他们的同性恋倾向却不太可能完全消失。拥有长期异性伴侣的双性恋男性会继续秘密进行他的同性恋外遇,同样地,他也会秘密进行他的异性恋外遇。
双性恋男性和同性发生外遇行为对他们有很多好处。首先,对男性来说,他的(女性)长期伴侣比较不容易发现他正和其他男性在进行外遇。至少比发现他和其他女性外遇要难得多(通常是因为她不知道他是个双性恋者)。一般来说,女性如果弄不清伴侣的真正性倾向,她比较容易假设他是双性恋者——因为大多数男性都是双性恋者。而女性对伴侣与其他男性的关系,通常不像他和其他女性的关系那样深感威胁。这是由于一般男性与其他男性之间的关系,不会像他与其他女性之间的关系那样具有“性”的意味。就算是女性的伴侣和其他男伴之间的关系含有“性”的成分,但最少在刚开始的时候,女性并不会受到太大损失。她的伴侣和其他女性发生外遇时对她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双性恋男性和其他男性进行外遇时,虽然仍然必须付出某些代价,例如说,他们可能会染上疾病,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大的风险了。举例来说,男性不会减少他对长期伴侣提供的援助,因为他的同性情人不会生下子女来要求他协助扶养。同时,如果他的情人是个男性,他也不太可能为了跟情人同居而抛弃他的长期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男性在青少年期前后的同性恋行为,能使他比其他异性恋的同伴获得更大的繁衍利益。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双性恋男性却并不多见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双性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会抵消它带来的利益。同性恋行为要付出的最大代价就是感染疾病。即使在艾滋病被发现之前,同性恋行为也容易染上性病(例如梅毒),同时还得冒早逝的风险。事实上,双性恋者的基因程序早就被设定成:尽早追求一生的繁衍成果,尽量(和更多女性)生下更多子女,双性恋者则要借着这些利益,来对抗早逝的命运。
双性恋者必须付出的另一种代价是属于基因方面的。让我们再拿镰刀性贫血来比较一下。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有些人拥有某种少数基因时,虽然他们能够获得立即可见的利益,但这些利益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么有价值。因为和那些完全没有这种基因的人比起来,拥有少数基因的人所生出的后代很可能会拥有大量这种基因。换句话说,双性恋者虽然比异性恋者更快生下子女或孙子女,但在双性恋者的后代当中,有些人会是完全同性恋者,他们是不会留下任何后代的。
此外,双性恋者还必须付出另一种代价,那就是绝大多数的异性恋者所表现出来的同性恋恐惧症——对同性恋行为的一种偏见。有时,这种偏见会以十分极端及暴力的方式表现出来。不论任何男性,只要被怀疑是同性恋者时,就得面对受伤甚至遭到杀身之祸的危险。我们在前面场景12和场景13里谈到自慰时,曾经提到过类似的例子。虽然那时所提到对同性恋的偏见还不至于过度极端。当然,这种对自慰的偏见完全是装腔作势的伪善,因为威胁者也可能和被威胁者一样,会在暗中进行自慰行为。不仅如此,有些同性恋恐惧者甚至也可能是伪善者,他们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同性恋的恐惧,但在暗中却是一名双性恋者。但就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同性恋恐惧者差不多都是异性恋者。

【本文节选自《精子战争》,作者:罗宾·贝克,海南出版社。欢迎关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禁止随意转载】